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的補充和證明

來自專欄漢字解讀

上一篇文字,即

shangzb:關於「人」字?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有評論說:「疑似過度解讀。

我知道這是觸犯了我們作為人的自尊心。

這一點,我理解,但不贊同。我們需要把我們的自尊落到實處,正象n年前,我們反覆以之為尊的原子彈爆炸,現在不叫嚷了,因為比我們更窮、更小、更遭封鎖的某國,也爆炸了原子彈。這說明許多原先我們自尊的東西,其實並不完全是由於我們的努力。即使是我們的東西,比如四大發明,也實在沒有值得自豪的理由,因為後來幾乎沒有任何發展和進步。

今天閑得無聊,就再扯幾句,畢竟有人說文章太短,這回長一點。

「人」字來源於幹活的或磕頭的人的事實,是無法更改的,只能忘卻。現在的不是,只是地位慢慢提高了,原來的等同於犬馬,現在是高於犬馬。至於還想別的,你可以試一試。許多東西只能寫在紙上,出現在口號和標語中。

扯遠了,打住。

從字形上看,就是一前一後兩個人。

專家認為是一個人跟隨著另一個人。

如果是這樣,作為動詞,不僅有聽從,還應該有指引之義。作為名詞,不及有隨從,還有領導之義。可惜只有前者,沒有後者。

嗷,還是有的。

可惜,這個注釋是錯的。只要看下一句,「乃為人僕」,就知道這裡的從字還是奴僕之義。

至於所謂的正體字,從字形上看,也是一隊征夫或俘虜走在路上。

所以

這個字的本義就是俘虜、奴隸、奴僕之心。作為形容詞是指驚慌、驚魂未定,如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作為動詞是指慫恿。作為名詞是慫人。

大家猜,具有這些特徵的人,應該是什麼人?

這個字是慫人的祖先。至於第一個字義,想一想從字的俘虜之義。還不明白,俘虜就是一次行動後,看的見的收穫。如果還不明白,那你就不是正常的男人。

這個字的本義,不需要多說吧。即使沒有伺候過領導,只要看過電視劇,就應該明白,下人的耳朵只能聽到主人說給他的話。

這裡面就有五個聾子和瞎子。

至於聳立之義,是必須的,不把耳朵豎起來,死的會很快。

至於勸勉之義,只不過是安慰的誤解,或者是出於安撫而描繪的前景。

至於勸勉引申出慫恿,是不對的。如果奴隸或俘虜的生活比以前好,就是勸勉;反之,就是慫恿。

從,本義是一列行進中的俘虜,他們已經不敢想自己來的地方,也不知道將要到哪兒去。像溫順的羊羣,聽從指揮。如果有人給他們劃好地方,他們就聚集在那兒。這就是現在叢字的本義。

關於化字,前輩們是這樣解釋的: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或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變化。我沒有這麼樂觀。我認為,造字之初,化符是表示戰爭過後的一地死人,他們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裡,然後化為白骨。後來才引申為死亡、變化、轉化、消化、消除、去掉、領會、融會貫通等意思。

一地死人的象形,這自然是戰爭之後的場景。所以有死亡之義。如化人場、火化。至於其他意思估計來源於當時人們對戰爭的看法。相當於現在的「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這樣就引申為教化。注意這裡的教化不是說服教育,而是棍棒教育。如《說文》:「化,教行也。」換個好聽的說法,就是感化、轉變人心。如《公羊傳?桓公六年》:「正月實來化我也。」進一步泛指轉化。如《呂氏春秋?察今》:「因時而化。」接著就引申為消化、領會、融會貫通。如楊萬裏《庸言》:「學而不化,非學也。」轉變就意味著原來文化或思想的消失。所以有消除、去掉之義。同時戰爭過後,活人變成一地死人,自然也是消除、去掉。如《韓非子?五蠹》:「以化腥臊。」同時戰爭以掠奪財物為起點,以獲得財物為終點,說得好聽一點,就有募化之義。如《西遊記》:「你去那裡化些齋喫。」綜合上述,泛指變化、改變。

關於化符的本義是一地死人的證據不多。

本字是吹牛。引申為錯誤或虛假。如訛言,即詐偽的話,即謠言,或胡言亂語。如訛誤,即文字、記載有錯誤。還有訛謬、訛傳、以訛傳訛。吹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處。現在的字義是以戰爭來威脅對方以期取得財物,即訛詐。

顯然這個字是一地死人在說話。但一地死人在說話是什麼意思呢?很難回答。正如戰場上的鼓聲,是臨戰前的緊張和嚴肅呢?還是戰爭中的激烈和麻木?或者是戰後的喜悅或悲傷?單純的一地死人,也很難說清楚。因為我們不知道是在異國他鄉還是在自己的家國故鄉?不知道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但無論是什麼,死人畢竟是死人。

本字最早出現的文獻是《詩經》。《詩經?國風?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方玉潤說:「『無吪』、『無覺』、『無聰』者,亦不過不欲言、不欲見、不欲聞已耳」(《詩經原始》),這也是《毛詩序》中所點出的「不樂其生」的意思。實際上就是現在的難得糊塗、裝聾作啞、自己騙自己的意思。所以這個吪字,應該是指說真話,即死去的人才會發現事情的真相,說出活著的人不能理解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死無對證。

類似的意思還有《聊齋志異?念秧》:「倘聞人喧,但寐無吪。」因為真理的聲音通常是微弱的,淹沒在大眾的喧囂之中,正如死者的聲音,所以借指低低的說出真相的聲音。如《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康有為《將去日本示從亡諸子》:「鳳靡鸞吪歷幾時,茫茫大地欲何之?」低低的說出真相的聲音就是即將消亡的聲音,所以明?袁宏道《冬日雜興》:「殘帙隨風卷,閑窗盡日哦。膽瓶青剝落,梵唄語殽吪。」或指輕輕的聲音,如宋?謝逸《玉樓春》:「嬌吪道字歌聲軟,醉後微渦回笑靨。」

至於《詩經?豳風?破斧》:「周公東徵,四國是吪。」我估計是指一種不安的聲音正在四處傳播。

不管上面是個日符,還是個目符,反正都表示在烈日下的一堆人,或者是在眼睛注視的一堆人,本質上是一個意思,即一堆奴隸。不過由烈日下的一堆人,引申出多、眾多之義。眼睛下的一堆人,引申出管理之義。該義或指殷、周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或指管理奴隸的人。如《禮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

本義為一堆奴隸,引申為多。泛指廣泛普遍,還指多的東西,如軍隊,因為軍隊人多,而且經常暴露於烈日下。

【乑】讀音:yín。眾立的樣子。

「人」字只是俘虜的一種狀態,如果是剛剛抓住的,繩索還套在脖子上,這種狀態的俘虜用女符表示。以後再說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