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剋星頓的一聲槍響,標誌着一個未來的世界強國即將誕生,也標誌着一大批精英薈萃於此,其中有我們最熟悉的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第二任總統同時也是經濟學家的亞當斯密、《獨立宣言》的撰寫人傑斐遜等等。

  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這位傑出的政治家,不但在普通中國人心目中很陌生,就是在美國人心中,也不太著名。1998年,在美國的一次民意調查中,有三分之一的參與者甚至不認爲漢密爾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勳”,然而僅在六年之後,漢密爾頓就被譽爲“現代美國的創造者”。

  保有田園風光,還是打造工業強國

  這並不是對漢密爾頓的過分讚美。他是《聯邦黨人文集》(宣揚美國憲法的系列文集)的主要作者,建立了合衆國第一銀行(美聯儲的前身)、紐約郵報,同時還是美國海岸警衛隊前身的策劃者,保護美國沿海地區不受走私困擾。他同時還是美國首任財長,在任期內,初步擬創了現代金融體系。

  在維吉尼亞洲的傑斐遜故居里,擺着兩尊半身像。一尊是傑弗遜自己,另一尊就是漢密爾頓。據傑斐遜解釋說,他要永遠站在漢密爾頓的對面,因爲“無論生死,他們永遠是敵人!”

  兩人之間的敵對由來已久。“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我應該憎惡,”脾氣暴躁的漢密爾頓寫道,“那就是傑斐遜。” 傑斐遜和漢密爾頓之間的不和始於18世紀90年代,當時前者是喬治·華盛頓總統的國務卿,後者是華盛頓的財政部長。

  漢密爾頓出身貧寒,自幼就是孤兒。他1755年在西印度羣島出生時並無合法身份,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漢密爾頓白手起家,通過幹勁和天賦,20歲時成爲上校,後來成爲華盛頓在獨立戰爭期間不可或缺的助手。傑斐遜則在弗吉尼亞州根基深厚,出身於富足興旺的家庭。兩人勢成水火,傑斐遜很少錯過一個嘲笑漢密爾頓的機會,嘲笑他是“蘇格蘭小販的私生子”!

  託馬斯·傑斐遜的半身像,他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也是美國前總統。圖源:Getty

  他們的敵意不僅僅是個人恩怨,而是兩種對美國未來願景的衝突。新成立的美國是會像傑斐遜所希望的那樣,成爲一個農村烏託邦,讓自由的黑奴和農民生活在一個個零碎的,相對獨立的小州組成的自由鬆散的國家中?或者,就像漢密爾頓所描述的那樣,它應該演變成一個商業、國際化的共和國,並且是由一個強大的聯邦行政機構統一起來的製造業大國呢?

  美國現代經濟結構的締造者 卻在生死勿論的決鬥中倒地

  傑斐遜與漢密爾頓之間的政見分歧,也奠定了美國後來形成的兩黨制。漢密爾頓是當時聯邦黨人的領導者。傑弗遜辭去國務卿後就創建了民主共和黨,代表了全國自耕農的利益,反對漢密爾頓的金融體系,認爲漢密爾頓的做法不但違憲,而且有可能顛覆美國的共和主義。

  這場辯論一直到今天還沒有結果,兩位政治家的鐵桿粉絲們還在持續的激烈爭辯着:所謂的“美國本質”究竟是什麼,美國應該是何種國家,將來又該是什麼樣?當然,漢密爾頓和傑斐遜追隨者的矛盾在當年已不可調和。漢密爾頓與美國前副總統亞倫·伯爾在1804年7月11日上午7點決鬥。這場“約架”,以漢密爾頓中槍倒地結束。

  死者長已矣。今天的我們已經清晰地認識到,比起立足實際,不停尋找切實可行方法的漢密爾頓來說,慷慨激昂,詞藻華麗的傑弗遜未免天真爛漫了些。在工業革命時代,不成爲製造業大國,就無法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說傑弗遜是美國開國元勳中的詩人,那麼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是美國崛起爲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的背後的技術支持人員。

  康斯坦蒂諾·布魯米迪的畫描繪了喬治·華盛頓與國務卿託馬斯·傑斐遜和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協商

  事實上,在南北戰爭前,傑斐遜領導的民主共和黨一直佔據上風,特別是傑斐遜在擊敗漢密爾頓當上美國總統之後。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的傑斐遜主義者堅持捍衛自己的“州權”,農業化,經濟自給自足和奴隸制。而北方則堅持要走漢密爾頓工業化商業化的道路,堅持廢除奴隸制。北方勝利後,傑斐遜的聲譽自然下降,對漢密爾頓的評價自然上升。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漢密爾頓的思想不滿,對摩根和洛克菲勒等華爾街富豪不滿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發生後,對漢密爾頓體系的怨聲達到了頂峯,羅斯福總統需要南方的支持,因此選擇了傑斐遜主義,在華盛頓建造了傑斐遜紀念堂。甚至指示人查自己和傑斐遜有沒有血緣關係,結果尷尬地發現,自己的曾祖父曾是漢密爾頓的盟友。

  二戰後,漢密爾頓的地位又一次得到提高,隨着美國國力不斷地增強,成爲國勢蒸蒸日上的超級大國,即使一些基層的共和黨人仍然本能地傾向傑斐遜主義,整個美國社會卻普遍地倒向漢密爾頓主義。大家都不再討論政府的削減問題,而是對政府的要求更多,希望能有一個更好更高效的政府。

  國家究竟更需要誰?是講究政治民主,堅持以農業爲主的詩人,還是希望有一個強大政府,建立高效的金融體系,努力追求工業化商業化強國夢的技術人員呢?現在的美國似乎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本文選題:金戈帝企鵝

  本文編輯:巧巧恬

  原文來源:historyextra

  在歷史中咀嚼文化的味道,歡迎關注“世界史海鉤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