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擔心影響用戶體驗而對外賣say no的星巴克,從去年與阿里旗下餓了麼戰略合作推出“專星送”咖啡外賣服務後,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3月20日,在星巴克股東大會上,星巴克美國總裁 Roz Brewer宣佈了一個消息:已被拓展到全美1600家店面的美版“專星送”,很快將進入西雅圖,西雅圖是星巴克總部所在地,巧合的是,也是電商巨鱷亞馬遜的總部所在地,不知道亞馬遜看到星巴克引入在中國驗證的新零售模式有何感受?

  星巴克對外賣態度大轉彎的根本原因,是因爲嚐到了甜頭。

  星巴克嚐到外賣甜頭

  去年8月,星巴克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均參與其中,核心內容是阿里巴巴用生態系統和新零售基礎設施,與星巴克一起構建咖啡新零售體驗。第一步就是基於餓了麼成熟配送體系,星巴克給中國消費者提供咖啡外賣“專星送”服務,當時的目標是要在2018年底覆蓋中國30個主要城市的2000家以上門店,再借鑑雙方合作經驗在這一模式在全球門店推廣。

  用戶可以在星巴克App或者餓了麼App點單,只要在專星送服務範圍內,精準門店派單系統會智能分析周邊門店運能後派單,並根據實時數據爲每個訂單優化配送路線,確保飲品在30分鐘內配送,由於配送費用高達9元,專星送一經推出就受到質疑。不過,進展比很多人預期的要快,2018年12月14日星巴克宣佈“專星送”業務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在中國實現對超過2000家門店的覆蓋。

  與此同時,星巴克將“專星送”服務從中國複製到全世界。先於2018年11月進入日本,今年1月要又進入英國和美國,截至目前已在12個國家落地。回到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更具里程碑意義,當然,這只是前奏:截至2018年底,星巴克在全世界近百個國家擁有30700家門店,未來只要有星巴克門店的地方就會有“專星送”服務。

  星巴克幾年前在美國嘗試過外賣後來卻全面中止,因其發現相對於堂食而言,外賣配送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最終體驗,包括可能出現潑漏等問題,抑或配送時間太長導致口味變化。星巴克擔心的問題,與餓了麼合作後,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就配送時效而言,餓了麼除了有智能調度能力外,也給專星送配置了專門的配送隊伍,確保30分鐘可以送達;就配送體驗而言,餓了麼對專星送騎士進行了專門培訓,甚至讓他們擁有跟星巴克員工一樣的招牌笑容;就配送常見的潑漏問題而言,星巴克研發了外送專用的冷熱飲杯蓋,也提供 TPU 材質外送冰包。

  外送業務的成功很大程度提振了星巴克的業績,不只是幫助其獲得和挽留了更多用戶,同時也覆蓋了更多原先“第三空間”無法覆蓋的場景,提高了訂單量,進而提升了門店坪效,資本市場對星巴克進軍外送業務十分看好,從宣佈推出外送業務到今天,星巴克股價已上漲43%,就在最近的一個交易日,其股價達到73.96美元,市值達到919.7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19年,星巴克計劃在全球淨增2100家門店,在中國擴充600家,可謂是形勢一片大好。星巴克COO、美國總裁 Roz Brewer指出,星巴克的業績增長依賴於堅實的創新。他說,“這主要包括專星送、新飲品的開發,而最重要的就是數字化轉型。”

  爲一家成立48年的老店,星巴克近年來一直被質疑缺乏創新,難以跟上新的消費趨勢,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星巴克面臨的挑戰更直接:新零售浪潮下,生活服務業和零售消費業都不斷創新,以瑞幸、連咖啡爲代表的咖啡新物種紛至沓來,直接瞄準了星巴克的蛋糕,外送業務的大獲成功成功幫助星巴克狙擊了新物種們的挑戰。

  星巴克已提出從第三空間向第四空間轉型的目標,第四空間就是數字空間,包括線上下單的外送業務在內,在中國,星巴克找到了“解藥”,與餓了麼合作“專星送”對星巴克來說是進入曾經的禁區,當它發現外送與體驗可以兼顧後,就開始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全世界。

  餓了麼+星巴克≠專星送

  看上去只是外賣而已,然而事實上,星巴克與餓了麼口碑合作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數字化模式創新的價值。

  星巴克看重阿里巴巴以及餓了麼口碑的,絕不僅僅是其同城物流能力——在外賣市場發達的中國,能夠提供這一服務的遠不止一家。原因星巴克全球CEO Kevin Johnson說得非常清楚:“如何通過技術實現體驗式消費,以及新零售將帶來的新生活方式,對星巴克即將開展的外賣業務來說,纔是最重要的。”即,星巴克做外送不是要去爭奪更多訂單抑或狙擊誰(雖然從結果來看做到了),而是要基於外送這個切入點,與數字化變革服務商和新零售平臺一起來革新咖啡體驗,創造生活方式。

  儘管星巴克已經將外送業務複製到12個國家,但幾乎都是基於當地的Uber Eats開展外賣活動,互聯網只是接單平臺。與餓了麼口碑的合作,則成功打通了支付、物流、會員、流量等等新零售基礎設施,與此同時與阿里生態體系的場景融會貫通。

  舉個例子,消費者無論在淘寶、支付寶、餓了麼還是星巴克App,都可同樣實現外送、送禮和購買卡券的功能;再舉個例子,阿里文娛有電影院這一場景,淘票票上可以賣爆米花可樂自然也可以賣星巴克外送,這意味着中國消費者可以在電影院叫一杯星巴克。

  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推動門店數字化變革,實現產能打通、即時配送、會員共享、全場景聯合營銷,而且這一場數字化服務的實驗可能纔剛開始。基於大數據,星巴克的消費者需求洞察、產品規劃創新、周邊品類引入、門店選址都有望被重塑;不只是外送,到店和成品零售的體驗,也有望被徹底改變,門店運營效率將得以提升。

  不出意外,星巴克未來一邊會將業已驗證的外送服務複製到全球市場,且在當地尋求與餓了麼口碑相當的具有數字化升級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外賣物流公司)合作,實現門店數字化升級;另一邊,則會跟阿里巴巴特別是餓了麼口碑進一步深入探索,在數字化變革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繼續以行業標杆的姿態創造更多的可能。

  當本地生活服務遇到新零售

  自從馬雲提出五新概念以來,阿里巴巴已經成功在中國甚至全世界掀起新零售潮流——很多電商巨頭和零售巨頭事實上都在做新零售,只不過嘴上不承認罷了,阿里巴巴也是新零售落地的領軍者,現在看來,它的野心絕不僅僅是“買買買”這一場景的新零售,只要與消費有關的,都是阿里希望零售可以滲透的場景,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本地生活服務。

  生活服務是大零售,與新零售正加速結合,成爲新的消費趨勢。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麼CEO王磊此前就表示,“餓了麼正進一步加快融入阿里新零售體系的進程,阿里的決心就是餓了麼的信心”,2018年10月,在與星巴克合作不久,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爲阿里本地生活服務集團,負責升級本地生活行業市場、重新定義城市生活,已成爲阿里新零售戰略在生活服務落地的先鋒。

  無獨有偶,餓了麼最直接的對手美團外賣的母公司美團正在大力進軍新零售,美團閃購、小象生鮮、美團買菜……都體現出其不甘於只做外賣,而是瞄準新零售的決心,此前我也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美團就是騰訊與阿里新零售大戰的代理人,但它夠不上阿里對手的級別,它的對手,只能是餓了麼和口碑。

  當美團尚在產品上構建矩陣的時候,餓了麼口碑在產業鏈端動作更加頻密,與此同時與阿里整個商業生態和零售基礎設施實現了配合戰,與美團錯位競爭,這也是外賣行業補貼越來越少的原因,因爲現在的爭奪早已不是外賣市場份額本身。

  餓了麼口碑已形成一整套門店數字化改造方案,去年7月,口碑貫穿全鏈條的整套餐飲門店解決方案“未來餐廳”對所有餐飲商家開放,其中包括大數據指導研發、中央廚房標準嚴控食品安全、智能烹飪設備、蜂鳥分鐘級配送;今年3月口碑宣佈將全面開放智慧門店解決方案,從餐飲行業延伸至生活服務全行業,可以爲生活服務商家提供包括智能選址、精準營銷、會員管理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提高門店運營效率、服務質量、產品品質和人效坪效。

  對於本地生活服務商家而言,數字化變革不是簡單地擁抱外賣,而是要基於新零售模式對門店管理、產品規劃、設備人員、會員管理、營銷獲客等等實現重構,實現對用戶、服務和場景的重構,這樣的數字化變革可以說是“新生活服務”,也可以說是在生活服務領域落地新零售。

  餓了麼與星巴克的合作就是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數字化變革的標杆,行業從中也能看到更多可能,更多品牌已加入數字化變革浪潮,探索數字化升級,比如就咖啡茶飲行業而言,快樂檸檬、CoCo奶茶等品牌就先後與餓了麼口碑戰略市場,咖啡茶飲,只是衆多生活服務品類的一個,餓了麼口碑推動的本地生活服務的數字化變革浪潮,纔剛開始。

  而這些,顯然是美團和瑞幸們想學也學不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