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長.jpg  

(圖片來源:@movies開眼電影網)

 

  《關雲長》是一部好看的「戲」,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

  本片側重的時段,是關羽在劉備出奔袁紹的期間被留在曹營的種種,包括曹操如何重視他、想留下他,以及關羽辭曹奔劉時,過五關斬六將的這一段。不過在背景設定的部分,本片一方面「努力地」接近正史,一方面為了強調關羽的氣節,又創造了劉備未及完婚的三夫人孫儷,讓我個人覺得,關羽的性格反而因此扁平掉了。

  依照《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中對於關羽的記載,曹操確實非常器重關羽,「壯羽為人」,而且多次對關羽「重加賞賜」。當關羽辭曹奔劉時,面對左右要求追回關羽的聲浪,曹操也確實表示「彼各為其主」,不必追了。這些讓觀眾看戲時覺得,曹操好像愛上關羽的情節,正史中確實存在。因此當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並未腳跨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出自《三國演義》),反而是普通的馬(車)和一把缺口的刀時,雖然令觀眾很難接受,但其實可以理解。

  孫儷飾演的綺蘭,是劉備未及過門的三夫人,完全是創造出來的角色。片中關羽暗戀三嫂多年,即使被下藥或受重傷,仍然坐懷不亂。看似為了強調關羽的氣節,但因為篇幅甚長,反而落於俗套。忠於君上和手足(劉備)雖然不等於柳下惠,但對來看戲的閱聽人而言,應該不會有人懷疑金錢、財帛、巨宅都不能打動的關羽,竟然輕易會接受暗戀的她被曹操硬丟上床吧?何況還是用下藥的方式!(難道沒別的方法可以考驗關羽在忠以外的其他德行嗎?)而且,若美色就能打動關羽,能夠嫁進劉皇親家門的,即使不是天姿國色,相貌也絕不會平庸。孤男二女地面對兩位嫂夫人,和護送途中不可預知的未來,這誘惑對關羽相信已經很夠受的,有必要再費心費力創造一個三夫人嗎?就角色塑造之立體而言,《三國演義》裡,關羽辭曹奔劉時,賞賜盡數歸還,單單只留下合用的赤(兔)馬,與本片用下藥來考驗相比,《演義》的手法實在高明不少。

  相較之下,演技出色的姜文,反而讓正史裡多被視為奸相的曹操,性格活靈活現起來。他敢「愛」(?)關羽,也敢當壞人。而原本年幼吃不了苦的漢獻帝,後來的想法轉變,也讓這個角色比起正史更立體不少。

  附帶一提的是,對於關羽的字「雲長」,到底是念「長」(度)或(生)「長」,似乎有不同的看法。根據《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關羽「本字長生」。由於古人的名、字、號之間,必定有相關性,既取「長生」之意,那就應該是「長」(度)而不是(生)「長」了。

  至於有提到在評彈裡念(生)「長」,但詩詞裡多是「長」(度)。個人以為,用晚於三國的詩詞去反推三國的人名,除非失去證據,否則「後見之明」在「方法」上是不適宜的。而評彈是否念(生)「長」,則只要查證評彈常使用的幾種方言就可以確認了,個人對評彈這種藝術並不熟悉,無法肯定。但即使評彈念(生)「長」,觀眾受到影響以訛傳訛跟著念(生)「長」也並不稀奇。後人對三國人物的印象多來自《三國演義》而非《三國志》,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畢竟輕鬆的創作總是比嚴肅的史書,流傳更廣更遠。不過既然以「長生」為字,那麼「雲長」就應該是念「長」(度)而非(生)「長」了。

 

寫在文後--

◎ 正史部分,可以參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漢藉電子文獻資料庫》

◎ 如果《關雲長》是三國 GAY ,那莎翁悲劇 Coriolanus 要算什麼?在佛地魔首次執導的《王者逆襲》裡,敵對的雙方對決時,一方興奮到心臟跳動比見到「新婚妻子」還激烈,另一方則表示要用把「新婚妻子」抱進房門的堅強手臂撂倒對方!那可不只是愛慕而已,還比喻為「新婚妻子」哩!人氣部落客最大的敵人,向來也是最大的知己啊!不「正」視對方的長處,哪有辦法撂倒對方?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