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那  

(图片来源:@movies开眼电影网

  本片是由托尔斯泰的经典长篇小说改编,拍成电影至少 3 次。经典文学名著改编搬上大萤幕,一向是电影界喜欢的题材,同一作品甚至改编数次。由于故事就是那样,如何区隔出与前人不同的趣味,相信是其中最大的挑战。

  原小说能成为经典文学名著,自然不会只有「真爱是否无罪」这样单一的主题──革命前的时空背景记述,以及知识分子想要改变制度、解救下层社会的人民,甚至已经采取不同的作法:有的为他们一掬同情泪,从口袋里拿出钱来捐助;有的为妓院里的爱人赎身;有的与农奴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工作、一起挥洒汗水;有的在政府机构,为改善制度公而忘私……等等,都是书中很重要的命题。但电影只有 2 小时上下,没有那么大篇幅,只好裁剪枝叶,集中焦点在「真爱」上面,其他种种,只能蜻蜓点水,聊作映衬人物性格之用

  因为集中焦点在「真爱」上,饰演安娜的绮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神鬼奇航》)的诠释就很重要,她的心路历程、她的挣扎转折、她的矛盾痛苦,是本片最最重要的部分。个人觉得本片在这部分的舖陈还算流畅合理,不因为裁枝剪叶而显得跳 tone 突兀,绮拉奈特莉的演技也还算撑得起全局。饰演丈夫的帅哥裘德洛(Jude Law),戏份少到令我不满足,即使他的出现都算恰如其分。情夫(Aaron Taylor-Johnson;《特攻联盟》、《皇家威龙》)从一开始年少轻狂,只顾追求爱情不顾是否伤害他人,到后来恳求朋友们都能站在安娜这一边,以及即使在家老是吵架也不后悔地继续在一起的负责态度,都很可圈可点。至于安娜的兄嫂,以及吉娣(嫂妹)和列文(兄之挚友)这一对,可说是安娜的两个最佳对照组。

  个人觉得,本片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其表现手法。本片把多数场景,都以类似舞台剧或歌剧的方式,锁定在歌剧院里:一扇门的开关,就从家里移动到办公室;一个景片转换,就从办公室移动到餐厅;演员从舞台走到猫道,就是走出宴会场地到大街上;一件外套的穿脱,就从员工变成路人……其中还有许多肢体动作,故意比舞台剧更伸得老直,像卡通片似的,不但夸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僵化,也自成一种趣味和幽默。歌剧院在欧洲,是贵族们重要的社交场所,谁跟谁坐是人际关系,谁看啥不看啥是艺文修养到哪里的展现……同样是不能 NG 的舞台表演,歌剧院相较于舞台剧的舞台,更显奢华富丽,但可表演的舞台空间一样是那么小,一样是充满局限。只是可惜安娜与丈夫、儿子相伴的过往,已如加框的美丽画作仅能供为追忆,新恋情又不被信仰和亲友接受,找不到出路的她,只能乞求上帝原谅她了……

到电影圈看更多相关电影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