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目前為止,我們討論了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實施中常見的四大繆誤:培訓所有人、什麼都作圖,控制圖與生產脫節,「擠兌」SPC協調員。這只是SPC實施禁忌的冰山一角。如果要把目前談到的內容歸納為一個主題的話,那就是:從一線員工的立場出發,做有益於操作員的事;無論做什麼,確保理由充分。我們繼續討論。

你:你的意思是還有其他誤區?好吧,我很感興趣。咱們繼續討論。

我:好極了!非常高興您有興趣。但是請記住,按專家們在相關書籍中討論的正確步驟操作,但同時一定要規避我在此博客系列中談到的誤區。

那好,讓我們繼續討論應用SPC的10大謬誤...今天談第6項和第5項。

6.應用SPC就因為它「是個好東西」

請不要誤會,SPC絕對是個好東西,是正確的事。我整個的職業生涯就是幫助全球各地的企業在車間一線應用統計方法。真是無法形容那種感覺,當我接到客戶電話,他們激動地告訴我「真不敢相信我學到了那麼多,我們改善了那麼多!真不敢相信我們省了那麼多成本!」這樣的談話總是如此令人愉快,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非常舒服。

好東西

然而,如果實施SPC僅僅因為它是「好東西」,那還不夠。實質性的動力不足。從企業商務的角度,因為這個理由而應用統計方法,說服力不夠。整個企業範圍內以品質為驅動的牢固的商業邏輯,才能保證SPC實施成功。我見過的最成功的SPC系統,基本上在啟動之初領導層都會參與,並且明確表態:「我們已經受夠了各種質量難題,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接下來我們一定要讓工廠面目一新!」

Chris M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他是製造業的專家,我們認識多年。Chris是一個很大的紙箱生產企業的工廠經理,公司分廠遍布全球。他接受任命,負責整頓在整個集團表現最差、質量水平最低的一家工廠。為什麼會如此急迫?因為他們最大的客戶已經發出最後通牒:「如果再不改善產品質量,雙方就此終止合作。」數百萬美金的訂單懸了。一旦丟掉這個大客戶,面臨的就是工廠關門,工人失業,企業聲譽毀於一旦。

Chris迅速在整個工厂部署SPC系統。結果簡直驚人。幾個月內,百萬單位缺陷水平降至個位數,成本削減顯著,產能回升。威脅要撤單的客戶很快給了工廠最高供應商評級,這在行業內是極少有的;另外,雙方很快簽訂了新的合同。

SPC實施短短兩個月,一個客戶寫信表示:「我們不清楚你們在做些什麼調整,但是,請繼續。」這個神秘的「調整」,正式SPC工具的創新應用。被問及扭轉乾坤的秘訣時,Chris謙虛地回答:「我們只是按照SPC本應被應用的方式,踏踏實實地讓SPC工具落了地。SPC是工廠起死回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到一年的時間,從最差變為最好,因為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最強有力、最有說服力和最具激勵效果的明確指令和支持。在那之後,通過積極主動的、激勵人心的,同時商業目標明確的、成功的SPC應用,Chris再次成功挽救了另外兩家工廠,其質量水平和市場表現翻天覆地。

分享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強調:導致SPC項目失敗的因素有很多...希望您不要成為失敗案例其中之一。

至此,SPC應用10大謬誤清單已經過半。趁熱打鐵。我們繼續第5...

5. 將SPC僅僅當作數據採集工具

應用SPC系統的過程中,以下場景非常常見:

  • 每個班,操作工定期抽取一些產品進行測量。將測量結果記錄在紙上。
  • 當班結束時(或者一周結束時),行政輔助人員從操作員那兒將紙質記錄收走。
  • 第二天或第二周,輔助人員將紙質記錄上的數據輸入到某種軟體表格中。
  • 控制圖列印出來,並且通過郵件發送到工藝工程師,工程師們看到圖表,通常會說:「啊,上周有好些失控(超控制限)數據呀!」

希望你能看出這個「系統」是多麼的荒唐。如果還沒看出來,可以簡單地說:SPC本就應該由操作工在車間現場實時使用,操作工負責收集數據並立即對失控/超控制限的情況做出反應。這裡的關鍵詞就是:「實時」、「立即」。

像以上所描述那樣應用SPC讓我匪夷所思。這樣應用SPC無異於在做昂貴的、奢侈的數據採集練習。不管經理層如何為此辯白,我只能說:這根本就不是SPC。

這種徒勞的采數「練習」帶來的副作用是,操作工會認為:生成圖表、產生和提煉信息、提示採取需要的行動顯然是「其他人的事」。我們不想出現這樣的情形。實際上,事實也遠非如此。

只要應用得當,SPC系統會及時通知操作工現場出現了超控制限的情況,因此及時提示相關人員立即採取應對措施。我的意思是,過程事件發生的當時,就能收到信息提示,以便立即對過程進行調整控制,並且,關鍵信息及時通知到了管理過程的最佳人選——操作員。

所以,為什麼還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做這個昂貴的數據採集練習呢?為什麼不踏踏實實、好好地做SPC呢?很多情況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客戶要求提供這些圖表。」哎喲。如果花了一周才創建控制圖,這個時候有問題的產品已經裝車準備送給客戶了,或者已經到達客戶工廠。事後諸葛亮似的控制圖,對於保證客戶產品的質量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太遲了。SPC應該在車間現場做,應該在操作員手裡做,並且應該實時對統計工具識別出來的問題採取措施。

現在,我們已經有些把握了。和我一起,來看看更多的SPC應用中應該避免的10大謬誤之第4及第3大謬誤:「不提供或者只提供很少的基礎設施和支持」、「生產優先於質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