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中西方文化差異有多大,就連同一個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可能大相徑庭。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文化差異被文化包容取代,一款產品設計要想成功就得具備一些普適性特點,這樣纔能有更大的用戶羣,不至於侷限於某個區域難以發展。但是,又因爲用戶根深蒂固的一些文化習慣,例如對於特殊圖形的理解、閱讀的順序等等,所以,產品設計中又得兼顧不同區域用戶的特殊性。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在《設計心理學》的「文化與設計:自然映射隨文化而異」章節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案例:作者在亞洲進行演講時,使用了一個奇怪的遙控器來操控幻燈片——他按下了↑並希望翻到下一頁,卻獲得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幻燈片跳轉到了上一頁。

奇怪的遙控器

隨後,作者詢問現場觀衆的觀點,得到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西方文化中,Forward代表前進,也代表下一頁,而作爲中國人的我們,則會認爲↓代表下一頁,這也是上文中使用者在遙控方式中觀點無法統一的原因。

圖形

Medium上有一篇關於Google translate改版的文章,文中介紹了該團隊通過修改icon button等手段來提高語音翻譯和相機實時翻譯的使用率。

文中,一個被棄用的icon引起了我的注意: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這個icon是什麼?

在Material design手冊中我終於瞭解到了這個icon指代的含義——Gesture(手勢)。顯然,這個圖形無法很好傳達其含義,我將上圖的界面展示給周圍的人,幾乎所有人都對此一頭霧水。

扁平化設計發展至今,圖形就像一種新生的語言,它可以跨越國界和語言、以比傳統文字更爲迅速的方式傳遞信息,我們擁有了許多成熟的意符——譬如磁盤指代保存、放大鏡指代搜索。也有很多不成熟、無法傳遞信息的意符——譬如文章開頭的Gesture。

此外,受文化和習慣的影響,一些意符傳達的含義猶如管中窺豹。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飛豬的篩選按鈕

篩選/filter這一常見功能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語中filter不僅指代篩選、也包含漏斗的意思,因此一個三角形加上管子的圖形就能很好傳達filter的含義。然而,對於非英語地區,這個圖形是極難理解的抽象圖形。

在中文網絡中,缺乏漏斗圖形的替代方案,所導致的結果是這一形狀已逐漸成爲一個符號——互聯網的重度使用者或許能get到它的含義,而圖形與原型的映射關係卻少有人知曉。

兩種分享按鈕

另一組常見例子是分享/share,左右分別爲iOS和安卓(MaterialDesign)系統原生的icon。

墨跡天氣在改版時,採用了a/b測試來驗證兩種圖形對分享率的影響,最終右側勝出——儘管他們都是安卓系統的用戶。我認爲造成這一差異的根源在於早期iOS界面較安卓系統更爲美觀,因此國內應用和系統的UI風格都更貼近iOS——設計本身竟能反過來影響意符的選擇。

符號

將三個連續英文句號“.”轉化爲省略號是一個絕妙的設計,可惜它誕生得太晚。畢竟,或許只有中文互聯網環境中才會如此頻繁的使用一個不存在於鍵盤上的符號。

符號是圖形化的語言規則,而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符號的使用也不盡相同。

「千位分隔符」是一個常見的誤用。千位分隔是西方語言中處理高位數字的方式,在阿拉伯數字串中,以逗號的形式對每三位數位進行劃分,方便閱讀,這一方式便是千位分隔符。

然而,在中國,早在東漢時期,《數述記遺》中就已提出萬位分隔的概念,這註定了東亞與西方文化中計數方式有所不同。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即便是設計驅動著稱的Airbnb,也保留着千位分隔的用法

千位分隔符在中文環境中的濫用,對用戶而言是種災難。

儘管有人提出了「萬位分隔符」——同樣採取數字中加逗號的形式,但位數變爲四位,以代替千位分隔符。但經歷長年累月的“調教”後,中文用戶面對數字串中的逗號很難立即反應過來,萬位分隔的“變革”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

我認爲較好的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學習銀行支票的方式,在阿拉伯數字旁顯示中文數字;二是直接用漢字數級取代逗號在阿拉伯數字中進行分隔,這也是漢字本身的優勢。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使用漢字數級取代逗號

順序

曾經有這樣一些平面作品(海報),它們有着優雅的構圖、大膽的配色、細膩的裝飾元素、以及精挑細選的字體。

但當我閱讀作品中內容的時候,一種微妙的不協調感充斥其中,後來我明白到了問題所在——它們借鑑或是修改自日本的平面設計作品,這個國家至今仍保持着從右至左、從上至下的閱讀習慣。

同樣採取從右至左閱讀順序的還有阿拉伯文。

或許我們不必關心文字本身的問題,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爲這些文化地區設計產品時,應當思考一下:「Z字型閱讀曲線」、「左右兩欄排版」等法則是否依然有效,CTA按鈕是否還應該擺在右下方的問題。

語言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DING一下

「DING一下」是企業IM軟件釘釘中一項極其實用的功能,它允許用戶標記軟件中任何消息,並在需要的時間提醒相應人員。

儘管在釘釘的任何消息上點擊右鍵就能夠找到這項功能,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它抱有一種牴觸心態——對於「DING」這四個字母,我首先聯想到的是裝修時隨處可見的尖銳金屬物品,以及衣服被其劃破的不好回憶。

直到我接觸了釘釘的國外競品Slack後,才解開對「 DING一下」的誤解——在Slack中,這一相似功能被命名爲「PIN」(圖釘)。於是我立即理解了它的含義——將各種類型的消息標註起來,就像現實中我們貼便籤一樣。

是文化適應設計,還是設計適應文化?

圖釘和鋼釘

儘管兩者都可以被稱爲釘子,原理也基本一致,但圖釘和鋼釘的使用場景卻截然不同。

在英語中,他們被分別以Pin和Nail兩種名字嚴格區分。固然,「DING一下」是個很簡潔的表述,也和產品名稱貼合,但它並不像PIN一樣能準確映射出產品功能,這便是語言本身的限制。

本文由 @SekiM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