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以後,呂布在徐州之戰時幾次對戰關羽和張飛確實都沒有獲勝:

第一次是呂布趁劉備和袁術交戰,在曹豹勾結下夜襲徐州,此戰張飛是醉酒未醒,所以且戰且走,不過呂布也畏懼張飛之勇,不敢過於進逼,因此兩個人稍微打了幾下,張飛就突圍而走。

第二次是張飛劫了呂布的戰馬,呂布大怒,率軍到小沛興師問罪,張飛也是毫不退讓,兩人大戰一百多合不分勝負,最後劉備先行收兵。

第三次是曹操攻打呂布之時,呂布中計敗走,半路遇到張飛。呂布先命高順出戰,被張飛殺敗,呂布又親自上陣,和張飛正斗時曹軍追來,呂布只能落荒而逃。

第四次則是緊隨第三次之後,呂布逃跑途中又遇到了關羽。呂布和關羽交手時張飛追來,呂布不敢戀戰,奪路而逃。

這四次交手呂布三戰張飛,一戰關羽,都沒能擊敗對方,其實這個結果並不奇怪。虎牢關之戰張飛和呂布打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之後關羽上去助戰,關張二人夾攻呂布三十合還是戰不倒他,最後劉備上去呂布才敗。這給人以呂布能一個人戰關張的感覺嗎,但是實際上呂布對張飛就沒佔多少便宜,關羽上去以後呂布更是處於劣勢了。

前面說起過,在呂布夜襲徐州之戰時,張飛雖然醉酒未醒,但是呂布還是不敢進逼。呂布和張飛只有在虎牢關交過手,如果當時呂布已經佔據上風,那麼根本不需要畏懼張飛。所以可見當時張飛一人和呂布交手時,雙方差距不大,互有攻守,所以呂布才會不敢進逼,怕張飛和他拚命。

而呂布雖然是敗在劉備上去之後,不過劉備的武功和呂布、關羽、張飛相比實在太差,他在這種場合下純粹是幫倒忙的,關羽、張飛還得分心照顧他。所以劉備上去以後實際上是延長了呂布堅持的時間,沒他呂布敗的更快。

在虎牢關時張飛和關羽已經和呂布差距不大,而到徐州之戰時,關羽和張飛兩人長期在一起,親如手足,平時肯定也沒少對練,武藝自然比虎牢關時更有進步。像他們這個級別的陪練對手可不好找,呂布也是沒這麼好的條件,加上他得到貂蟬以後沉迷酒色,身體虧空。

所以此消彼長之下,張飛和關羽在徐州之戰時,已經不亞於呂布,呂布自然不可能贏了。


謝邀。

只能有一個原因,就是關羽,張飛與呂布的實力相差不大。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烘託了呂布之勇,給人造成了一個錯覺,就是呂布的能力忒強,關,張單人不敵呂布。

但《三國演義》小說後來的描寫否定了這一點。

首先,張飛曾與呂布大戰一百餘合,未分勝負。其次,張飛多次辱罵,挑戰呂布,呂布皆未應戰。

這充分證明了一點,即在虎牢關單挑時,張飛並沒有感到吃力,即使關羽不助戰,張飛也未必落敗。兩人實力無大差別。否則,如果當時張飛感覺到呂布強於自己,他決不會在以後毫無忌憚地一再向呂布挑戰。

歡迎點評。


在三英戰呂布以後,呂布單挑關羽、張飛二人,確實沒有再贏過。但不能因此否定呂布演義第一的事實。經過兗州失事之後,呂布就好比喪家之犬,投靠在劉備的麾下。外加常年與貂蟬膩在一起,顛鸞倒鳳,酒色交加。早已不復當年之勇,身體被酒色嚴重掏空,這也是羅貫中明文交代的。

坐擁徐州,是呂布集團的第二波小高潮,不過好景不長,一山難容二虎。直到滅掉了劉備集團之後,呂布集團徹底踏上了下坡路。劉備依附在曹操麾下,兩大集團同心協力,對呂布形成了打落水狗的態勢。導致了呂布遭遇關羽、張飛的時候,盡顯頹勢。

接下來!逐一列舉出,三英戰呂布之後,呂布與關羽、張飛的交手記錄。

第一戰:小沛馬匹之爭

呂布募得馬匹一百五十匹,不料卻被張飛搶奪了去。呂布點起軍馬,盡出小沛城外。一番對質之後,呂布挺戟驟馬,直取張飛,張飛截住廝殺。交兵一百餘合之後,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兵。

第二戰:小沛中計

陳登父子吃裡扒外,用計分別騙除了呂布、陳宮以及高順的隊伍,城池盡失,敵軍四面包圍不斷。呂布奔走之間,突然後軍喊聲大起,呂布使高順前去探聽,原來是張飛的隊伍,高順不敵。呂布憤怒,親戰張飛。突然喊聲大起,曹軍兩支隊伍殺出。呂布撇開張飛而走。不多時,關羽領一支軍攔住去路,呂布截住廝殺,後方張飛等趕來,呂布慌忙往下邳撤離。

第三戰:下邳突圍

呂布入駐下邳,終日只是飲酒,與貂蟬溺於閨房。許汜獻計,向袁術請援。袁術怪呂布之前傲慢,雖應諾發援,但需要呂布先送女兒接成姻親。無奈之下,呂布將小女綁縛在後背,打算趁夜衝出下邳。

不想敵軍早有準備,當先一將,面如重棗,關雲長領一軍截住呂布廝殺。兩將相鬥十餘合之後,張飛引一軍至,呂布無心戀戰,正準備沖路而走,劉備又引一軍至,三路夾擊。後面許褚、徐晃各引一軍殺出,箭如雨點。原文「呂布雖勇,終是縛一女在身,只恐傷著,不敢來突重圍。」「布見軍來太急,只得回下邳。」

以上!大概為三英戰呂布之後,呂布與關羽、張飛的全部交手記錄。呂布也確實沒有再贏過關羽、張飛。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呂布演義第一猛將的地位,畢竟這幾場戰役,都是有先決條件的。

虎牢關呂布戰三英,濮陽城呂布戰六將,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超豪華戰績,在演義中是無可超越的。即便一些粉絲喜歡關羽、張飛,對其過度吹捧,依然無法改變羅貫中「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之中,漢末兩絕」的英雄定位。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呂布又曾與張飛對陣過三次,與關羽對戰過一次。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這是在在《三國演義》第五回中,張飛和關羽都與呂布交鋒過,但關羽衝出的時候,已經是夾攻了。

回目: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張飛以大嘴開路,高叫「三姓家奴!」,激怒了呂布,使呂布失去了冷靜,雙方打鬥到五十合,不分勝負。雖然是平手,但從關羽加入戰團來分析,此時的呂布還是佔有上風的,五十回合後,張飛就破綻漸露,而關羽也看出張飛逐步陷入了窘境。

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張飛與呂布第二次武力相向,兩人雖沒有直接交鋒,但在心理上卻形成對抗。

回目: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呂布趁夜偷襲,張飛卻喝醉了酒,從戰鬥形勢上張飛就落在下風。張飛想上馬應戰,但他的部下及時勸阻了這種醉駕行為。 而呂布對張飛還是頗為忌憚的,「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呂布也怕把張飛逼急了,失去理智,回過頭來玩命也要懟一圈,太好應付,呂布就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把張飛放跑了。

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中。張飛與呂布第三次對抗,這是兩人最激烈的一次打鬥。

回目: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兩人都沒有旁人助戰,而是硬碰硬地磕了一百回合以上。 張飛大有長進,能撐這麼久,看來張飛還是很善於學習和總結的。但劉備「恐有疏失」,及時地鳴金收兵,也說明隨著對戰回合數的增加,呂布依然逐步佔有一定優勢。

張飛與呂布第四次交手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九回中。

回目: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張飛和呂布最後一次交鋒。呂布先派出高順來消耗一下張飛的銳氣和體力。 但很快高順就情況不妙了,觀戰的呂布又趕忙接手戰鬥,親自上陣與張飛硬碰硬。 採取這種方式,也充分說明,此時的呂布連自己都沒有信心能戰勝張飛了,他的優勢蕩然無存。而當敵方援軍到達時, 呂布主動選擇了撤退。 這是呂布在他的戰鬥生涯中唯一一次在與敵方單挑的時候選擇撤退。

此時的呂布早已不復當年之勇,連與張飛對陣交手,都不佔任何優勢了。

在《三國演義》的同一回中,呂布與關羽第二次交手,這是自虎牢關之後,關羽再次與呂布硬磕。

呂布在突圍途中遇到了關羽攔路,雙方對戰,而張飛又從後面追了過來。呂布心慌意亂,還沒等張飛包抄到位,就飛快地逃走了。

我們發現幾個規律。

呂布對戰張飛,表現一次比一次糟糕,而張飛則越戰越勇,虎牢關時落在下風,下邳城足以抗衡,後來,則將呂布打跑了。

當劉關張三兄弟與呂布對陣的時候,沖在最前面的肯定是張飛,關羽從來不主動出戰。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認為此時的張飛武力值當在關羽之上。

在《三國演義》中,能與呂布交戰百合以上不敗的猛將,唯有張飛一人,也只有張飛才能讓呂布「心生忌憚」。

張飛不是一次兩次欺負呂布了。呂布率部到徐州投奔劉備,在宴會上叫了劉備一聲賢弟,張飛就找碴立要動手,故意挑釁。

宴會後,張飛又策馬挺矛要與呂布大戰。

劉備收到曹操要他殺呂布的書信,張飛又藉機鬧事,要與呂布火拚。

在徐州,張飛找茬揍了呂布的老丈人曹豹。 在下邳時,張飛又強搶了呂布購買的戰馬。

張飛罵呂布是「三家姓奴」,呂布也對張飛深惡痛絕,罵他是「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

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飛善於學習總結,他的武藝一直在提高和進步,而呂布從虎牢關時的先鋒勇將成為了一方諸侯,自惜身份,勇武之氣就逐步消褪,表現也越來越差強人意。

也有人堅持認為,呂布武力值的下降應該歸罪於貂蟬的觀音坐蓮傷到其胯骨。但我覺得,把責任推卸給一介女流是無恥的,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貂蟬的體重嚴重超標。


是啊,我也一直奇怪。


一張飛的馬是烏龍踏雪,不弱於呂布的赤免馬,民間書本上說張飛的丈把蛇矛,底把有寶不知道什麼材料做的,第三次和呂布交戰時張飛不敵呂布,憶亂中槍倒拿,,呂布拿槍就打,張飛回馬一槍呂布險些從馬上震飛下來,所以呂布怕張飛,當陽橋一聲喉,喉斷了橋粱水倒流。與他的槍把有關,張飛到死他也不知道他的槍把有寶。


請問關羽什麼時候和呂布單挑過?張飛啥時候單挑勝過呂布?三國演義這套書從關羽出現直到關羽死,關羽敢和呂布單挑嗎?事實是關羽從心裡就怕呂布,張飛是明知打不過呂布但敢打,而關羽連和呂布單挑的膽量都沒有,拿啥贏呂布,拿嘴嗎!笑話。


不管什麼情況下,呂布與張飛如果單挑,呂布殺張飛都跟殺一隻雞一樣,從始至終張飛也沒有能力戰勝呂布。只不過呂布用兵能力太差了,兵敗如山倒,呂布此時肯定心裡很慌亂,張飛也就是在呂布心情最糟糕的情況下,撿了便宜。


呂布是一流武將,面對關張夾攻時雖然處於下風但可以全面防守不至於速敗,所以原文用的「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後來呂布再和張飛單挑,雙方半斤八兩打得有來有回,當然難分勝負了。水滸中關勝也曾雙敵秦明林沖幾十回合,難道林沖武力不如關勝嗎?


一,呂,張,關三者武藝相當,但呂個大臂長,兵器粗長,宜於馬戰。

二,呂成名較早,盛名遠播,先聲奪人。隨年齡而每況愈下。

三,戰馬赤兔助功,無此關羽能誅顏良,文丑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