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起源於16世紀的法國。這個今天看來十分歡樂的節日,當年卻是法國守舊派與改革派權力鬥爭的結果。雖然造它已消弭了政治意味,可當我們回溯人類千年文明史,會發現巧合的是,總有一些人在這天被開了玩笑……

  |來源:《小康》 中國小康網

  |作者:朱子華

  16世紀法國宮廷畫《女先知西比爾》(1575–80)

  在16世紀中葉以前,法國一直以4月1日這天爲新年,直到法王查理九世在位期間,開啓了宗教改革。其中一項便是1564年的新曆法,採用了1月1日爲新年的格里高利曆。

  查理九世時期,政治鬥爭體現在宗教派別的頡頏上。當時代表守舊勢力的天主教派與象徵改革勢力的胡格諾派,甚至爆發了宗教戰爭。朝廷採用格里高利曆,表面上是改革派的一次小小勝利,實際是各方暫時妥協的結果。

  守舊派當然會對新曆法各種抵制。你們過你們的,我們玩我們的。4月1日這天,天主教派們禮物照送,慶典依舊。胡格諾派們見狀,卻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將計就計。我們也送你們禮物——只不過是假的;甚至發個假party請柬,來讓你們撲個空。

  被愚弄的天主教派們,從此有了新的狎稱:“四月愚人”。而胡格諾派們也把這一天的戲謔之舉稱爲“釣魚”,大家樂此不疲,就成了法國民間約定俗成的節日。

  巧合的是,愚人節總是愛與歷史上著名的改革者們發生聯繫。譬如它被引進英國的時間,正是拉開“日不落帝國”序幕的維多利亞女王當政時期;而主導其引入俄國的,則是開啓俄羅斯現代化的“改革皇帝”彼得一世。

  維多利亞女王(左)與彼得大帝(右)

  愚人節在這些文韜武略的改革家手裏,成爲了推動歷史進步的一個小小的註腳。而另一些政治人物,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甚至正好在愚人節這天,被歷史開了個terrible的玩笑。

  如果在“愚人節”這天登基

  我國古代北魏時期,也有一位雄才大略的改革家,便是孝文帝拓跋宏(後改名元宏)。他在位期間推動了鮮卑族的漢化改革,爲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改革史稱“太和改制”。

  然而遺憾的是,太和改制還遺留了一些歷史問題。比如北魏賴以建國的懷朔、武川、扶冥、柔玄、懷荒與沃野,合稱“六鎮”。這六個地方肩負着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任,所以倍受洛陽的中央政權重視。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在漢化改革過程中,觸動了六鎮的鮮卑貴族利益,但是他在位期間,社會矛盾還不明顯。等到他的孫子孝明帝元詡當政時,由於中央政權忙於黨爭,地方豪強勢力做大,階級分化日益懸殊等諸多因素的合力,便爆發了六鎮之亂。

  面對內憂外患,年輕的孝明帝沒有他爺爺的魄力,還有一個擅權的母親——胡太后。想要有一番作爲的皇帝想到了利用外部勢力。於是,憑藉鎮壓六鎮叛亂起家的大將軍、烜赫日熾的契胡酋長爾朱榮進入了他的視線。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孝明帝下詔爾朱榮回京勤王。爾朱榮行至半路,卻又接到停止前進的詔書,原來胡太后先下手爲強,鴆殺了自己時年18歲的兒子。這下反倒授予了爾朱榮口實,酋長率領着軍隊,浩浩蕩蕩向洛陽進發了。

  眼見對方來勢洶洶,胡太后趕緊採取緩和措施。選擇在4月1日這天大赦天下,改元武泰,並且立了一位新皇帝——孝明帝只有兩個月大的女兒元氏。爲了掩人耳目,胡氏竟對外宣稱其爲男嬰。

  雖然那個年代還沒有愚人節,但是胡太后也感覺到了這種做法實在愚蠢。於是當天稍晚時間便廢掉了幼帝,改選了一個男嬰——孝文帝的曾孫、臨洮王元寶暉之子元釗。

  然而,執意“爲孝明帝報仇”的爾朱榮哪管這些,“愚人節”兩個星期後的4月13日,便攻陷了洛陽,將胡太后、元釗及滿朝文武兩千餘人通通殺害,改變了北魏的政治格局,史稱“河陰之變”。

  可憐了那位元氏小女孩,甚至連全名都沒有留下來,被廢黜後便不知所終。這位“我國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在“愚人節”這天登基,而被歷史開了一個大大玩笑的,卻是背後粉墨登場的各方勢力。

  “河陰之變”直接改變了北魏的政治走向。由孝文帝累世建設的恢弘富庶的洛陽城,再次面臨生民流離失所的境遇;南樑脫離北魏控制,日益壯大;河北的刺史高歡也開始崛起。

  公元529年,爾朱榮平定六鎮之亂,不敢班師,而是在自己的大本營晉陽遠遠遙控京城洛陽。終於還是在第二年,被他自己新立的孝莊帝元子攸用計殺害。然而,北魏統治集團早被河陰之變造成毀滅性打擊,已成強弩之末。

  公元534和535年,北魏分別被權臣高歡和宇文泰分裂爲東魏和西魏政權。而距離528年那個“愚人節”,纔不過六七年。

  《小康》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