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 Goffman

2014年5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社會學助理教授愛麗絲·戈夫曼(Alice Goffman)發表了她的一本田野調查——《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On the Run: Fugitive Life in an American City)。

作品在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甫一出版,即受到了來自美國學術界、媒體和公衆的廣泛關注,引起驚人反響,《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媒體都發表了書評。

這是一本展現戈夫曼學術研究的卓越編年史,本書的細節來自從參與觀察當中獲得的個人經驗,並通過同情和誠實的方式呈現出來。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Weekly)

戈夫曼不僅將此書作爲研究成果,更活在其中……對於一些年輕的美國人而言,種族依然是測量他們能否追求幸福的關鍵指標,本書是對於這一主題的精彩記錄。

——《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Review of Books)

一份無與倫比的調查報告……本書的細節和戈夫曼掌握主題的能力讓人驚訝,且令人印象深刻。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Times Book Review)

書中講述了愛麗絲·戈夫曼深入美國費城一個黑人聚居區6年,調研了“第六街區”的217個家庭,最終形成的田野調查成果。全書以民族誌的方法深入描寫了貧民社區中黑人青年的生活,以及他們與警察和法庭等權威機構之間的互動關係,向我們揭露了美國黑人青年真實的生存現狀:在美國實施對犯罪零容忍的高壓政策下,黑人青年遭受着白人警察的誤解、拘役、搜查和拘捕,而拘捕的罪名大部分是輕微過失。在恐慌之中,貧民區的黑人青年長期處於“半合法”的邊緣,遊離於正常生活之外。

這本書反映了美國種族問題在司法高壓下對社區的生態與生活的深刻影響,揭示出美國社會治理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失敗:花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去監控、拘捕,而不是幫助黑人走出困境,造成“種族隔閡”越來越深。

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

[美]愛麗絲·戈夫曼 著

趙旭東 等 譯

978-7-300-26452-3

59.00元

美國當代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評價愛麗絲·戈夫曼的《在逃》,“是我所知的對新自由主義及資本主義美國的悲慘底層的最佳診斷。儘管充滿了社會的苦難及支離破碎的關係,她還是爲我們的同胞們保持自己理智和尊嚴的努力提供了一個細緻的分析和令人痛苦的畫像。

與讚譽相隨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出版後也受到了的不少關於真實性的質疑。

2015年5月,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幾百名社會學研究人員均收到了一份長達60多頁的匿名電子文檔,細數了《在逃》中的45個“疑點”,質疑戈夫曼研究的真實性及其本人的科研誠信。無獨有偶,5月底,美國西北大學法學教授斯蒂文·盧貝特(Steven Lubet)在“新漫步者”書評網站上爲《在逃》寫了一篇題爲“倫理在逃”的評論,稱戈夫曼對一些事件的記敘修飾過度、誇大其詞。盧貝特的依據是戈夫曼書中對黑人青年“卓克”(化名)遭仇人槍殺後主動參與復仇活動這一情節的描述。如該描述是真實的,則意味着作者“參與策劃了一場未遂的謀殺”,反之,則意味着作者對其研究過程存在虛構的成分。

但同時,也有學者認爲:在對邊緣人羣和犯罪行爲進行民族誌研究時,研究者似乎很難避免被捲入某種違法行爲。而且,有時爲了保護所調查研究的對象,很多研究對象的身份細節無法透漏,作者在書中也故意修改了一些可能會暴露研究對象身份的內容。

這也是本書極具爭議的一點。讀者朋友們也可以通過閱讀原書,得出自己的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逃》的作者愛麗絲·戈夫曼,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的女兒。

譯者後記

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本書譯者趙旭東,在譯者後記中,認爲作者熟練運用一種真正的人類學的田野民族誌的方法,投身到了一個對白種美國人而言完全陌生的黑人亞文化羣體的生活之中。“似乎瞭解了這一羣人,也就瞭解了這個社會,由此也完成了一位青年女社會學家的成人禮”。

這是對美國費城黑人社區生活的一段慘烈而鮮活的民族誌記述。作爲一名社會學研究者,作者愛麗絲·戈夫曼(AliceGoffman)無疑在熟練運用一種真正的人類學的田野民族誌的方法,投身到一個對白種美國人而言完全陌生的黑人亞文化羣體的生活之中。

顯然,在那裏,似乎一切都跟膚色上的“黑白”分明一樣,他們的生活處境同樣讓人有一種黑白分明之感,我們真的難以想象在美國這樣一個自由的國度之中,竟然生活着這樣一羣不斷要爲自己的生存而逃亡的人

似乎瞭解了這一羣人,也就瞭解了這個社會,由此也完成了一位青年女社會學家的成人禮。

可想而知,每個人都一定要在社會中尋求一種成長,但每個人演繹出的故事都是大爲不同的。這其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敗,誰又能保證一個人在成長曆程之中一直笑着呢?很多時候恰恰相反,一個真實的生命在真正面對社會時往往可能在辛酸之中夾雜着一種持之以恆的自我掙扎,這可能纔算是一個普通人生命成長的全部。而對於《在逃》這本書中所描寫的在美國費城第六街區中生活的那些年輕黑人兄弟而言,情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無意之中的一條線索,讓愛麗絲慢慢揭開了費城黑人社區中一羣在到處逃避強勢的美國警察的年輕人的生命史。對這羣年輕人中的大多數來說,他們一生中的大半時光不是在監獄之中,便是在逃離重回監獄的途中。而無形之中,他們爲自己的膚色也爲社會的黑暗所遮蔽,難有一種真正的所謂逃離。儘管他們在充滿混亂的生活中並不缺乏巧妙逃離的技術,但最終他們還是回到了牢獄或者拘留所之中。而更令人感到悽慘和悲涼的便是那些被警察、仇家所射殺或仇殺的人,葬禮在那裏成了一個將更多年輕黑人男子聯繫在一起的儀式。

書中所記述下來的一段段故事都可謂真正的驚心動魄,有毒品、有報復、有仇恨,也有深度的不滿,這些被看成社會陰暗面的東西在這個普通黑人社區之中聚合在了一起,並得以醞釀發酵,成了誰都無法真正避開的生活之酶,刺激着居住在此的人的每日的生活。愛麗絲藉此一點點地刀劈斧鑿一般地形塑着這個殘缺不全、傷痕累累的美國黑人社區,它是一尊雕像,一尊怒吼的雕像。法庭、監獄和警察便是這些年輕人無法去直面的生活的重壓,他們只能在無盡的逃亡之中活着或者死去。因此,他們生活成了另外的一副樣子:黑白可以顛倒,真假難以分辨。他們相互之間的信任變成了一種極度的稀缺品,家庭不再是可以寄託情感的港灣。爲了難以啓齒的生計,爲了在夾縫之中勉強存活下去,爲了抗拒無端加諸他們頭上的暴力以及在守法與違法之間的一種兩難困境所引發的鋌而走險,這裏的人們,因爲黑色的皮膚,因爲曾經的小小污點,因爲相互的不信任,只能選擇逃亡、逃亡、再逃亡,否則便要面對難以忍受的牢獄之中的孤寂。

這是一部從研究方法上很難去完成的民族誌,難的不在於書寫本身,而在於能夠真正去書寫什麼。在人們不知道的那個世界裏,書寫便是使我們知道一切的方式,而實踐則是不可或缺的成就。這種書寫的難得的經歷,作家應該有,社會學家應該有,人類學家更應該有。但怎樣去書寫、如何去書寫以及書寫什麼,所有這些,都成了考驗民族誌工作者自我判斷和成長的最爲艱難的一項工作。我們因此而需要向勇敢而頑強的愛麗絲·戈夫曼女士致敬,作爲老戈夫曼的女兒,她在思想上絕對不乏洞見和反思,特別是對美國、美國人以及根深蒂固、難以根除的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的反思。她的反思深邃而細膩,這是我們樂於花費這麼多時間去翻譯這部並不特別容易翻譯的民族誌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 錄

第一章 第六街區男孩及他們的法律糾結  1

第二章 逃跑的藝術  21

第三章 警察敲門進入之時  67

第四章 將法律的困境轉化成爲個人資源  119

第五章 犯罪年輕人的社會生活  145

第六章 保護與特權中的市場  193

第七章 乾淨的人  223

結論:一個在逃的社區  265

尾聲:離開第六街區  281

致謝  285

附錄:一個方法論的註解  293

譯後記  36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