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機關兩年內達成「零派遣」,外界質疑會不會改為外包或勞務承攬?行政院發言人Ko...
中央機關兩年內達成「零派遣」,外界質疑會不會改為外包或勞務承攬?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不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覈定行政院所屬機關派遣人力要在兩年內歸零,並呼籲地方政府跟進,但有部分縣市長抱怨「應先知會」。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昨天表示,行政院鼓勵地方政府跟進,但「當然還是尊重各地方政府的決定」。

至於勞團質疑,派遣工歸零之後,會不會反而增加勞務承攬,勞動條件甚至不如派遣人員。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說,大部分派遣人力將改為政府自僱的臨時人員、或者成為納入編制的約聘人員,少數庶務工作才會改以承攬方式辦理。

人事總處強調,「零派遣」計畫目的在於依業務性質改變用人方式,大多改以機關自僱人力為主,並不是要直接減少用人。而為執行「零派遣」計畫,下週一(廿三日)將邀集各機關說明詳細具體做法並交換意見。

這項兩年內達成「零派遣」的政策,連日來引發不少討論,甚至被解讀為「選舉考量」。施能傑昨天受訪表示,中央為解決派遣人員問題,從清查人力、規畫替代方案,到拍板兩年內歸零,前後歷經一年多,「絕不是神來一筆的決策」。

施能傑說,蔡英文競選二○一六年總統時,就跟他談過公部門使用派遣工是「不好的模式」;他在新政府執政後出任人事長,隨即著手處理派遣工問題,一方面逐漸減少派遣人員,一方面清查各部會派遣工作內容。

他表示,人事總處在盤點派遣人力時,同步研擬處理方案,原本規畫實施時間為兩到三年,賴揆瞭解全盤方案後,認為應加速處理,以落實蔡總統政見,因此正式覈定為兩年內「零派遣」。

依人事總處規畫,包括電話總機、清潔、檔案管理、駕駛、電腦維修、公文傳遞、資料登錄、遊憩館所民眾服務等八項業務類型,改採勞務承攬;非必要時,應盡量避免與自然人成立勞務承攬關係。

雖然臺北市長柯文哲抱怨行政院推動派遣工歸零「應先知會」,但昨天到行政院出席「縣市首長災害防救交流分享座談會」的嘉義市長涂醒哲受訪表示,「支持派遣工歸零,這是一個好的政策」,「幾年來就一直想要這樣做,只是馬英九時代做不到而已」。

人事總處也表示,根據今年第一季統計資料,現有運用勞動派遣者為十個縣市,進用總人數為二一三人,其中有六個縣市進用人數低於十人(臺北市為五人),行政院也會把「零派遣」計畫副知地方政府,「在尊重地方自治權責下,行政院鼓勵地方政府參考辦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