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雍正立第四子弘曆為太子,與康熙皇帝並沒有太大關係。

論者常說康熙皇帝中意孫子弘曆,以至於傳位於雍正的時候也考慮了這一點。

學史者要有自己的判斷力,這個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這樣的說法無非是雍正以及乾隆為美化自己給自己造勢的有意宣傳。即便康熙的確很滿意乾隆這個孫子,也不可能因此傳位給雍正,更不可能替雍正指定乾隆為太子。

為何?因為歷史皇位傳承向來都有鬥爭,一切都很難預料,康熙不可能因為看重孫子而傳位於雍正,他無法保證這個皇位雍正未來會不會傳到孫子手中?

歷史上的晉武帝傳位給白癡兒子,也是因為看重孫子的,那就是一個悲劇。

而且因為皇帝有意的偏愛某一個皇子或皇孫,也會刺激他的野心,造成皇權的爭鬥。

所以,乾隆繼位與康熙無關,只是乾隆包括雍正繼位後,為美化自己說明自己名正言順而有意突出康熙與乾隆的關係罷了。

二、雍正傳位乾隆,其實可選擇的空間很少。

雍正並非只有四個兒子,他其實有是個兒子,只是有四個兒子夭折了,連排行都沒有。

雍正真正有排行的兒子有六位:

皇長子:弘暉(1697—1704年),追封端親王。

皇次子:弘昀(1700—1710年)。皇三子:弘時(1704—1727年)。

皇四子:弘曆(1711—1799年),即乾隆帝。

皇五子: 弘晝(1712—1770年)。皇六子:弘曕(1733—1765年)。

其中長子弘暉,次子弘昀都沒有活到雍正稱帝,六子弘曕在雍正死前兩年纔出生,太小。

雍正繼位後,便於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親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從這個時間節點看,雍正此時只能在弘時、弘曆和弘晝三人之中選擇。

次子弘昀和三子弘時都是齊妃所生,當時雍正唯一的嫡子弘暉去世後,雍正只有兩個兒子,便是弘昀和弘時,雍正是十分喜愛兩人,後來弘昀夭折,只剩弘時一子,雍正更加疼愛,悉心教育,但是雍正嚴厲的管教使得弘時很叛逆,父子間裂痕越來越大,漸漸不為雍正喜歡。

弘時甚至在雍正爭奪皇位的關鍵時刻反對父親,選擇支持雍正的八弟,這更讓雍正不喜,自然不會選擇他為繼承人。後來以放縱不謹等為藉口,削宗籍。

能和乾隆競爭的只有五弟弘晝,而兩相比較,弘曆各方面的表現都比弘晝要好,所以立弘曆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雍正傳位給乾隆,康熙看重乾隆僅僅是很小的一個原因,主要是乾隆沒有多少有競爭力的對手。

而且雍正開創了清朝的祕密建儲制度,而且雍正之死也比較突然,若是他多活幾年,他會不會更改建儲詔書也不一定。


其實雍正皇帝不止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愛新覺羅·弘暉、次子愛新覺羅·弘昀、三子愛新覺羅·弘時、四子愛新覺羅·弘曆、五子愛新覺羅·弘晝、六子愛新覺羅·弘曕,其餘皇子愛新覺羅·弘昐、愛新覺羅·福宜、愛新覺羅·福惠、愛新覺羅·福沛由於早夭而未齒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去世,胤禛即位。由於吸取九王奪嫡的殘酷教訓,雍正皇帝對繼承人的選定格外重視,首創祕密立儲制度,於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親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鐍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之所以選擇弘曆,而其他皇子能夠落選,讓我們來共同分析一下。

首先,時間節點限制。雍正元年(1723年),此時的雍正皇帝擁有皇子僅有三子愛新覺羅·弘時、四子愛新覺羅·弘曆、五子愛新覺羅·弘晝,長子愛新覺羅·弘暉、次子愛新覺羅·弘昀分別在康熙年間去世,六子愛新覺羅·弘曕尚未出生;所以,雍正皇帝要選定繼承人只能從弘時、弘曆、弘晝三人之中選定。

其次,候選人的條件。雍正元年(1723年),此時弘時20歲,弘曆、弘晝13歲;其中弘時一度作為雍正皇帝長子而存在,在雍正身為親王之時,對其管教嚴格,期望值過高,對雍正爭取帝位未能起到任何助力作用;然而,弘曆小時候聰明膽大,十歲就被祖父康熙帝養育宮中,親授書課,並隨祖父巡幸熱河避暑山莊,對康熙皇帝留下不錯的影響,為其父雍正能夠當上皇帝增分不少;而且,弘曆為皇后之子。弘晝無心於權利之爭。

第三,繼承人的選定。最終皇位的選定剩下弘時、弘曆二人;在二人同時向皇位發起衝刺時,弘時倒向雍正皇帝政敵八爺黨,從此使雍正失去了讓其繼承衣缽的想法;甚至令其過繼給八爺胤禩,最後直接削除宗籍。


康熙和乾隆之間確有一段親密關係,甚至雍正傳位給乾隆的遺詔中也說:「聖祖仁皇帝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有人據此推想:是不是康熙因鍾愛弘曆,故而傳位給胤禛,使弘曆子承父業,以後可繼登帝位,甚至朝鮮使臣在雍正即位後一個月,聽到一種說法,康熙病危時對閣老馬齊說:「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這種說法,似難成立,因為康熙年近七旬,鍾愛幼年子孫是老人的常情,康熙晚年身邊經常有子孫陪侍,弘曆只是其中的一個,且陪侍時間較短,只有半年。有的子孫,陪侍時間更長,也得到寵愛。如康熙的幼子,皇二十四子胤祕,比乾隆小5歲,據雍正說:「素為皇考所鍾愛」。還有皇二十一子胤禧,只比弘曆大8個月,騎射出色,文才亦佳,康熙曾命弘曆向胤禧學習射箭。康熙最鍾愛的孫子應是廢太子胤礽的第二子弘皙,時弘皙已成人,作為皇長孫,地位與眾不同,且他的人品、才能,遠近稱讚。據朝鮮國的使臣說:「皇長孫(即弘皙)頗賢,難於廢立。」又說:「或雲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雲矣。」弘皙必定和康熙有一段更為親密的關係,且賢名聞於異國。如果挑選儲君要考慮第三代繼承人的話,膺選者更可能是成年的弘皙而非童稚的弘曆。朝鮮使臣聽到的話可能是新皇帝雍正為證明自己繼承的合法性而製造的輿論。


謝邀!

安東尼認為雍正皇帝之所以傳位給乾隆,完全是康熙皇帝已經內定了乾隆的結果。

這種觀點最有力的證據便是雍正皇帝在繼位的第一年就確定了乾隆為繼承人,他繼承並改進了康熙的祕密立儲制度。將寫有弘曆名字的錦匣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後。由此可見雖是祕密立儲但是雍正一開始便選擇了乾隆,並在以後的十幾年裡也沒有改變。這就足以證明乾隆的繼承人地位是在雍正統治之前就已經確立了。而能在雍正繼位前便可以確定隔代繼承人的只有康熙

眾所周知,康熙皇帝做為一代明君,在繼位人的選擇上是非常的嚴格和慎重。在他漫長的皇帝生涯中,他反反覆復的甄選他的皇子們,最終選擇了皇四子胤禛。胤禛能在九子奪嫡的嚴酷競爭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他自身的實力,自然還有兒子弘曆的神助攻。康熙皇帝像發現寶藏一樣發現了他孫子弘曆,接入宮中親自調教。這是何等的恩寵?何等的良苦用心

當然乾隆自身的素質也是非常的過硬,無論是做皇孫、皇子還是皇帝表現的都是比較出色的。


因為弘曆心底宅厚,有能力治理好國家,又是鄔先生培養。


本來雍正繼承皇位就因為有乾隆原因


畢竟乾隆是康熙爺選中的,這段過往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這個問題,我比較看重是康熙調教了乾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