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 在孫正義衆多的互聯網投資項目中,最爲人津津樂道、也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兩個項目,是雅虎和阿里巴巴。

2. 互聯網泡沫破裂不久後,孫正義又早早瞄上了移動互聯網投資,通過幾筆通信運營商投資拿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玩家入場券。

3. 孫正義堅信“人工智能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革命,每個行業將被重新定義。”成立千億美金的願景基金,只是孫正義這場豪賭的開局。


編者按: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孫正義大部分投資項目都失敗了。互聯網時代,除了阿里巴巴,值得稱道的只剩雅虎,這還是陰差陽錯的投資結果,收購來的媒體沒賺錢,但帶來這個“投資雅虎”的賺錢消息。


神奇的是這絲毫沒有動搖這個日本男人的投資熱情。從互聯網時代開始,孫正義一路佈局,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都少不了軟銀的投資痕跡。


當人們以爲孫正義過去二十年的人生已經足夠瘋狂時,他向你證明:我還可以更瘋狂一點--募集千億美金規模的基金


在風投界紛紛搖頭嘆息不可能、異想天開時,軟銀願景基金成立,堪稱地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截至2018年11月,願景基金已經投資了超過500億美元,投資領域覆蓋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芯片、VR/AR、癌症檢測和基因診斷等前沿科技,以及汽車交通、物流、電子商務、外賣配送、互聯網金額、生態農業等消費領域……


這只是一切的開始,願景基金還將繼續融資,最終在未來幾年內達到8800億美元的資金規模。


關於孫正義的“瘋狂”故事,纔剛剛開始。


以下爲文章全文:


2018年年初,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斥資77億美元獲得了美國網約車巨頭Uber 16.3%的股份,這也是願景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最大一筆投資。


隨着近日Uber向美國證券所遞交了IPO的申請文件,尋求市值1000億美元上市,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也來到了聚光燈下。在孫正義的投資經歷中,可能沒有哪一次比投資Uber對他的聲譽影響更大。



過去的二十年,孫正義是科技世界裏無法被忽視的存在。他是阿里巴巴、雅虎背後的投資人,也爲新時代的獨角獸們推波助瀾。他打造的千億基金,是風投世界裏從未出現過的龐然大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改變科技世界的格局。


在2017年年中舉行的軟銀股東會上,孫正義稱軟銀在18年的投資中拿到1750億美元回報,平均每年增值 44%。投資組合裏包括阿里巴巴、雅虎、思科、Sprint,這個數字超過了傳統投資基金的水平。


即便如此,圍繞在孫正義身上的爭議和懷疑從未停止過。


在互聯網泡沫時期,他完成數百次投資,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交易都失敗了。許多人懷疑他只是個被命運女神眷顧的寵兒,碰巧遇到了阿里巴巴這個福星。


孫正義是如何從一個日本電信運營商的角色,變成科技圈獨領風騷的投資家?是什麼讓這位61歲的男人依然保持着對投資未來科技世界無比熱忱的決心?


互聯網時代:遇見阿里巴巴


早在互聯網泡沫時期,孫正義就被福布斯成爲“最富有熱情的投資人”。他投資了超過800家創業公司,試圖創建他所稱的“網閥”(netbatsu),也就是舊時代日本財閥在數字時代的變體。


對互聯網的熱情起源於孫正義自身的創業史。


在1981年從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學位後,孫正義回到日本創辦了軟銀集團,以銷售電腦軟件起家。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軟銀成爲日本最大的軟件分銷商,並在孫正義的帶領下在日本上市,正值互聯網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孫正義開始進入風險投資圈。


在孫正義衆多的互聯網投資項目中,最爲人津津樂道、也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兩個項目便是雅虎和阿里巴巴。



投資雅虎源於他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相識。1987年,兩人第一次見面,迅速成爲知己。在蓋茨的建議下,孫正義看中了美國計算機科學雜誌 Ziff-Davis,並在1996年以31億美元收購了雜誌的發行公司。


這筆投資後來被證明是賠本的買賣,但命運的奇妙就在這兒:孫正義當時問Ziff-Davies編輯值得投資的項目,稱“如果只選擇一家投資對象,會是哪一家”,得到的答案是雅虎。


於是在1995年,孫正義向雅虎注資1億美元,並獲得了雅虎30%多的股份。這筆投資爲孫正義帶來了鉅額利潤。2000年互聯網科技泡沫破裂前夕,雅虎市值一度高達千億美元,持股33%的軟銀在這筆投資中獲得了300倍收益,這讓孫正義做過三天的世界首富。


即使雅虎最終大廈將傾,2016年以50億美元的身價被甩賣,孫正義的這筆投資也有超過10倍的收益。


風投圈有這麼一句話:十個項目八個虧,一個不賠不賺,還有一個狂賺。押注阿里巴巴就是軟銀迄今爲止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孫正義投資馬雲的故事,如今已成爲一段傳奇故事。

1999年年末,受摩根士丹利的邀請,馬雲面見了當時希望投資中國互聯網市場的軟銀和孫正義。據21世界經濟時報的報道,馬雲有六分鐘的時間向孫正義介紹阿里巴巴,“我們沒聊收入,甚至都沒聊商業模式,我們就談論了我們分享的願景,這事情就很快拍板了,”當年的馬雲向《華爾街日報》如是說道。


馬雲並不是唯一一個見面孫正義的中國創業者,但孫正義很快就決定向馬雲投資了2000萬美元。隨着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如今軟銀擁有阿里巴巴29.5%的股份,截至2018年10月23日,該股份價值約爲1087億美元,投資回報率超過1700倍(軟銀之後又向阿里巴巴注資)。



如果沒有阿里巴巴,孫正義的投資履歷並不理想。2000年1月,也就是互聯網泡沫達到頂峯的兩個月前,孫正義聲稱通過100多筆投資,擁有了全球互聯網公司公開上市價值的7%以上,這讓他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爲世界首富。


但到了4月,美國股市崩盤,軟銀投資的公司大多暴跌。據福布斯報道稱,軟銀市值從最高下跌了90%,孫正義淨資產蒸發了700多億美元。


2000年初投資帶來的損失,再加上軟銀正值在日本國內發展寬帶業務,使得軟銀接連錯過了隨後在互聯網時代崛起的谷歌、亞馬遜、Facebook、以及中國的百度和騰訊。據聞當時軟銀正計劃收購亞馬遜已發行股票的三分之一,並且着手投資百度,但都功虧一簣。


移動互聯網時代:310億美元的賭注


互聯網泡沫破裂後,除了繼續押寶還在成長的阿里巴巴和落日西山的雅虎外,孫正義將目光放到了移動互聯網身上,他預感互聯網的重心將有可能從臺式電腦轉移至手機上。


爲此,軟銀於2006年收購英國手機運營商沃達豐(Vodafone)並正式進軍日本國內的手機業務。也憑藉這筆收購,軟銀拿下了蘋果iPhone在日本的專營權。iPhone在日本受到了空前的歡迎,讓軟銀借勢打壓了日本老牌運營商NTT DoCoMo。當年的沃達豐也成爲了日本領先的移動公司軟銀移動。


嚐到甜頭的軟銀,希望用同樣收購運營商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


2013年,軟銀以22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Sprint 70%股權,然後希望通過與T-Mobile的合併打入美國整個移動通信行業。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美國監管機構堅決反對,軟銀取消了與美國第四大運營商T-Mobile合併的計劃。合併受挫後的 Sprint 市場份額則進一步被前兩大對手 Verizon 和 AT&T 侵蝕,收入減少、持續虧損,市值也較軟銀入股時縮水約 25%。


與此同時,將業務中心放回軟銀的孫正義依然在投資領域看到了機會。他看中了一家由移動互聯網而崛起的芯片設計公司—Arm。

Arm並不如英特爾、高通等生產終端芯片的公司出名,但這家以研發半導體知識產權(簡稱IP)的英國企業,爲全世界95%的智能手機設計低功耗處理器架構,在移動設備的芯片架構市場處於壟斷地位。


(Arm的芯片是無人機、智慧城市、可穿戴設備、電視、手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的核心)


孫正義透露,他從2006年就開始關注Arm,對這家公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2016年,孫正義和Arm CEO Simon Segars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從Segars口中獲悉了Arm的處境:隨着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以及增長利潤率的下降,Arm正在降低利潤率從而在人工智能、傳感器、5G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進行長期投資。


幾天後,孫正義向Segars要求和Arm的董事長會面,並且提交了一個大膽的方案:軟銀收購Arm孫正義許諾Arm仍將是軟銀的獨立子公司;他不會干涉Arm的日常管理;公司將被允許把所有利潤投資於研發。


雙方立即推進收購議程,在一週內完成了在收購價格達成一致,兩週內完成盡職調查,整個受過過程只花了十週時間。


2016年7月的某一個早上,軟銀宣佈了這次收購,收購金額達到234億英鎊(約310億美元),溢價高達43%,成爲了歐洲史上最大的一筆科技企業收購案。消息一出,大量英國民衆都不知道軟銀是誰,也不理解爲什麼一家日本電信公司要收購英國本土的芯片公司。


同樣不理解的還有日本的投資者,當天軟銀股價跌了10%。投資這認爲孫正義過於激進,高達43%的收購溢價會使軟銀和Arm背上沉重債務,事實也確實如此,軟銀不得不售出一部分阿里巴巴的股票來獲得資金。


但在孫正義看來,這場賭博是值得。在談到爲何收購Arm時,孫正義告訴《金融時報》:因爲採用 ARM 設計的芯片每年出貨量達 150 億枚,主導了智能手機市場,並將在“下一波物聯網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孫正義已經在瞄準下一個戰場,而收購Arm是孫正義打響的第一槍。


圖片來源:CNBC


人工智能時代:用千億美金打造智能世界


時間撥回到2010年,在一場軟銀組織的投資者展示會上,孫正義首次展示了他想象中的未來世界:100年後,人類智能在計算及智能面前不值一提;人工智能在未來一定會變得司空見慣;在300年內,人甚至可以通過身上的芯片實現心靈感應,甚至能夠與狗進行心靈感應溝通……


用現場參會者的話來說:孫正義看上去像個瘋子。


但9年過去後,這個世界正朝着孫正義所說的話邁進:我們看到了自動駕駛車輛開始穿梭於城市和鄉村之間,人工智能攻破了人類智力最後的一座堡壘圍棋,機器人可以做到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甚至機器狗都做的栩栩如生,生物芯片打入人類體內也不再是科幻電影裏的劇情……


在那場9年前的會議上,孫正義說自己有一個夢想,希望建立一個會發展300年的組織集團,通過信息革命,讓人類在智能機器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快樂。


孫正義對機器驅動的世界有着無比堅定的信念和熱情,並且堅信奇點——也就是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描述機器智能超過人類智能的時刻——遲早會到來。


爲了加速實現這個目標,孫正義的第一步是買下了Arm。在這個龐大的組織結構裏,Arm就是底層架構設計,通過芯片設計的方式賦能未來從出行、娛樂、住房、衣食等各個領域。孫正義預測,到2035年,將會有一萬億臺互聯設備——由自動駕駛車輛、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傳感器組成的龐大物聯網,而Arm將是所有這些設備背後的公司。


而第二步是成立一個龐大的美元基金——不是10億、50億的規模——而是1000億,投資那些孫正義認爲可以對未來智能世界帶來巨大貢獻的創業公司,他也放下了軟銀的業務,準備全身心投入到投資事業中。


在完成對Arm的收購後,孫正義找到了Rajeev Misra——德意志銀行新興市場信貸部的全球主管,就是他促成了當年軟銀的沃達豐收購案。由於當時軟銀債務纏身,所以孫正義和Misra決定尋求外部的幫助,成立願景基金(vision fund),並希望獲得1000億美元的管理資本。


這幾乎是一個異想天開的目標,當時全球風險投資行業每年的投資總額纔剛剛超過700億美元。確實,在願景基金融資初期,他們遍尋無果。


就在幾乎所有投資人都拒絕他們的時候,沙特皇室表達了興趣。他們看中了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雅虎、Supercell等公司的成績,也認同孫正義的願景。


2017年5月,阿拉伯的主權財富基金決定出資450億美元,阿布扎比投資集團出資150億美元,軟銀拿出 280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蘋果、高通、臺灣鴻海等也進行了出資,打造了地球上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



拿到錢之後,截止到2018年11月,願景基金已經投資了超過500億美元,投資領域覆蓋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芯片、VR/AR、癌症檢測和基因診斷等前沿科技,以及汽車交通、物流、電子商務、外賣配送、互聯網金額、生態農業等消費領域……


和互聯網時期的投資策略不同,軟銀願景基金的投資規模基本不低於1億美元,並且目標鎖定在擁有50%至80%市場份額的公司,通過重金投資以使這些公司能夠快速地實現全球增長。


其中,出行領域包括Uber、滴滴、美國餓了麼的Doordash、以及東南亞的GrabTaxi;人工智能包括字節跳動、商湯科技;自動駕駛包括英偉達(已清空)、通用Cruise、加州自動駕駛Nauto;生物科技;機器人領域包括波士頓動力;電商領域包括印度版阿里巴巴Flipkart;還有包括聯合辦公巨頭WeWork、印度經濟型酒店OYO等等。



(軟銀願景基金部分投資項目)


願景基金還將繼續融資,最終在未來幾年內達到8800億美元的資金規模。


瘋狂和理智共存


除了資金規模和投資方式以外,軟銀願景基金還有一點與衆不同:這是屬於孫正義個人的基金。


儘管願景基金有智囊團,但最終拍板的人依然是孫正義,他對投資選擇有着非常強烈的主見和個人意願,這在其他的風險投資基金中是不太常見的。


在孫正義身上,我們能看到瘋狂和理智這兩個矛盾體的共存:他有時做出投資或者收購舉動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刻不容緩,也容不得商議,憑藉自己的直覺左右動輒幾十億的投資。他也承認自己激情和瘋狂程度要比常人想象的要大。


孫正義:真正有遠見者還是狂妄的賭客?


他的投資方向,始終追隨着他本人的主觀信仰。他相信信息科技,相信互聯網,相信人工智能,他就願意花錢去砸。如果行業發展不夠快,他甚至可以籌集各方的力量來加速整個行業發展。別人是用風投投資公司,他是用風投投資整個領域。


雖然這種投資方式伴隨着巨大的風險,但孫正義也遵循基本的投資理念和邏輯。軟銀社長室室長、輔佐孫正義8年的島聰在他的新書《霸氣:孫正義衝向未來的領導力》中就總結了孫正義的投資哲學,比如:他認爲投資成功概率達到5%就可以了;50%的勝率還不夠,只要獲得70%以上勝算,就下重注投資。


他認同集中投資、打造集羣效應。比如在出行領域,軟銀促使Uber將其在東南亞的業務出售給軟銀投資的另一家當地的獨角獸Grab。這就是軟銀的目的,將旗下的投資公司協同起來產生聯動效應。


在互聯網興起的二十年,孫正義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軟銀帝國。在大起大落中,軟銀都堅挺了過來。如今,手握千億資本的孫正義,也在下一盤人生最大的賭局:他賭的不是自己,而是人類能不能邁進那個理想的智能世界。


(文章主要參考來源:36氪、量子位、獵雲網等)


「硅谷封面」系列是爲科技圈大咖訪談、重磅研究報告和大公司深度調查等彙總的欄目,旨在爲科技資訊愛好者提供最有思想深度的優質好文。

本文爲騰訊新聞與硅兔賽跑共同出品。硅兔賽跑(公衆號id:sv_race), 專注報道硅谷一手科技、創投資訊等跨境創投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