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臺灣房地產已是沒人收的「世界爛攤」

IMG_0477.JPG

 

 MR JAMIE 上班族的理財大小事 撰文者dolin66 2017.02.23 瀏覽數:772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82864&t=19700101080000 去年年底,行政院院長林全公開宣示,政府將暫緩特定地區及名下擁有

一戶以上房屋的房貸成數控管等「打房」措施,但同時也表示不考慮

調降房屋的交易及持有成本,加上近來川普批評日、中、德等國放任

貨幣貶值,導致美元匯率趨貶,熱錢開始迴流亞太地區,已有專家將

上述兩因子結合,認為臺灣房地產有機會迎來復甦的曙光。

 

關於熱錢的問題,我個人持保留看法,因為目前公佈的川普財經政策,

減稅、擴張基礎建設及國防支出、吸引資金迴流美國等,長期而言均將

導致美國通膨上升、繼而拉昇美元匯率,再加上葉倫若真如最近在

國會中的發言,欲提早開啟貨幣政策的升息循環,就等於美國財政及

貨幣政策均促美元匯率持續強勢。

 

也因為川普多次以列名匯率操控,威脅對美貿易逆差國家,致使中央銀行

過去那隻掌控尾盤的手,在4月美財政部公佈貿易夥伴報告前,應該也不會

有太大的動作。綜上所述,美元目前的走貶,很有可能只是短暫漲多,

以及其他各國放手不幹預匯率的短期現象。

IMG_4319.JPG

再者,以熱錢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變現時間太長,絕非適合暫時

停駐的標的,更難保這些隨著匯率起伏四處流竄的熱錢,不會隨著美元

走強趨勢再度出現後流出臺灣,流進來的錢不是重點,能把多少錢留在

臺灣纔是關鍵,但我真的懷疑,這些熱錢會願意停留在價格已經世界貴的

臺灣房地產上嗎?

 

政府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力大小,端視該政策有無直接影響房地產

的成本,所以像房地合一、地價稅及房屋稅等稅制變革,因為會對房地產

交易或持有成本產生直接影響,然而林全院長口中暫停的打房政策,多半

是限制特定區域貸款成數及購屋戶數等,對於交易及持有成本的影響有限,

各位讀者只要想想,當央行在房市最熱時祭出這些管制措施,真的有成功

壓低房價嗎?既然這些打房的措施在推出時就沒什麼效用,又怎麼能期待

停止這些政策,能帶給房地產市場怎樣的激勵效果?

 

105年臺灣房屋移轉棟數再創新低,反映買賣雙方在價格上仍存極大歧見,

以目前人口減少、空屋過多、跌價預期心理成形的種種客觀條件來看,

賣方往買方價格靠攏的機會較高,這些條件都不是政府一句「我不打房」

就能解決。

 

若再加上美元未來可能的長期強勢,全球資金往美國集中的態勢明顯,

供給端與其寄望藉由宣傳等方式拉抬買氣衝高銷售量,或繼續期待不同

名字的外資成為接棒的救世主,還不如認真思考如何回應消費者想要

有感降價的渴望。畢竟對於供給端而言,一日不將手上的房產轉換成

財報表上的營收,就必須負擔一日的持有成本,越早願意讓利降價的

廠商,將有越高的比例成為不景氣房地產市場中的贏家。

 

作者簡介_dolin66

民國66年出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迄今均從事

房屋建築管理工作,曾完整參與上億元之集合住宅興建作業;更於房價

高檔盤旋時賣屋,獲利達數倍以上,是一個從蓋房、買房、賣房到租房

皆有完整經歷的房地產工作者。同時也是個賺取被動收入的投資者,

著有「房市泡沫來了!我該逃命,還是逢低搶進?」及

「預售屋全攻略」一書。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dolin66

個人Blog:http://blog.xuite.net/dolin66/wretc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