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雙雄爭霸(6)

而隨着高歡戰敗,黃河以南正在圍攻弘農的高敖曹也不敢再做停留;迅速撤軍回了洛陽。

沙苑一戰宇文泰大獲全勝;物質上的回報就不用說了,戰場上繳獲頗豐;而此戰最關鍵的意義,在於把西魏從滅頂之災中撈了出來;當然,這裏邊兒也有運氣成分,要不是高歡腦袋被門擠了,聽了侯景的胡說八道,宇文泰真的很有可能被燒成一截兒木炭。

不管怎麼說吧,宇文泰扛過來了。

扛過來,就給了宇文泰想象的空間了;以前都是東魏壓着西魏打,那西魏憑什麼不能壓着東魏打一回呢?

以前不成,實力跟那兒擺着呢;現在光俘虜就抓了7萬多人,東魏雖說還有很強的戰爭潛力,可一線的作戰部隊損失慘重,這個虧空短時間內很難彌補;這會兒不修理修理高歡更待何時?

因此,就在沙苑大捷之後半個月,公元537年10月18日,宇文泰下令,西魏軍兵分三路向東魏發起反擊。

先說北路,這一路是由宇文泰親自率領;目標,東魏的河東地區。

在沙苑宇文泰扛過來了;扛過來想象空間就大了;西魏也可以摩擦東魏

一路上宇文泰的進軍速度很快,幾乎沒怎麼打仗;咱前面說過,高歡撤走的時候,土豪敬珍弄了一票人馬,黑了高歡一把;現在宇文泰來了,敬珍二話不說率領猗氏(山西省臨猗縣)、南解(山西省虞鄉縣西十三裏)、北解(今山西省臨晉縣西南五姓湖北)、安邑(山西省夏縣北)、溫泉(山西省臨晉縣界)、虞鄉(山西省虞鄉縣)等六縣十餘萬戶百姓歸附了。

開張大吉,宇文泰笑的合不攏腿,當場任命敬珍爲平陽(山西臨汾)太守。

有了這碗酒墊底兒,宇文泰兵發蒲阪,一鼓作氣又拿下了汾州(山西省吉縣)、絳州(山西省絳縣)。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翻翻地圖,到此時,宇文泰吞到肚子裏的地盤兒,基本上都是靠着黃河岸邊兒;西魏軍佔領此處,可以說是在西魏的黃河防線上又穿了一件兒防彈背心兒;東魏軍再想雄赳赳、氣昂昂的過河,可不那麼容易了。

安頓好後院兒,接下來,宇文泰計劃着要把建州,也就是現在的山西晉城收入囊中了。

宇文泰算盤扒拉的很精,拿下建州,就等於切斷了晉陽和洛陽之間的聯繫;爲中路軍攻擊洛陽創造條件。

宇文泰叫來之前曾到河東策反的楊標;給了他一哨人馬,命其繼續東進,而宇文泰本人則繼續北上,掩護楊標的側翼。

楊標沒辜負宇文泰的期望;一路上,楊標連行軍帶做羣衆工作,等他到建州的時候,出門兒時的千把人,已經變成了上萬人。

在沙苑宇文泰扛過來了;扛過來想象空間就大了;西魏也可以摩擦東魏

看西魏軍過來砸場子,東魏建州刺史車折於洛表示不服,出城迎戰,結果被楊標擊敗;建州城破,似乎指日可待。

建州是晉陽通向洛陽的咽喉要道,此處一旦有失,東魏軍河東和河南兩個戰區就分割開來,失去聯繫;因此高歡自然不能坐視不顧。

儘管手頭兒兵力不富裕,高歡還是調出了行臺斛律俱,命其率軍2萬,增援建州。

可是這會兒楊標打的手滑,斛律俱剛到建州,就被以逸待勞的西魏軍迎頭給了一頓暴打;部隊損失很大,而且輜重也都扔給了楊標。

斛律俱戰敗的消息傳回晉陽,高歡隔空大罵斛律俱草包;可是光罵也解決不了問題;高歡再次下令侯景,讓其帶兵前往增援,高歡想了想,還怕兵不夠;又讓行臺薛修義做爲侯景的預備隊南下。

在沙苑宇文泰扛過來了;扛過來想象空間就大了;西魏也可以摩擦東魏

此時,東魏軍的兵力已經是楊標的好幾倍了;而且楊標還有個麻煩就是建州城裏的車折於洛。前有堅城,後有敵軍;楊標幾乎就是腹背受敵了。

情勢危急,要說楊標的腦子那是相當夠用;一看形勢不妙,楊標包裹一打,就準備撤退。可是他也知道,眼下就他手下這幫新兵,打贏了,那是一羣狼;一旦打輸了,那連羊都不如。因此,想突圍,首先一條兒就是要把軍心穩住。

楊標僞造了一封宇文泰的書信,然後讓人假裝使者,在外面轉了一大圈兒,風塵僕僕闖進大營;一進門兒,這位山寨使者就扯着脖子高喊,弟兄們,宇文丞相已經派了4路大軍前來增援;咱們勝券在握了!

部隊被這一嗓子嚎的士氣高漲;紛紛摩拳擦掌,準備打仗。

到了晚上,楊標突然下令,全軍集合,然後趁夜突圍而去;撤往邵郡。

西魏軍撤走,建州之圍就算解了;侯景等人看看沒啥事兒了,也就撤回了晉陽。可是,等侯景等人一撤,楊標又還陽了;三下五除二攻克了東魏的南絳郡,俘獲東魏郡守屈僧珍;而且再次出兵建州。

這次車折於洛沒能扛到高歡派來的援軍,被楊標擊敗。

在沙苑宇文泰扛過來了;扛過來想象空間就大了;西魏也可以摩擦東魏

與此同時,宇文泰又派出了秦州長史長孫儉,後者跟東魏西夏州刺史許和是哥們兒;二人密談一番,也不知道孫儉開的什麼價兒;反正談完,許和便帶槍投敵,降了西魏。

至此,東魏勢力被從晉西南趕了出去。

西魏軍的北路實現了戰前的目標;宇文泰下令部隊轉入休整,嚴密監視晉陽方向的東魏軍;同時,他本人的注意力則放在了一河之隔的洛陽方向。

而就在宇文泰在河東芝麻開花節節高時候,西魏軍的中路軍,也正在洛陽城下跟東魏軍展開鏖戰。

其實說起來西魏軍這次大舉反攻,最先出發的反倒是中路軍。

走在最前面的是西魏行臺宮景壽、都督楊白駒率領的部隊;可能宇文泰認爲,高歡主力沙苑一戰潰不成軍,洛陽方向上的東魏軍應該已經是驚弓之鳥了,只要嚇唬嚇唬就能給丫的嚇跑;因此在兵力配置上,沒給景壽和楊白駒太多的部隊。

宇文泰這一輕敵,麻煩了;西魏軍被東魏洛州刺史韓賢率部擊退,一通兒亂拳下去,宮景壽和楊白駒就找不着北了;趕緊帶着殘部撤出戰場。

本來到這兒,洛陽守軍一切順利;但是,一件很無釐頭的事情發生了,讓本來東魏在這個方向上挺好的形勢發生了逆轉。

什麼事兒呢?

這不是仗打完了嘛,韓刺史充分發揚領導幹部深入一線的工作作風,親自帶人打掃戰場去了;結果,死人堆兒裏,一名負了傷正裝死的西魏軍小兵兒突然暴起,一刀把韓賢的腿給砍斷了;那年頭兒的醫療水平有限,韓賢被人擡回去就嚥氣兒了。

唉,這事兒鬧的。

韓賢在高歡手下的官員中,官聲歷來不錯,素賴以能吏著稱(否則也不會親自跑去打掃戰場了。);而他的死,直接導致洛陽防線出現了重大的漏洞;因爲接任韓賢洛州刺史一職的是東魏朝廷上出了名兒的廢物點心元湛——

本來宮景壽和楊白駒打了敗仗的消息報到宇文泰的案頭時,宇文泰心裏還咯噔了一下;看來低估對手了,正沒柰何呢;聽聞東魏派元湛接手了洛陽防務;宇文泰大喜,立刻佈置人馬,準備二次攻洛。

被宇文泰點將的有兩個人,一位是宗室元季海,領軍將軍獨孤信;這次宇文泰志在必得,兵力配置上也不像上次那麼扣扣索索,一次就調出兩萬精銳。

那位說了,兩萬還叫志在必得?

嗨,這話兒看對誰說,對高歡,別說2萬,就是20萬都是小case;可是對一向過的都是窮日子的宇文泰來說,兩萬人,那絕逼大手筆了;別忘了不久之前的沙苑之戰,這種賭國運的戰役,宇文泰能拿出手的也不過數千騎兵。

扯遠了,接着說西魏軍。

在沙苑宇文泰扛過來了;扛過來想象空間就大了;西魏也可以摩擦東魏

宇文泰的命令傳達到軍中,西魏軍立即在兩位主將的率領下拔營而起,向洛陽殺去。

過程其實沒啥好說的,四個字就概括了:兵不血刃!

史書記載,獨孤信還在路上,東魏猛將高敖曹也不知道怎麼算計的,反正覺得自己不是個兒,連招呼都沒打便率部北渡黃河,撤到了河北;等獨孤信率部包圍了洛陽,接替韓賢出任東魏洛州刺史的元湛更乾脆,扔下城裏的老少爺們兒,一溜煙兒跑回了鄴城(“獨孤信至新安,高敖曹引兵北度河。信逼洛陽,洛州刺史廣陽王湛棄城歸鄴。”)。

洛陽,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既然對手這麼客氣,獨孤信可就不客氣了,“遂據金墉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