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你讓高貴妃在《延禧攻略》裏玩《卡農》,是認真的?

來自專欄音樂故事4 人贊了文章

古裝神劇之父——於正的新作《延禧攻略》最近大熱,小編也有幸入坑,看的津津有味

但今天我們不聊宮鬥和各種黑化的妃嬪和宮女,咱聊一聊20集裏高貴妃為皇帝獻上的賀壽大禮——畫風清奇的公公管絃樂曲《卡農》。

來,先看看這段視頻。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6071921351372800

看完公公們的表演,大家不禁疑問:

康熙乾隆還玩兒洋樂器?這麼潮?《卡農》不是現代的曲子嗎?導演腦子有屎吧?吉他、薩克斯、手風琴是來搞笑的嗎?於正大哥,你的腦洞為何如此大?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確實,這個劇情畫風略微清奇。那乾隆年間,玩西洋樂真的違和嗎?卡農到底是什麼東西?吉他、薩克斯、手風琴應該怎麼玩?看完這篇,你心裡應該多少有點AC數~

結合東西方該時期的歷史來看,這個表演 不完全違和 。《延禧攻略》第20集乾隆過生日,我們先來推斷一下大致歷史時期。

劇裏沒有明說乾隆過的幾歲生日,姑且根據幾個歷史事件,大致判斷一下:據歷史記載,乾隆6年(1741年)五阿哥永琪誕生;乾隆10年(1745年)魏瓔珞(令妃娘娘)被封為魏貴人;《延禧攻略》20集,乾隆慶生時,永琪已出生,魏還是宮女,我們初步推斷為該歷史時期為:乾隆6年到10年間——即1741年至1745年間。這一期間,西方音樂處在巴洛克時期(1600-1750)尾聲,古典主義(1750-1820)正在醞釀的階段。

巴洛克末期的樂壇大牌明星——亨德爾(那個火啊),巴赫(我不火)

巴赫(我活著的時候,大家只知道我是個奏管風琴的,我死了,他們才認我當音樂爸爸!)

古典音樂時期的巨星——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這三位是清朝繁盛時期的西方古典音樂大牌。附一張交響樂之父——海頓爸爸的照片

說正題,《延禧攻略》裏公公們玩的《卡農》到底是什麼?

先來掰扯一下《卡農》名字的事兒,廣大羣眾以為《卡農》是一首曲子的名字,好像《我的滑板鞋》;《小蘋果》之類的。其實它是一種作曲技法和音樂體裁的名字,好比小學語文老師教的文學寫作手法——「首尾呼應」類似。

巴洛克時期,標題音樂還不流行,因此,作曲家還沒習慣為曲子起類似於《演員》、《李白》之類的名字,作曲家就直接採用《作曲技法名稱+編號》取名算球。因此《卡農》這首曲子的創作者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就這麼幹了,

1680年,他完成這首曲子,當時正值康熙19年,康熙爺正在費心收復臺灣呢。

帕海貝爾這個人與巴赫一傢俬交甚好,巴赫見他,還得叫一聲「師祖」。帕海貝爾把這曲子稱為:Canon and gigue, 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 T.337,翻譯過來是《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創作的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其中Canon(卡農)是創作手法,Gigue(吉格)是舞曲組曲。約翰·帕海貝爾也是個有故事的男人吶!大約是因為愛情,所以有了這首《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創作的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男主帕海貝爾鋼琴彈得好!女主巴巴拉白富美,誰都不愛,獨自暗戀帕海貝爾。所以她找個藉口,名為學琴,實為撩漢。醉女之意不在酒,偏偏帕海貝爾這個耿直Boy,不懂女孩的心思,還說女主鋼琴彈得太差,根本不適合彈鋼琴。女主不服,發誓要練好鋼琴,比賽拿第一,再回來找男主,可惜男主沒等到就被抓壯丁,打仗去了於是女主就癡等三年。

村長的兒子富貴(我給取的名兒)覬覦女主已久,欺騙女主,男主已經戰死,還隨便找了個面目全非的屍體以假亂真,結果女主信以為真,割腕自殺了(猛啊),實際上男主在沙場徵戰期間,總想起女主,才發現自己是愛上巴拉拉了。(對,就是心動的感jio),耿直boy總是慢半拍,於是他打算戰爭結束後,回來找女主,並以樂示愛。 可惜為時已晚,男主回來找女主,才從村民口中得知一切,遂痛不欲生,只能強忍淚水,彈出卡農「Canon in D Major」,引眾人落淚。(咳咳,這不是一個狗血的故事!故事摘自豆瓣。)

既然卡農是一種技法,那這種技法的內核到底是什麼?怎麼玩?

首先,你要知道啥是主調,啥是復調。我畫個圖,你就那麼隨便一看,看不懂的話,就算了。。

跟主調(單旋律線)相對,復調是兩條及兩條以上的旋律,在同一時間,按照一定的寫作技法相互追逐,時而嬉戲,時而分離,分分合合,鬧不停,最後又匯合在一起!

同時出現好幾條旋律,總不能擠著啦!怎麼安排,纔好聽別緻呢?恩,可以試試Canon卡農!各個聲部有規則的相互模仿,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模仿,也得有規矩啊,可不是瞎模仿。

一般可以同度模仿,五度卡農,四度卡農。這裡的同度,四度,五度,指的是音和音的距離,也叫音程。舉個你們知道的卡農例子——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保衛黃河》

第二段的輪唱,就是卡農,自己唱唱就知道了。

好,說完卡農,那劇中公公組的管絃樂隊和洋樂器又是什麼來歷?顯然,這支交響樂隊,畫風頗為可愛,有一種萌感。

都有些啥樂器呢?長笛、薩克斯、長號、小號、小提琴、大提琴、民謠吉他,手風琴。活脫脫簡裝版交響樂隊啊。交響樂隊,這麼高大上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兒?難不成就是一羣人吹吹打打拉拉唱嗎?是的!但是一般人不會~~ 西方成熟交響樂隊直到1820年,才大致定型這時東方已是嘉慶道光年間,清朝已經開始走向衰敗。那交響樂隊是如何逐步完善壯大的?我們先來看看現在成熟的交響樂隊什麼配置。它一般由4組樂器構成: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

而巴洛克時期(東方康雍乾時期)的樂隊編製大致如下:

通過對比發現,康乾年間,巴洛克時期的西方交響樂隊還挺簡陋,不如現在編製宏大健全。這跟交響樂自身的發展、樂器製作技術、政治文化等有關,這裡不展開說了。

所以,導演吶~,你加薩克斯、手風琴和民謠吉他,是認真的?不查查樂器歷史嗎?今晚的雞腿別喫了,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別忘了轉給劇組的人也看看。薩克斯這個樂器是比利時的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Saxphone)1840年發明的,鴉片戰爭的時候纔有這個樂器,導演!所以,說這個情節很穿越的喫瓜羣眾們,你們沒說錯~~薩克斯的風情萬種,無與倫比,想通過學樂器來撩妹的,別只知道吉他了,薩克斯可以讓你變的更性感!

手風琴是由德國人弗里德里希·布斯曼和奧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在前人發明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而製成的,1821年之後才發明這個樂器,那時候已經清朝後期。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另外巴揚也是手風琴的一種,它是為紀念古羅斯歌唱家巴揚而生的。

吉他,恩?民謠吉他?古典吉他?傻傻分不清楚,管他的,能彈《成都》、《董小姐》就行,呵呵! 有興趣瞭解古典吉他的,自己搜一下視頻和曲子,聽聽就知道區別了。Classic Guitar 可是有「樂器王子」之稱,優不優雅,浪不浪~~~~~漫。另外,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

《延禧攻略》裏公公的民謠彈得也不錯

可是於正大哥啊,下次拍歷史劇,能不能嚴謹點?~觀眾也不好忽悠呢,是吧!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啦,洗洗睡啦!

瞭解音樂和德文,關注我就OK了。

我的公眾號:演藝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