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孩子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有一項是背誦《經典誦讀》中的四篇古詩。

當我陪着孩子一起讀誦那些朗朗上口的詩句,心底裏的小火花突然一下子被點燃。

如果說,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養都浸透着生活中柴米油鹽的煙火味,那麼詩歌便能最大程度地過渡這些煙火氣息,讓孩子通過古人的詩句體會更瑰麗壯闊的美學深意。

爲什麼這麼說,原因有三:

一、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之美

詩歌的用詞簡練,語言優美,且注重押韻、對仗,讀起來琅琅上口,從“蒹葭蒼蒼 白露爲霜”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一首都適合吟誦。

當我們把詩讀給孩子聽的時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當無聲的文字變成口中有韻律、有節奏、合轍押韻的美妙詩句,就算孩子並不能知道它的意思,也一定會被那種抑揚頓挫的音韻之美所吸引。

所以,說讀詩是一種聽覺審美也不爲過。

二、學習詩歌,領悟畫面美

詩歌的美,不僅因爲它是語言的藝術,也是形象的藝術。

當孩子稍大一點,開始學詩的時候,讀到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算他們沒有去過廬山,沒有看到過那條瀑布,也會一下子被帶入奔流而下,水花四濺的情境之中。

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比如,描寫春天的“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描寫夏天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秋天的“”、描寫冬天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些詩人筆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是一幅迷人的畫卷,這就是所謂的“詩中有畫”。

當孩子真正讀懂了這些詩,一邊讀一邊就會想象自己置身於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之中,等他們細心體會到大自然帶給人的美感之後,便會讓這此美感逐漸在孩子的心靈中沉澱下來。

三、感悟詩歌,體會意境美

正因爲詩歌和其他文學體裁不同,沒辦法用大量的文字來敘述故事,所以便只能從現實生活中截取幾個最典型的鏡頭,用精練的語言,創設出一種畫外有畫、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來表達審美體驗、反映生活本質的。

當孩子對詩歌經過了會讀——會寫——會背的這個過程之後,會在春遊時發現柳樹發芽後情不自禁地念上一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便是一種意境,雖然沒有明說春天來,但身姿綽約的柳樹已經在用嫩綠的新芽告訴世界,春天來了。

還有一些好玩的詩歌,短短几句詩在描寫了一個場景的同時,也講了一個小故事,比如孩子要背的《越女詞》,“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就把女孩子的嬌羞和靈動描寫得繪聲繪色。

我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是胡令能那首《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寫出了一個孩子既頑皮又專注的樣子,使人不禁會出想,他最後到底釣了幾條魚呢?

當孩子的詩詞量有了一定的積累,慢慢就會自己總結出規律,比如,王維善寫田園詩,李白愛借景抒情,而陸遊是個心懷國家的人等等。

因爲古人的詩詞,大多以愛國、情誼、山水、社會、懷古爲題材,孩子經常接觸,久而久之三觀便隨着古人或壯懷激烈或自然恬淡的詩句慢慢發展起來。

這便是詩詞這種美育方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人之處。

用詩歌來美育這麼好,那麼具體又該怎麼操作呢?

不要急,詩歌雖好,孩子想要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也是需要過程的。建議大家不妨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一、小年齡的孩子從兒歌啓蒙開始

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肯定都給他們念過“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不要瞧不起這些流傳已久的兒歌,它一樣有押韻和節奏,讓孩子先喜歡上這種形式,再逐步讓孩子愛聽愛說愛讀。

二、學齡前的孩子要培養詩歌的興趣

這次孩子要背的四首詩中,有一首是王維的《畫》,這首詩他早就滾瓜爛熟,是因爲我在他很小時就把它當作謎語來給他猜。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又生動又有趣,還能讓孩子展開聯想,如果這首詩放在現在,除了用“畫”可以作題之外,用“照片”作題目,也應該是行得通的。

孩子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肯定就想會的更多,這樣便更加有利於他們吸收新的知識。

三、讓孩子嘗試自己創作詩歌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因爲他們的世界更純淨,他們看世界的角度更獨特。

比如被稱作“00後天才小詩人”的深圳女孩姜馨賀,四歲時就寫過一首叫《很多》的詩,”我揮揮手,就有很多手。我跑步,就有很多腳。小狗朝我搖尾巴,就有很多尾巴。然後,我打鞦韆。就有很多我。“

讀到這首詩,在感嘆孩子童真的同時,會發現這些會寫詩的孩子,對生活的觀察格外仔細。

孩子的詩裏,除了對生活的觀察,更多的還有愛。

比如,我很喜歡的八歲小朋友朱爾寫的那首《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裏。“

每一次讀到我都好想哭,能被孩子用這種方式表白和稱讚,沒有哪一個人讀了會不感動。

四、等孩子有了積累,將詩詞帶入遊戲

誰說讀詩、背詩只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學詩一樣可以成爲一種快樂的遊戲,就像《紅樓夢》中住在大觀園的寶玉黛玉他們愛玩的“行酒令”一樣。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提到,

大觀園紅香圃內,寶玉等四人擺壽酒,席上行雅令,辦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僅只一個酒令,就是滿滿的文化,逐句研究過去,那可真是一堆的典故和好詩詞。

這種遊戲不僅是古人可以玩,家長跟孩子也可以。就類似於《中國詩詞大會》中的飛花令,比如,第二屆冠軍武亦姝在爭奪攻擂資格的時候,以“月“字爲令,一連說出十幾句帶”月“字的古詩詞。

03

用詩歌作爲美育孩子的方式,是古老文明對每一箇中國人的饋贈,人生縱然擺脫不了身邊的苟且,但至少我們還能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

2018年4月,外賣小哥雷海爲奪得了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雖然他沒有念過名牌大學,也沒有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對詩歌的熱愛,支撐着他將這個愛好堅持了13年。

在得知自己獲得冠軍時,他念了一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作爲一名送餐員,13年的時間裏,他每天都隨身攜帶一本《唐詩三百首》,利用送外賣時等餐、等紅燈等碎片時間背誦複習加以鞏固。他用這種方式背出了一千多首詩詞,這過程不可謂不艱辛,而且這種“不討好”的行爲,在生活中還不被大多數人理解。

但是,正因爲他對詩歌的熱愛,才讓他能夠站在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纔有機會告訴大家,這是他人生最美好的經歷。

從小浸潤在詩詞海洋裏的孩子,將來,當他們獨身在外,會情不自禁地念上一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當他思念家人時,會想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遇到困難時,會用“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來鼓勵自己,在不夠自信的時,又可以用一首“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來自我寬慰。我想,這便是詩詞美育的魅力所在吧!

最後,我想送一首畢業時同學贈我的小詩給所有的孩子,希望它也能在你們的未來之路上,點一盞小小的光。

“遇上難題莫苦惱,迎難而上勤思考,跋山涉水崎嶇路,巔峯景色格外好。”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文藝醬啊&百度圖庫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