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在我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中的名段名句更是經典金句,在歷史的星空下閃閃發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每當這首音樂在耳邊響起,歷史的厚重和人事滄桑的感覺從心底油然而生。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增加了一絲蒼涼和痛楚。掩巻之餘,感慨頗多,杜工部的名句高度總結概括了後來人心底的隱痛: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巾。

讀《三國演義》,品歷史煙雲,一個個鮮活的名字,一句句流傳千古的吶喊,在記憶深處回蕩,慣看秋月春風。江流石不轉,遺恨何時休?


董卓:「愛卿來此何事」?操曰:「臣思念恩相,故而進見」。董卓喜道:「賜座」。曹操此刻膽怯,彷徨尋殺機,見董卓轉身,即刻拔劍欲刺。卓在腰帶銅鏡見人影晃動,轉身道:「愛卿何事」?曹操收手不及,即刻跪下雙手捧劍道:「臣偶得寶劍,特敬獻恩相」。卓大喜……曹操快馬疾行,連夜逃遁,途徑鄧縣,陳宮接納,得知操之大義,掛縣令印,與操同行。天色將晚,兩人寄宿操遠房親戚家中,親戚熱情接待。陳宮出恭,操聞磨刀霍霍,拔劍殺之。宮回來詢問,操曰:「這廝欲行刺也」。兩人連夜逃遁,路遇僕人:「主人命吾估酒,他在家中殺豬,款待二位,二位何故行之急也」?操、宮敷衍,疾行。是夜,宿於客棧。陳宮思之再三,原以為遇明主,確遇此等疑心狡詐之徒,跟他何益,不辭而別,乘馬揚鞭而去……。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致未遂奈何死乎?

勇者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苟生。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百騎走北邙。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伏路把關繞子敬,領江水戰有周郎。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

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空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三國演義》深得中國大眾喜歡,其中很多經典話語被很多人傳頌,其景其情也深深感染著人們!

1.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心胸狹窄,永不服輸,這句話過於自卑了,長了諸葛亮志氣,滅了自己威風,從而使二人的形象在人們心中固定化了。

2.生子當知孫仲謀

曹操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人,所以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也沒啥不對。後來辛棄疾也十分欣賞孫權,並在自己的詞作中引用了這句話。

3.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雲每次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能想到劉備這麼一句肯定,自然是高興的很。

4.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能體現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力迴天時的心情。當然,也成了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5.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短短八個字,朗朗上口,婦孺皆知。

6.馬氏五常,白眉善良

老馬家一共五個兒子,被大家所憨知的怕也只有馬良和馬謖這哥倆了。

所以每當人們讀起這句話時,一來會感慨馬良死的早,二來會嘆息馬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7.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話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同時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

8.伏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了徽歷來看好諸葛亮和龐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也確實有些開偉地之才,這麼說並不過分。

奇怪的是二人皆被劉備所得,反倒不安天下了,值得深思。

9.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曹操也就這麼一說,試探一下而己,後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則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10.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可以說是霸氣有餘而策略不足,可不曾想他竟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

事實也證明瞭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時把孫權的妹子稀里糊塗就嫁給了劉備。可是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死諸葛嚇死活仲達」

司馬懿是怕諸葛亮嗎?司馬懿巴不得諸葛亮一直活著,這樣司馬懿就在魏國一直很重要,沒有人能夠動的了司馬懿!除了司馬懿其他的魏國將領此時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了!

而且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的問題,根本就不需要和諸葛亮直接打,糧草沒了諸葛亮自然退兵,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戰爭的勝利!

而且,司馬懿很清楚,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了他存在的價值,正因為有諸葛亮,魏明帝曹睿才如此依賴司馬懿!

而且歷史也證明瞭這一點!

諸葛亮死了之後,司馬懿在魏國的地位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纔有了後來曹爽幹掉司馬懿的事情!

司馬懿賦閑在家多年,纔有了「司馬懿裝病賺曹爽」的故事!

司馬懿一夜之間幹掉了只想做富家翁的曹爽!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諸葛亮雖培養有姜維接班,蜀漢後期的確缺乏足夠的文臣武將。


世人皆罵潘金蓮是淫婦,實際上,她是背大黑鍋的。壞在西門慶,更壞是王婆,她的毒計,一環套一環,似乎入情合理,讓你卻之不恭,。於你不知不覺中,步步深入,放倒你任何良家婦女。潘金蓮是非常值得同情的,這情節,我只看過一次,沒有第二,心酸得很哪!


既生瑜何生亮。


吾兒奉先何在?!


「臣本布衣……」誰沒背過舉個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