蹴鞠與踢球

蹴鞠是一種用腳踢球的遊戲,如果取狹義,則指典籍記載中叫做「蹴鞠」的遊戲;如果取廣義,可以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腳踢球遊戲,不同的定義,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史前時代的腳踢球

在雲南滄源和賀蘭山山麓的懸崖上,都有當時的古人繪製的摩崖壁畫,其中一些圖案可能表現的就是腳踢球的場景,這些壁畫距今約4000—3000年

滄源摩崖壁畫

賀蘭山岩畫中的四人踢球場景

甲骨文中的腳踢球?

著名體育史學家唐豪先生考證,甲骨文「品」字,上面一個口為圓形,像球,下面兩個口是開口向上的半橢圓形,像雙足,所以品字有腳踢球的意義,並進一步論證當時腳踢球是一種禮制儀式。但我覺得可信度不高,姑且作為一種猜測。

戰國秦漢時代蹴鞠的出現和成熟

雖然劉向《別錄》記載「蹴鞠,黃帝軍中之樂,所以練武士也」、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十六經》提到,「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革以為幹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之。剪其髮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踢)之,多中者賞」,把蹴鞠的起源歸為黃帝,但是可信度依然不高,不過最早腳踢球的軍事性是可以理解的

《戰國策》和《史記》中提到了齊國都城臨淄有蹴鞠的活動開展,是蹴鞠在史書記載作為民間遊戲的確實證據。東漢李尤作《鞠城銘》,描述了東漢蹴鞠的規則、方法、場地。說明到了東漢,蹴鞠具備了專業性。特別是《漢書》中提到漢代有人作《蹴鞠二十五篇》,詳細記載了蹴鞠的制度和技戰術,可惜後來失傳。技戰術記載的出現,證明瞭蹴鞠出現了競技性。

從文物的角度看,河南登封的東漢啟母闕上,就出現了蹴鞠圖。

結論與餘論

綜上,到了東漢時代,蹴鞠有廣泛的受眾、專門的場地與規則、出現了技戰術,可以說明蹴鞠已經成為一種古代較為成熟的競技性體育項目。從戰國到漢代這一歷史時期,可以視為蹴鞠的誕生時段。

此外,蹴鞠不限定為男性,啟母闕的蹴鞠圖就是女子蹴鞠,唐代詩文中大量提到了女性蹴鞠。


我國古代足球稱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裏,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為《漢書 .枚乘傳》均有記載。

到了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已十分盛行,成為宮廷之中的高雅活動。1958年7月,國際足聯現任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曾表示:足球起源於中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