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以前,四川農村大多數宴席,傳統九大碗基本上都是不辣的。

記憶中只有一個菜有點點辣叫大肉。

大肉:每桌八個人每人一片,每片比菜刀還大。用米粉+辣椒粉花椒粉拌勻醃製,蒸成五成熟,每位參加宴席的人,用碗或者紙包著拿回家。

龍眼(五花肉切成薄片,與綠豆沙一起捲成小圓柱體,五花肉帶皮的那端塞上一顆花生米,花生米那端向下碼在碗中,上面放上泡好的糯米,一起蒸熟,出鍋的時候把它倒扣過來,就像一碗眼睛???)、夾沙(甜燒白)、鹹燒白、肉園子、蛋糕(不是西點的蛋糕)、品碗(把酥肉切成小片,裡面放上木耳、黃花、粉絲、高湯一起蒸)、粉蒸肉、鹵牛肉。

四川那麼大,每個地方各有不同。

你記憶中的九碗又是什麼,歡迎補充。

圖一:粉蒸肉

圖二:夾沙肉

圖三:龍眼

圖四:肉圓子


川菜只有麻辣味、完全就是以訛傳訛,以偏概全的錯誤認識。

為何會出現川菜會出現只有麻辣這樣偏離現實的認識?有兩個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是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有70%左右的人喜愛麻辣,川菜從業者為迎合多數人喜愛麻辣的味道,在經營中形成了以麻辣川菜為主,味道清淡為輔的經營模式;二是外省人來到四川後,總要嘗點麻辣味的川菜,麻辣味能給外地人留下深刻印象,久久不能忘記,所以誤認為川菜只有麻辣味。

川菜博大精深,真正的川菜講究的是百饈百味百盤饌,一菜一格一品花,川菜以「清鮮醇濃,麻辣香甜」為最大特點,這個纔是川菜真正的味道。除外地人外包括不少四川本地人可能萬萬沒想到,據專業統計麻辣味在川菜味形中只在30%左右,不帶麻辣的川菜居然佔了大多數份額,這個結果多少有點讓人感覺意外,但這纔是真正的川菜。

來吧帶你見識一下真正的沒有辣味的川菜,我敢說許多外地人也包括四川本地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還有這樣的川菜

一是上得廳堂的高端川菜:幹燒魚翅、芙蓉雞

淖、竹蓀鴿蛋、鹽水冬筍、一品燒方、五福魚丸、開水白菜等等。

二是普通菜餚:甜燒白、鹹燒白、白油肝片、紅燒肉、蝦仁冬瓜、粉蒸肉、魚香肉絲、鍋巴肉片、樟茶鴨子、東坡肘子、蹄花湯等等。

三是在冬季跟四川火鍋齊名的羊肉湯鍋,四川人冬至最愛喫的羊肉湯鍋就是全白味的。

四是非常多的四川名小喫都不是麻辣的:糖油果子、三大炮、蛋烘糕、龍抄手、賴湯圓、珍珠圓子、龍眼包子等等。

完全沒有辣味的川菜


這個問題連川人都不會答了!


多得很,比如雞豆花、鍋巴肉片、燒什錦、櫻桃肉、香碗、清蒸江團、東坡肘子、金沙玉米、甜燒白、老媽蹄花、椒鹽茄餅、連鍋湯、樟茶鴨、甜皮鴨、開水白菜、煙燻排骨、小酥肉、白果燉雞、帶絲燉鴨、老鴨湯等等,還有好多清炒的菜就不舉例了


我只能告訴你川菜不麻不辣的大把!如果說川菜重油重麻重辣的人們可以去四川喫遍川菜再來評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