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維持人體機能的必需營養物質。人體一旦缺乏維C,就會引發壞血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在大航海時代,水手們就領教了壞血病的恐怖威力,最後發現多喫新鮮水果和蔬菜能有效治療壞血病,由此發現了維生素C。

1933年,瑞士化學家萊希斯泰因發明瞭維C的工業生產方法,於次年獲得專利,被命名爲“萊氏化學法”,並獲得諾貝爾化學家或生理學獎。同年,萊氏化學法被瑞士製藥巨頭羅氏公司購得,成爲50餘年來工業生產維生素C的主要方法。

萊氏化學法也不是沒有缺點,它需要經過五道工序,操作困難,不穩定性大,還伴隨着大量的毒氣和三廢產出,而且對生產環境有嚴格的要求。在1980年以前,能夠使用萊氏化學法熟練生產的只有瑞士羅氏公司、德國巴斯夫公司和日本武田製藥公司,他們聯合壟斷了整個世界的維C市場。

到了1980年,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國家大力鼓勵建廠搞生產,很多人瞄上了製藥產業這塊大蛋糕,於是同西方國家展開了競爭。爲打破歐美藥商的壟斷,我國在萊氏化學法基礎上進行改進,發明瞭兩步發酵法,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對歐美藥商產生了巨大威脅。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中國藥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強。歐美三大藥廠深感壓力,決定通過聯合降價的方法逼死中國藥廠,一年之內將維C從18美元/公斤砸到了4美元。

令三大藥廠始料未及的是,中國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一日三班倒地瘋狂生產維C,4美元/公斤的價格雖然很低,但架不住薄利多銷,仍然有不小的賺頭。三大藥廠就撐不住了,不但輸了這場商戰,還被美國和歐盟判處將近20億美元的罰款,羅氏公司一名高管被判刑,三家藥廠被迫停產或賣廠。

如今,中國已壟斷了世界90%的維C市場。隨着中國在世界市場影響力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中國只可爲友,不可爲敵,與中國敵對是一件多麼不理智的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