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康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將,曾經徵戰沙場無數,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福安康也是乾隆非常賞識的一名寵臣,自入仕以來被乾隆皇帝破格提拔,官運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因為為大清南征北戰,戰功無數,被乾隆一再加官進爵,被封為「貝子」。福安康是清朝唯一一個外姓臣子被加封為皇室爵位的人,可見福安康在乾隆年間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就這樣一個身份顯赫的人,竟然也會被戶部敲詐勒索。而且還勒索成功了,莫非戶部是喫了豹子膽?

話說乾隆年間(1877年),廓而喀(尼泊爾)入侵西藏。當地大臣抵擋不住,只好上報清廷。乾隆皇帝派福安康領兵前去平叛,由於西藏條件惡劣,不管是後勤還是還是行軍打仗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福安康畢竟戰場經驗豐富,經過一年的努力打敗了廓爾喀,而且兵峯直逼尼泊爾境內。廓爾喀國王急忙退回搶掠來的貨物,並表示以後不會再入侵西藏。

凱旋歸來的福安康更加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並授予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加封忠銳嘉勇公。

福安康一時風光無限。

沒高興幾天,戶部書吏帶著名片來見福安康,福安康見此人的來意是「賀喜求賞」,頓時怒上心來。所謂的「賀喜求賞」不過是變相的敲詐勒索而已,這種敲詐在清朝非常普遍。因為每次打仗歸來的將軍都要上報戶部進行軍費報銷,而戶部在審核的時候如果認為報銷存在「以少報多」、或者與實際報銷費用嚴重不符等情況,都有權撤回去重新擬定報銷冊表。

所以報銷軍費在清朝對行軍打仗的將軍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如果賞錢不夠豐厚,報銷費用遲遲不下來或讓你拿回去各種修改。

但福安康卻不喫這一套,他嚴厲斥責了戶部書吏,說他竟敢敲詐到本將軍頭上,真是不想活的節奏。

可是戶部卻是有備而來,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說:「實在不敢有半點的敲詐勒索,只不過將軍這次報銷的各種軍費多達千萬兩。必須增添人手日夜操辦,盡量在幾個月內全部辦完並上呈給皇上批閱。皇上正在興頭上,肯定會一喜而定。而在缺乏人手的情況下至少要好幾年才能全部核實完,如果一件一件的辦,沒有三年五年是完不成的。到時候一樁一樁的上報,今天審核完上報一樁,明天再上報一樁,皇上每天看著這麼多的軍費報銷案件,肯定會非常煩惱。如果有人在這件事情上落井下石或者找點事情,搞不好還會有牢獄之災」。

書吏還推心置腹的說:「這實在是為了中堂您的著想,並非戶部故意找您的梗」。

一席話說得福安康連連點頭稱是,下令由糧臺撥給戶部200萬兩銀子作為軍費報銷的部費。

大名鼎鼎的福安康就這樣被戶部狠狠的敲了一筆纔拿到軍費的報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