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永忠、黃光宇、駱淑麗、TC NEWS新聞中心編輯整理
攝影/黃友彬、蔡松谷、葉晉宏

為了讓孩子「立足臺灣,宏觀國際」,越來越多臺灣家長,希望孩子在暑假期間,能善用時間到不同國家,不僅僅是出國遊玩而已,更希望孩子能體會不同的文化、語言、風俗民情,開闊視野。

美國慈濟教育志業團隊,為臺灣花蓮與臺南兩所慈濟小學學生,舉辦 「第三屆美國加州遊學營」四十位小朋友自費並在三位老師的陪伴下,抵達美國洛杉磯安大略機場,展開為期兩週的交流學習。

花蓮慈濟小學老師江拓霖說:「希望孩子藉這個機會,打開視野、放開心胸,跟美國的同學們多做交流,多多認識美國及加州的多元文化。」他相信孩子透過相處,能從種族、文化及不同的世界觀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短短的十五天的緊湊行程,孩子們有種種初體驗,像是在美國學校用全英文教學,實地到門診中心了解美國的醫療,在加州親手種下一棵樹並清理公園的垃圾,觀賞大聯盟棒球賽、參與美國偏鄉小學的蔬果發放,體會生活在社會低層人的苦、在美國逛超市,自己去規劃找路做城市探索等,點點滴滴在遊戲中學習,相當歡樂。

花蓮慈濟小學林宏燁同學分享,來美國的兩個禮拜,學習到團隊合作的重要。「因為在規劃環球影城路線時,我們這一組人,常常因為有一個人想要去哪裡,但其他人不認同,就作罷;不過最後因為分工合作、討論和民主的方式,舉手表決,最後才規劃出完美行程,幾乎整個區都玩遍了。」

兩個星期的遊學生活,充實又豐富的課程安排,臺南慈濟小學學生陳宥方覺得美國的小孩比較熱情、活潑,她說:「我是第一次來,主要想多認識美國文化,因為在臺灣真的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西方文化。」同樣來自臺南慈濟小學的吳承芳同學,則覺得美式的教學方式很不同,「他們常用實驗方式,讓我們實際操作,了解原因。」

花蓮慈濟小學學生楊子凡是第一次跟學校一起出國,她曾經在暑假與爸爸一起到臺東義診,對臺灣行動醫療車的印象是一臺箱型車載著簡單的器材跟藥品,而美國的則是大型的醫療儀器。

臺南慈濟小學學務主任顏秀雯說:「讓孩子參加遊學營,除了學習英文之外,也希望孩子能夠擴大視野,了解彼此文化的差異性,學習尊重別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