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技術潛力巨大,全球第二個掌握的是中國,連F-35B都用中國製造

國內首座“一次成型”3D打印橋建成

隨着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如今的科技也非常發達,諸如克隆技術、VR技術、3D打印技術也都有了很大的進展,其中3D打印技術更是成爲近幾年日常生活中的“新寵”。相信大家都知道趙州橋,如今1000多年過去了,我國又建成了一座致敬趙州橋的世界級橋樑,值得一提的是,與全部由石料建成的趙州橋有所不同的是,這座橋是全部由3D打印技術建成的。

或許之前對於很多人來說,3D打印技術看起來非常像是一種噱頭,只能用來打印毫無用處的塑料玩偶,但是隨着全球最長的3D打印混凝土橋的亮相,這種觀念將由此改變。可以說,“用機器打印東西”從想法、概念變成了現實,儘管3D打印技術現在可能還不是那麼普遍,但過去的30年中,3D打印的範圍和能力早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3D打印技術就已經發明出來,這一點要比很多人知道的更爲古老一點。之所以近年來能夠成爲“新寵”,是由於其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應用潛力巨大。

央視網曾在報道中分析稱,在傳統機械製造中,澆鑄後的金屬材料不能直接加工成高性能零部件,而且對超大鍛機的過分依賴,導致製作投資大,成本高、製作流程長等嚴重的問題。而3D打印技術的問世,卻恰好解決了以上存在的技術弊端,作爲當前前沿性的先進製造技術,3D打印技術目前已經在航空航天、醫療、汽車等領域開始取得大規模應用。

這技術潛力巨大,全球第二個掌握的是中國,連F-35B都用中國製造

3D打印的鈦制金屬零部件首次安裝在F-22

在國內首座3D打印橋露面之後,日前3D打印技術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不過這次的主角卻是F-22隱身戰機。2月3日參考消息網援引美媒的報道稱,3D打印的鈦制金屬零部件已首次安裝在F-22隱身戰機上,而且從訂貨到交付至倉庫只用了3天時間,美空軍希望以此來降低戰機的維護成本和維護時間。

事實上,戰機安裝3D打印的零部件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美空軍也並非首個在現役戰機上使用3D打印部件的部隊,就像使用種類和數量都要遠超F-22隱身戰機的“狂風”攻擊機。而且,除了美國、英國以外,中國在3D打印技術領域也有非常顯著的成果。作爲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飛機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的國家,中國在該領域的起步並不比西方國家晚,並且絕對屬於“國際第一梯隊”水平。

這技術潛力巨大,全球第二個掌握的是中國,連F-35B都用中國製造

用中國產3D打印機打印的F-35B艙門零件

​有意思的是,之前美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搭載的F-35B地勤人員,曾驕傲地展示了他們的最新3D打印戰機零部件,儘管在該領域美國人的起步要早很多,但他們殊不知這一“壯舉”使用的卻是中國製造的3D打印機完成的,網購價格僅6000元人民幣,支持16國語言操作。至此,本該是美軍難得的軍宣計劃,卻意外變成了中國製造的宣傳廣告。

當然,我國在早已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殲-15艦載機的總設計師孫聰就曾透露,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早已廣泛應用於新機型的設計試製過程。(叮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