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晚,就有一颗直径2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光临地球,不过好在它不是撞击地球,而是与地球擦肩而过。但是就在前两天的5月21日,有一颗小行星就袭击了澳洲,时速达到了每秒11.5千米,发出的强光照亮了夜空,监测显示它在距离地面数十公里高空处爆炸,最后坠落在澳大利亚大贝特湾比比尔山西南约300公里处,当地免不了要下一场小型陨石雨。

就在今晚,有个带着“小弟”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明年还会来 【科普大世界】 自媒体 第1张

就在今晚,有个带着“小弟”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明年还会来 【科普大世界】 自媒体 第2张

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就会成为火流星,虽然我们很少看到明亮的火流星,但实际上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类的小行星都比较小,直径都在10米以内,如果其直径超过20米,那就会在降落地造成灾难,比如在2013年时,有一颗公交车大小的小行星降落在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虽然这颗小行星的直径顶多只有10米左右,而且其发生爆炸的地方位于31500米的高空,但是仍然造成了地面上超过1000个家庭的窗户被震碎,不少人的耳朵都被震聋了。

所以,如果小行星的个头比较大的话,就会在降落地点造成灾难,比如,若小行星的直径超过50米,就会毁灭一个小型城市,如果超过100米就会毁灭一个中型城市,如果超过一公里就会毁灭一个中型国家,如果超过5公里,那么就会造成全球性的物种灭绝性的灾难,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大灭绝的小行星的直径才不过8公里左右。

前面说了,就在今晚,会有一个直径超过2公里(最短1.3公里,最长3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这里特别讲解一下这个编号为1999 KW4的小行星,作为一个天体,虽然它的直径只有2公里左右,然而这个小行星却还带着一个小弟,有一个质量更小的小行星围着它旋转,因此天文学家称这个小行星为双小行星。

天文观测发现,1999 KW4小行星将于2019年5月25日晚间在距离地球最近点5182015公里处安全掠过地球,这说明它并不会撞击地球,而是在各自的轨道上交错而过。这颗小行星的轨道介于金星和地球的轨道之间,几乎每年它都会接近地球一次,上次接近地球是在2018年5月27日下午,下次近距离飞越是在2020年5月26日,后年是2021年5月31日。

不过,美国宇航局等天文机构仍然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因为它的轨道也是会不断变化的,有时会特别靠近地球,不排除这颗小行星在未来的某一次交汇时有可能撞击到地球上。

类似这样的小行星还有不少,那么我们人类有办法对付这样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吗?实际上如今人类的科技已经可以对付小行星,引多个国际天文组织都已经有完善的小行星监测系统,很多较为大型的小行星,都被记录在案,它们的质量、运行速度、轨道数据都被准确记录和模拟演算,未来与地球相撞的几率都被较为准确的计算出来,如果某个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较大的话,科学家们就会对其严重关切,若确认其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人类就可以提前动员并做出准备。

如何对付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呢?实际上只需要提前发射一颗核弹就可以了,用核弹对小行星进行侧面轰击,就能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避免它与地球相撞。

比如人类可以提前一周甚至一个月发射核弹,实际上只需要在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两天前轰击小行星就能改变它的轨道了,迫使它错过与地球撞击的可能性,为了保证成功率,人类还可以多发射几颗,只要有一颗能够准确攻击,就可以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