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顧名思義就是公共利益。

我國自古代起,便倡導日行一善的宗旨。即每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現代的公益,則發展成了一個人人參與的「事業」,通過公益活動、公益基金、公益網站等各式各樣的途徑,人人皆可成為公益人。

雖是如此,但對於曾經的我而言,公益是個遙不可及的存在,知道它但並不懂它。甚至對於公益這件事的理解僅限於捐錢捐物,殊不知這期間充滿了更多人性的本善。

直到我開始接觸了它——如醫醫生,我才深切的體會到原來公益竟是如此深刻的一件事,也對公益有了重新的認識。

如醫醫生,一個專業的智能移動診所,彙集了全國知名的醫學專家。不僅可以藉助只能輔助自動分析病例,對於異地的患者還能通過如醫醫生完成簡單的複診和指導。如醫的願景是:讓看病更容易。這個願景,顯得如此簡單而又實在。

我並非病人也不是家屬,一開始只是帶著好奇的心態想去了解這個平臺。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有位病人家屬在講述自駕病人得病經歷中提到了它,便引發了我的興趣。

據這位家屬描述,當時親人的病痛讓他毫無辦法,高昂的醫療費和親人越發嚴重的病症讓整個家變得陰沉不已。緊要關頭時刻有人給他介紹了這個平臺,說有很多跟親人一樣的病友聚集在那。原本他對這個平臺並不帶有希望,抱著死馬當活醫的心態加入,內心想著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但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平臺裏的人竟然如此友好,並且相當熱情。剛剛說完自己親人的病症,原本沉寂的羣組瞬間跳躍不停,大家紛紛開始分享起自己的經驗,包括平日的飲食習慣、注意事項等等。

才加入這個平臺沒幾天,他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陌生的好心人如此熱情地幫助,說不感動是假的。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加入羣聊後不久他幸運的獲得了一個陌生病友的捐贈。這位陌生病友耐葯,便把剩餘的特羅凱免費贈送給了他,甚至連郵費都自掏腰包。如此昂貴的葯,他激動得不知該用什麼話來表達這份感謝。而病友卻只簡單說了句:沒啥好謝的,反正我留著也用不著,能救人也是積德了!

沒錯,這款葯印版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RMB左右。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長期服用此葯都是個不小的負擔。卻願意無償贈與一個陌生人,這大概就是人性的本善之處吧。

出於好奇,也出於更加想了解「公益」這項事業,我也註冊了這個平臺,發現這樣的事情在外人看來似乎很難的,但在這裡,確實件相當平常的小事。除了有藥物贈送之外也有部分藥物低價轉讓的。當然,每個有病人的家庭都不容易,低價轉讓或許也是一種有償的捐贈吧。

在各個病種的羣聊中,也能很直接的看到,若是有病人遇到問題了,羣裏便會有很多有經驗的病友來進行分享,再也不是隻知道著急忙慌的打120尋求救助。看著羣裏的人不停分享自己的經驗,極力給予求助者最大的幫助,突然很是感慨:世界越來越冷漠,而在自己身邊卻有這麼一個如此熱心的平臺,是何等的好事啊!

在馬路上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怕被訛,看到小偷不敢大聲喝止怕被報復,看見騷擾事件不敢阻止怕惹麻煩......互聯網的強大讓我們彷彿每一天都活在負面情緒中,總下意識的認為這個世界充滿著惡意,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其中的真善美。

殊不知,原來這個世界並沒有完全被冷漠吞噬,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仍有無數的溫暖正在向你招手,給予你更多對未來的願景。原來,這就是公益。

而公益,也絕不僅限於此。孩子聯繫不上父母,父母找不到兒女,齊心協力為彼此增添更多遇見的可能,讓他們得以團聚,這是公益。看著寒夜裡衣著單薄的流浪漢,為他們送上一杯熱飲圍上一條圍脖溫暖他們的身心,這是公益。呼籲更多人成為有愛心的人,讓生命無限精彩,這也是公益......

我想,大多數走在公益路上的人,不期望能讓這個世界發生多大的變化,但他們堅定的相信,微薄之力也能照亮一片大路。積少成多,這個世界總有一天會因他們而變化。

有了這次經歷,我對公益也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今我認為的公益,更不僅限於捐款捐物,也不限於活動規模的大小,而是在於自己做公益的這份心。我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或大或小,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告別曾經默默看待世間冷暖的自己,成為想成為的人,為社會出一份力。這,就是我眼中的公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