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從《失戀三十三天》開始,中國電影票房和電影營銷都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電影營銷將成為電影成功的左膀右臂。從營銷一個產品的角度,我們至少可以做以下的嘗試。

1.定位

把電影當作一個產品去分析,進行目標用戶畫像,提煉主題定位和細分賣點,具體可以從主題、演員、情節等角度去分析,核心目標是洞察用戶的觀影預期。

2.內容策劃

移動互聯網的傳播與互聯網不同,不是入口和流量分發模式,而是隻有好的內容才能獲得多個出口,內容營銷的意義彰顯。

口號:傳播口號、經典臺詞、病毒臺詞,比如《後會無期》的「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海報:預熱海報、主題海報、熱點海報、病毒海報、倒計時海報,用於社會媒體和APP廣告位投放,比如《港囧》的倒計時海報。

視頻:預告片、片花等,非常重要,有大量觀眾是看了預先片纔去看電影。

稿件:UGC包括觀眾的神評價、彈幕、吐槽,PGC包括影評、自媒體等評價。

歌曲:主題曲、插曲、片尾曲,還記得《後會無期》的主題曲嗎?

3.渠道與傳媒

基礎:百科、問答等

社媒:微博大V轉發、微信電影娛樂類大號比如毒舌電影、貼吧、豆瓣、QQ、視頻網站

活動:開機發布會、公映發布會、結合演員進行的全國巡迴宣傳等

人員:演員參加各類節目的宣傳、大V站臺

硬廣:電影票網站和APP,線下各渠道如站臺廣告、地鐵廣告

公關:拋出話題,電影解讀不斷露出,引發自媒體跟進和大眾媒體跟進

階段:不斷形成和維持觀影預期,包括預熱、正式、上映(前三天票房很關鍵)、第二波、尾聲

4.營銷方法

前面的內容比較基礎,真正考驗電影營銷人的是怎麼進行營銷創新,怎樣結合電影推出新鮮的玩法,引發社會網路和用戶的口碑傳播。

借勢營銷:節假日、熱點等

病毒營銷:結合電影主題,製作關聯內容小視屏,如失戀33天全國失戀採訪、泰囧的人妖視頻剪輯,引發模仿和傳播

異業合作:與各類APP、快餐品牌等聯合推出主題產品

5.IP衍生

周邊開發:公仔等授權與眾籌

道具服裝:明星服裝等拍賣

同名遊戲:後續開發同名遊戲

同名小說:劇本改編成小說進行發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