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某咖啡厅驻点,当时就听到老板说,考虑租约到期后要搬迁,主要是因为租了以后发现,当地居民非常不友善,只要闻到异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检举他们,搞到他们不胜其扰,而且因为咖啡馆所在地算住宅区,虽然可以设立咖啡馆,却还得要巷宽达八米才行,若是六米巷就算违法。后来他租约到期就搬到走了,这次就是选择商业区,肯定合乎土地使用规范了。

想这位老板真是非常有远见,因为他搬走后约一年,旧址附近住户就发起了剧烈抗争活动,许多餐馆咖啡厅就这样被逼走,整个商圈就这样没落了。

这些业者当然是很抱怨,但要想啊,做个餐馆咖啡厅,难免引来蟑螂蚂蚁老鼠,这些动物还会乱窜,给周边带来脏乱。有些咖啡馆卖酒,难保有人喝开了,会有点醉,加上现在咖啡馆算室内营业场所,一律禁烟,想抽烟的人一定要走到外面,于是咖啡厅外面一定聚集一堆人吸烟聊天,还都非当地住户。

试想如果自己好不容易存了一大笔钱买了栋房子,买之前也确认是位在住宅区没错,某天一觉醒来发现一楼开了间餐馆,一楼大门旁没事就聚著一堆陌生人抽烟喝酒聊天,可能有人还喝醉了正嚷嚷著,随之而来的还包括更多的违规停车、蟑螂、老鼠,跟噪音。继而想到,一楼房东根本不住那边,所以这些后果都是附近住户,也就是你要承担。而且因为有这些人存在,导致自己房价下跌,想到这里,常人都会不开心,都会希望这间餐馆越快搬走越好。

因为这样的原因,现在住户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讲究,甚至想去一栋大楼租赁,管理员都会来问问要租来干嘛,并表明不欢迎作为任何营业使用,不欢迎住户以外的陌生人出入。

因为听到客户有诸如此类的经验,我帮客户作风水鉴定,若听到客户是要租来做办公室或店面,我怕风水好但不符合土地使用规范,日后会衍生纠纷,所以虽然客户没说,我还是会顺便检查一下是否符合土地使用规范。 现在一些政府资料上网公布,土地使用资料已可以上网查到,非常方便。网址如下:

全国土地使用分区资料查询系统
http://luz.tcd.gov.tw/WEB/

其实我粗略检查了一下,如果要座落在商业区,大抵得选择万华、 大同、中山、士林附近,其他地方都只有如忠孝东路、罗斯福路、松江路、敦化南北路...等大马路旁才算商业区,说来也就是台北市的西半部大抵都商业区,东半部则多半是住宅区。粗略如下图:

红色区域是商业区,黄色区域是住宅区,大抵以新生南北路为界。这种设计原是符合上下班的需求:住东区往西区上班,上班下班都不会被太阳照到。但因为台湾人大抵喜欢住商混杂,最后反而是应属商业区的西区没落,原属住宅区的东区崛起。有人是喜欢东区的人潮,所以想往东区挤,商业区租不到就租到住宅区里,遇到住户抗争就找议员陈情或摆烂,但我是不会鼓励客户去拼这个,这种就是生活里的麻烦事,能不沾惹就自始不要沾惹。

附注:
有人认为做了商业登记,代表政府有承认,所以不该以「不符用地规范」为由找商家麻烦,但,一来怀疑政府没法这么精细,二来营业用地跟公司登记地址,应该是两件事。好比中油总公司不需设在工业区,也可以设在商业区。但他就不能把炼油放到商业区来做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