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宣告蘇聯全面解體。從1985年波羅的海沿岸3國“要求更大的經濟和政治自治”開始,到1991年9月蘇聯正式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爲止,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蘇聯的解體過程中一直充當着急先鋒的角色。爲什麼這三國急於脫離蘇聯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波羅的海沿岸各國一直受沙俄帝國的統治。1917年俄國取得十月革命勝利後,以列寧爲首的蘇維埃政權爲了退出帝國主義戰爭,於1918年同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包括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在內的大片土地被割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朿以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紛紛擺脫德國的控制,在1918年2月和11月相繼宣佈獨立。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1918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三國先後宣佈成立蘇維埃政權。儘管蘇俄政府對新成立的各蘇維埃共和國給予了大力援助,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維埃政權並沒有存在多久。1919年1月,愛沙尼亞資產階級在外國的支持下絞殺了蘇維埃政權;5月,拉脫維亞的蘇維埃遭到同樣的命運;8月,立陶宛也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不過1918年12月,蘇俄人民委員會相繼宣佈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

1919年8月31日,蘇俄同愛沙尼亞在普斯科夫進行和平談判。1920年2月2日,雙方在尤爾耶夫簽訂了和平條約,並建立了外交關係,蘇俄宣佈“承認愛沙尼亞的獨立,從而使和平得到保證”。1920年7月20月和8月25日,蘇俄分別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簽訂和約,蘇俄“無條件地承認了它們的獨立和主權。”1923年國際聯盟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爲三個獨立的國家。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1926年9月28日立陶宛總理兼外交部長斯勒哲維奇斯在莫斯科和蘇聯簽訂了友好中立條約,“雙方相互尊重領土的不可侵犯性,並且在另一方受到侵略時保持中立。”1927年3月9日,蘇聯和拉脫維亞也簽訂了同樣的友好中立條約,1933年7月,蘇聯利用在倫敦參加國際經濟會議的時機先後與三國簽訂了關於侵略定義的公約,公約第五條明確規定“陸海空軍未經另一國政府允許或者違反此種允許之條件;包括逗留時間和擴大逗留範圍,在該國登陸或進入該國境內者”爲侵略。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1939年8月23日;裏賓特洛甫在克里姆林宮和莫洛托夫“友好地”簽署了三項文件:一項貿易協定,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宣言和一項祕密議定書。在這個祕密議定書中,“蘇德把東歐分成兩個勢力範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維斯杜瓦河以東和比薩拉比亞留給蘇聯,立陶宛、波蘭維斯杜瓦河以西仍是德國的勢力範國。每一方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享有行動自由”。需要指出的是:立陶宛在這個祕密協定書中並沒有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蘇軍仍在1940年佔領立陶宛。這是爲什麼呢?

1939年9月,希特勒對波蘭發動“閃電”突襲成功後,蘇聯根據德蘇條約的決定,一面派蘇軍從東面進入波蘭,另一面又同希特勒開始了討價還價的談判。在談判中,斯大林要求希特勒把立陶宛劃歸爲蘇聯的“勢力範圍”;“而作爲報償,蘇聯將把盧布林和東華沙劃歸德方面”,希特勒爲獲得進攻波蘭的條件,對斯大林提出的賬單如數照付。於是斯大林用已經被徳國攻佔的兩個波蘭省輕易地從希特勒那裏換得了在立陶宛的“自由行動權”。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蘇聯立即利用這兩個祕密議定書於1939年9月28日、10月5日、10日強迫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它簽訂互助條約,取得了在那裏建立海軍基地、航空基地以及蘇聯在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領土上駐紮軍隊的權力,開始了對波羅的海諸國的變相吞併。後來,三國政府在有關在這些國家內駐防蘇軍的數量、範圍、日期等問題上同蘇聯政府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以至使三國和蘇聯之間關係不斷惡化,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1939年底,蘇芬戰爭爆發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把自己的“志願軍”派到了芬蘭。1940年5月和6月間,三國敵視蘇聯的情緒進一步高漲,在波羅的海沿岸不斷髮生綁架和毆打蘇軍的事件,蘇軍士兵也屢遭殺害。而這一切都爲蘇軍出兵三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由。

1940年6月,當希特勒正忙於指揮征服西歐的戰事時,斯大林於6月14日和19日,先後向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發出了限9小時答覆的最後通牒,要求它們的政府辭職,逮捕它們的一些主要官員,在各國成立能按照互助條約忠實履行義務的政府。同時蘇聯政府聲明“增派一定數量的蘇軍駐紮在波羅的海沿岸各國境內”,並派遣傑卡諾索夫、維辛斯基、日丹諾夫分別出使三國以進行監督。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蘇聯此舉的理由很簡單:一、“蘇聯紅軍受到波羅的海國家居民的威脅”;二、“結束英法企圖在波羅的海沿岸各國散佈的德蘇間的不和和不信任而進行的一切陰謀;”三、“保證蘇聯與這些國家分別簽訂的互助條約得以實施。”儘管三國政府接受了這些最後通牒,但莫斯科還是認爲它們的接受“不能令人滿意〃。最終蘇軍開進了三國。在蘇軍的強大壓力下,6月-7月三國相繼成立了蘇維埃政權,並提出加入蘇聯。1940年8月,蘇聯將3國“接納”併入蘇聯版圖,從而完成了蘇聯對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徹底的“真正合並”。

這3個小國非要搞死蘇聯,是誰埋下禍種?大國喫小國,報應來了!

蘇聯1940年6月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合併在反法西斯侵略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對蘇聯加強邊境防禦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種“大國沙文主義”爲後來三國脫離蘇聯埋下了災難性的禍種。因此當戈爾巴喬夫的政治、經濟改革偏離社會主義軌道,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率先要求脫離聯盟,也就不足爲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