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曹樂溪


爲阿里影業自己的活動站臺,發言後跑去參加互聯網影視論壇,又馬不停蹄回來接受媒體採訪.....趕場成爲了李捷在北影節的關鍵詞。

 

這種忙碌,多少與“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與優酷電影負責人”的超長職位前綴有關。經過新一輪阿里大文娛架構調整,在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的帶領下,阿里影業與優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業務整合打通,院線電影和劇集投資製作被統一併入影業。

 

“如今是一個團隊彙報給我,現在已經開始輪崗了,”李捷表示。在電影業務上不要再用淘票票和優酷來區分,只有‘阿里電影’。大家最近如果看到我朋友圈,有一些官宣的東西,所有logo都是淘票票X優酷。



這種整合,讓阿里影業擁有了包含網絡點播、會員付費,線下觀影在內、全場景的視頻放映生態,再加上此前淘票票×燈塔×雲智組成的新基礎設施建設賦能影視制投宣發環節,全鏈路的打通會帶來哪些化學反應?


 

“淘票票×優酷”的想象力:

全場景觀影時代來臨

 

首先是內容業務的優化整合,劇集方面實行製播分離,優酷成爲更純粹的網絡播放平臺,旗下原有兩個劇集工作室併入阿里影業;在電影方面,優酷退出院線電影投資,所有院線電影的投資宣發集中到阿里影業,優酷負責院線電影網絡點播和版權以及網絡電影投資。

 

明確的業務切分並不是各自爲政,而是爲了徹底打通。儘管整合只有短短幾個月,淘票票X優酷已經開始試水品牌聯動,比如舉辦《復聯4》線下觀影,淘票票黑鑽會員與優酷VIP會員在觀賞新片的同時,還能在優酷上覆習《復聯1》和《復聯2》。



而針對錯過影院放映期的用戶,李捷表示優酷目前正在實現線上預約提醒,此前這一功能在網絡大電影領域較爲普遍,既服務於用戶又可以提前監測影片的網絡熱度。

 

“我們所有業務的設計背後是對用戶的價值研究,用戶觀影習慣主要就是院線和線上觀影,”李捷認爲。“有一些院線票房不好的電影在網絡上播放很好,這是用戶羣差異問題。院線電影大家對口碑和評分很在意,但在網絡上更喜歡輕鬆、網感強的。

 

“所以第一個構想是,我們能不能打造出一個覆蓋電影和網絡觀影用戶、真正完整意義上的無線觀影場景,當大IP出現時線上線下播放形成閉環,這是生態的力量。

 

其次是大數據的打通,爲影視宣發和觀影決策提供更精準的依據。目前優酷與淘票票在電影想看、預約、評論與預告片等視頻物料方面已經實現打通,其中《復聯4》想看指數突破300萬,超過其他平臺的數據總和。數據規模化與全場景化,能夠更爲精準地針對不同場景用戶偏好進行分類指導宣發。

 

未來還有會員權益的打通,以線上線下的“常旅客體系”提升用戶觀影次數、優化觀影體驗。將更多優秀藝術電影引入優酷是今年的一個重點,阿里影業還與全國藝聯合作,計劃用3到5年打造全球最大藝術電影粉絲的網絡社區“愛藝之城”。

 

“藝術電影觀衆人均觀影17次/年,屬於鑑賞能力非常高的重度電影用戶。他們平時缺少交流分享空間,要麼是等着電影節把片子引進來,還有一個是看盜版。”李捷坦言,藝術電影宣發非常難做,但這恰是互聯網公司的強項。把優酷和淘票票打通後,用戶既可以選擇在院線看到節展影片,也可以在優酷上足不出戶欣賞點播的藝術電影。

 

“下一步有沒有這種可能?”他還拋出更進一步的想法,“比如用戶辦一張會員卡,這張會員卡可以隨意線上線下觀看N次。

 

最後是人才培養的打通據介紹,此前阿里影業的“A計劃”、優酷“青年導演扶植計劃”及“早鳥計劃”已經融合升級爲“薪火計劃”。扶持的首部長片電影、由阿里影業出品的《野犬筆錄》獲得北影節創投“最具投資價值項目獎”。




互聯網“殺死”電影院?

李捷:院網同步不是好模式

 

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院線電影市場不容樂觀:票房縮水16億,觀影人次同比下跌15%。與之相對應的是北影節論壇上貢獻的一組數據:優愛騰三家視頻網站上院線電影點播付費與版權收入,約能佔到電影總票房的20%——這還是單片付費只有5-12元的情況。

 

資本退潮下的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失勢?很快《復聯4》的一票難求就打了衆多從業者的臉。正如李捷所言:沒有需求疲軟,都是供給不足。好內容太少,大家覺得浪費時間浪費錢。互聯網最大的本質是消除信息不對稱,沒價值的內容你看三分鐘就可以不看了,所以好多身邊的人說不着急看電影等着網絡上線,因爲聽說‘片子一般’。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在李捷看來,阿里影業會通過線上口碑評論、預告片播放和線下強化小聚場社交屬性,拉昇C端上座率;影院方也需要把服務做到極致。“確實有些影院我去了以後覺得,用戶還不如在家看電視。能不能先把停車位搞定?如果電影院可以送好喝的奶茶和炸雞,是不是上座率可以上三四個點?

 

線下觀影服務滯後、體驗不佳、時間成本過高等因素,讓院網同步發行在一段時間內成爲爭議焦點。但李捷堅持認爲,現行定價下的院網同步並不是好的模式,“如果一部愛情片同時在電影院和網絡平臺播,電影院買票30,網絡平臺只需要幾塊錢,顯而易見大家都會去網上看,影院可以關門大吉了。今天有嘉賓提出如果院線同步,網絡比院線貴才能成立,這個可以好好研究研究。

 

而在大洋彼岸,互聯網視頻巨頭Netflix正尋求收購好萊塢大道上的埃及劇院(Egyptian Theatre)。儘管交易尚未完成,種種猜測已經衆說紛紜:此前已經與部分連鎖院線達成放映合作,Netflix發力線下是爲了把重磅自制推上大銀幕,還是想要掀起影院革命?

 

撇開院網之爭,互聯網很有可能成爲文藝片等“小片”分線發行的重要渠道。“我覺得文藝片走網絡(發行)是特別好的方式,多數情況下影院排文藝片靠的是情懷,靠賺錢沒戲。”李捷透露,優酷剛拿了一部電影奧斯卡紀錄片《徒手攀巖》,“這部電影去院線肯定完蛋,但我們還是把他的全版權拿了,想做一個院線和網絡協作的模式。



另一方面,隨着去年《大蛇》在優酷分賬票房突破5000萬天花板,網大市場商業模式的成熟化已經一目瞭然。“網大我很看好,我更願意叫它網絡發行電影。”李捷認爲內容精品化與電影團隊入局是今後網大的趨勢,同時和院線電影一樣,網大未來可能出現單片點播付費的方式。


 

互聯網改變中國電影:

阿里影業的野“薪”

 

互聯網革命席捲中國社會的15年間,中國電影產業也在數字化浪潮中飛速向前。但李捷表示,電影總體還是中國所有行業裏數字化程度比較低的一個行業,目前阿里影業構建的淘票票(To C)、燈塔(To B),雲智(To 影院)產品矩陣只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初級階段,製片管理、預算管理、特效管理等多個環節仍需完成數字化。

 

“從2019年到2022年,我們的目標特別明確:觀影決策最大平臺,全鏈路宣發數字化,影院新零售數字化。”收入並不是李捷的優先考慮,“我們發現阿里很多業務越不考慮財務,財務效果越好,越想賺錢反而越賺不到錢。

 

好萊塢依靠華爾街、硅谷以及猶太人實現工業化的路徑不可複製,中國電影需要更爲本土化的探索。通過數字化推動工業化進程是可見的出路,但解決不了創作和內容環節的工業化。

 

在他看來,中國電影工業化需要三股力量,以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只是其一,另兩股則是用戶審美的提升與需求多元化,以及兼具創意和技術的中青代導演崛起。

 

“很快會出現一批年輕導演,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熟悉新技術對電影的重要性,願意用最新的技術場景改善製作過程。”李捷以烏爾善導演拍攝《封神》三部曲爲例,“所有特效都是導演自己的公司做,當他完成《封神》的時候,也意味着中國將出現一家特別牛逼的特效公司。這已經超過了原有導演的思維,而是用現在商業企業管理的思維:平臺化,流程化,標準化。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一批年輕導演攜票房口碑雙收的作品橫空出世,背後均有互聯網公司的助力。業界常說阿里影業連續押中《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流浪地球》等爆款,但比起推出爆款,通過平臺生態促進影視人才的薪火傳遞纔是奧義。

 

據阿里大文娛“薪火計劃”負責人李靜平介紹,對於青年導演拍長片時面臨的種種困難,“薪火計劃”將爲其提供更多實戰機會。

 

“我們拿出阿里拍攝廣告片紀錄片的資源讓導演練習,或者讓他們跟一些大導演的劇組,在實踐中學習。很多青年導演拍過自己的作品,但沒有長片實踐的機會。在跟組時不僅能打通方方面面,如果他跟導演或者這個項目很貼合,可能這個導演會做青年導演的監製。

 

比起談到燈塔和雲智時的理性分析,聊“薪火計劃”時李捷更多帶着情懷與野心。“我給靜平一個KPI:5年或者10年後的全球四大電影節,會有某導演領獎時說,我非常感謝阿里大文娛有一個‘薪火計劃’。把一個不會拍電影的人培養到現在,這就是我們的成功,這就是阿里的成功。




近期熱文


 京城咖啡館調查 

《復聯4》預售亂象調查

2019是中國電影黑馬年!

“限古令”來去之中的橫店真相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羣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