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祿山叛亂的決策圈子

歷史記載,安祿山叛亂,獨與安慶緒、高尚、嚴莊、阿史那承慶密謀,叛亂之前,將校都不知道實情。

1、安慶緒:安祿山之子,在安祿山徵討奚族、契丹的戰鬥中救其父於危難中。安祿山造反,兒子裏只與安慶緒密謀。因爲安祿山偏愛幼子,安慶緒被嚴莊挑唆,通過安祿山的近侍李豬兒而弒父,繼位爲大燕皇帝。其軍隊先後在長安香積寺和河南靈寶一帶大敗,安慶緒逃出洛陽,逃到河北的相州、鄴城一帶,又被唐軍九節度使圍困,得史思明援助而僥倖取勝。不久,被史思明誘殺。

2、高尚:安祿山造反的兩大軍師之一,年輕時和令狐潮友好,後得高力士引薦,當上左領軍倉曹參軍。高力士把他推薦給安祿山,成爲平盧鎮掌書記,從此成爲安祿山的心腹謀臣。據說,安祿山造反,只是和嚴莊、高尚、阿史那承慶、安慶緒幾個人密謀。安祿山死後,高尚成爲安慶緒的宰相,被史思明所殺。

3、嚴莊:安祿山造反的兩大軍師之一。安祿山稱帝后,脾氣愈發暴躁,嚴莊也常被其鞭笞,因此逐漸與安祿山離心離德。他鼓動安慶緒弒父,成爲安慶緒最親信的人。安慶緒大軍在長安和靈寶均大敗於唐軍,於是嚴莊背叛安慶緒,向唐朝投降,被賜予有罪不死的鐵券。後來,嚴莊長期在唐朝爲官,還陷害過唐朝的理財名臣劉晏。

4、阿史那承慶:阿史那是突厥王族的姓氏,可見阿史那承慶恐怕在突厥中有很高的地位。安祿山起兵後,以阿史那承慶兄弟爲將,攻略潁川。安慶緒逃亡河北時,阿史那承慶帶兵三萬脫離了安慶緒的隊伍,曾有與史思明爭奪幽州的企圖,卻被史思明所制。後在史思明帳下,朝廷預謀殺掉投降的史思明,想用阿史那承慶爲內應,結果被史思明發覺,造成其再次反叛。阿史那承慶結局不明。

安祿山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其經歷結局一目瞭然,共三十二人

二、安祿山帳下的主要文臣

1、張通儒:安祿山最信任的臣下之一,安祿山攻下洛陽後,張通儒先任洛陽留守,攻下長安後,又讓張通儒、安守忠等人鎮守長安。安慶緒失敗後,張通儒投降史思明,被安排輔助史朝清留守幽州,死於幽州動亂中。

2、李廷堅:其經歷、結局均爲見到記錄。

3、平洌:安祿山手下文臣,爲其寫了不少吹捧文章。安慶緒逃亡河北後,以平洌爲宰相,結局不明

4、李史魚:可能是李史奐的誤寫。李史奐,唐玄宗時期任祕書省正字,後投安祿山,爲主要文臣之一。後投降唐朝,被任命爲御史中丞充河北招諭使,奉命招撫河北。

5、獨孤問俗:在安祿山幕府中認要職,後投降唐朝,被任命爲鄂嶽等州團練使。

安祿山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其經歷結局一目瞭然,共三十二人

三、安祿山帳下的主要大將

1、史思明:爲安祿山守河北,和李光弼基本戰成平手,因爲常戰常勝勢力大增,在安祿山死後自成一派。一度降唐,又再反叛,援助被唐軍九大節度使圍困的安慶緒,獲得大勝。而後,殺安慶緒,成爲叛軍首領,出兵再下洛陽。卻因爲寵愛其幼子史朝清,意圖廢掉史朝義,從而死在其子史朝義軍隊的叛亂中。

安祿山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其經歷結局一目瞭然,共三十二人

2、安太清:安慶緒逃往河北後,曾以安太清代替崔乾佑掌軍。在史思明誘殺安慶緒的事件中,安太清起到很大作用。史思明讓安太清攻取懷州,遭到李光弼攻擊,安太清向唐軍投降。

3、安守忠:應該是安祿山的義子,原姓王。叛軍攻下長安後,爲安祿山守長安。安祿山死後,又跟隨安慶緒逃往河北,後被史思明所殺。

4、李歸仁:曾爲安祿山守長安,在武功一帶大敗郭子儀的唐軍。叛軍在香積寺大敗後,李歸仁和其率領的同羅騎兵同奔幽州,投入史思明帳下,爲史思明所用。後結局不明。

5、孫孝哲:契丹人,其母長得不錯,和安祿山有不正常關係,因此孫孝哲深得安祿山喜歡,被認爲義子。愛安祿山衆多義子中,孫孝哲最得信任。其人強壯而兇狠,第一個進入長安,大殺唐朝宗室。後來,安慶緒想依靠孫孝哲等人對抗史思明,被史思明殺死。

6、蔡希德:安祿山叛軍守衛河北的三大驍將之一(三人爲史思明、蔡希德、張忠志)。爲人多謀善戰,安祿山死後曾謀殺安慶緒,被張通儒以其它緣故斬殺,於是叛軍軍心瓦解。

7、牛廷玠:爲安祿山鎮守嬀、檀等州,後又屯兵安陽,成爲安慶緒逃往河北後的主要大將,結局不明。

8、向潤客:安祿山起兵造反後,以賈循爲範陽留後,向潤客爲副留守,賈循預謀歸順唐朝,被向潤客所殺。安祿山又讓史思明爲範陽留後,因爲其徵戰在外,向潤客實際是幽州最高長官。後結局不明。

9、高邈:高邈在諸將中最有謀略,曾爲安祿山計擒唐朝太原留守楊光翽。安祿山起兵後,假裝順從安祿山的常山太守顏杲卿在後方起兵,擒殺高邈。

10、李欽湊:李歸仁之弟。同樣被常山太守顏杲卿擒殺。

安祿山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其經歷結局一目瞭然,共三十二人

11、李立節:和史思明、蔡希德等人一同防守河北。關於他的死,記載得花樣繁複。一種是史思明在九門被李光弼打敗,李立節陣戰而死。一種是被唐朝名將渾瑊射殺。一種是安慶緒逃往河北後,李立節被史思明誘殺。不知道哪種是真的。

12、崔乾祐:曾在潼關大敗哥舒翰的唐軍,促成了叛軍攻入長安。後成爲安慶緒手下的武將第一人,被史思明所殺。

13、尹子奇:尹子奇攻陷睢陽,殺掉唐朝名將張巡。安慶緒逃往河北後,鎮守陳留的尹子奇被部下殺死。

14、何千年:和高邈一樣,很有智謀,同樣被顏杲卿所擒殺。

15、武令珣:奉命攻打唐朝南陽節度魯炅,獲得大勝。後來結局不明。

16、能元皓:叛軍淄青節度使,後投降唐朝。

17、田承嗣:河北三鎮之一,魏博鎮開山祖師。本是安祿山先鋒大將,後爲安慶緒手下大將。安慶緒死後,又投靠史思明。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田承嗣又得到史朝義的信任。史朝義陷入絕境時,田承嗣又出賣史朝義,歸降唐朝,被任命爲魏博節度使。從此,河北三鎮長期割據。

18、田乾真:小名阿浩,應該是安祿山義子。擔任叛軍京兆尹,爲安祿山鎮守長安,後來結局不明。

19、張忠志(唐朝賜姓李寶臣):河北三鎮之一,成德鎮開山祖師。本是安祿山義子,爲叛軍前鋒大將。與史思明、蔡希德等人長期在河北作戰。史朝義失敗時,投降唐朝,被任命爲成德節度使。其晚年,對手下大將極爲忌憚,濫殺諸將,但終究還是沒能保住他張家的成德江山。

20、薛嵩:薛仁貴之後,薛剛原型。後投降唐朝,被任命爲相衛節度使(河北三鎮之外的一大鎮)。

21、張孝忠:叛軍前鋒大將,後來在張忠志手下,爲成德大將。張忠志死後,成爲義武鎮的開山祖師(從成德鎮分裂而出)。

22、高秀巖:開始地位高於諸將,是叛軍大同節度使,安慶緒在河南大敗後,投降唐朝。

23、賈循:開始地位很高,爲叛軍範陽留守,預謀歸唐,被副留守向潤客所殺。

(本文爲星火辰原創,圖片來自網絡,更多內容請關注本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