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就下起了雨。虽然导游姐姐看起来很高兴,因为不会太热,但是如果下雨的话不是会更麻烦吗? 

车子停到了昨天规划馆的位置,一下车就有一堆人涌上问要不要买雨衣或雨伞。事后问有买的人,雨衣穿一次就坏了 

那边还有一种特别的雨伞,是带在头上的,在台湾很少见,不过在大陆很常看到呢!每个景区都有,不过实用性可能不高,毕竟只能遮到头部而已,衣服还是会湿。不过在风景区很好用。

天安门地图  

天安门,「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皇城城门的正门。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但比起城门,广场才是他受人瞩目的原因,或者是说,天安门有名的不是他的建筑,而是他的历史意义。

直到现在,降旗后清场仍是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有集会自由就等于同意人民有自由发言的权力。小雪姐姐说,她们小时候都还可以在晚餐过后,到广场散步游戏;而现在就算是络绎不绝的白天,只要游客有奇怪的举动,便衣就会上前询问,防范未然的立意明显。在某个层面来说,天安门是中国开放民主的一种象征,或许未来,宣布解除天安门夜晚戒严,放下四十几年无名皇权的那天,终会到来。

不过现在我们也只能看著毛泽东的画像拍张照而已。

天安门  

走过地下道后,到了天安门城楼下,门外跟门内各有两只「,也叫做「朝天吼」或「望天吼」,为龙九子的其中之一,盘据在高高的华表顶端。城外的石犼看向外(南方),意为「望君归」不要再流连在外;内的石犼面向北方,正对著紫禁城,称为「望君出」希望君主不要宅,必须出外探访民情。

上面停了一只鸟,很可爱  

皇帝难为,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在都一样。 

天安门城前有金水河,上有五座汉白玉石桥,与五个门洞对应,为「外金水桥」。老样子中间只有皇帝能走,旁边是给王公大臣走的。不过那天中间被卫兵封了,所以就走两旁。

走走走走……还经过了护旗卫兵的宿舍,为了每天准时升降旗,这群卫兵就住在天安城门内,能住在皇宫内,我都不知道……该羡慕还是无言了,为了国家尽忠过著这像苦行僧的生活,也算是种幸福吧。外头还有篮球框,让人会心一笑。

接著就到最雄伟的「午门」,在这边稍微整队等待买票。午门有五个门洞,明三暗五,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中间的门洞当然是留给皇帝的,不过还有两种人可以过。那就是正宫皇后婚礼时可以过一次,还有当年殿试前三名。慈禧太后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走过中门,因为她不是明媒正娶入宫的,就算她后来掌握了无上的权力。

午门真的很漂亮啊!不过正当我们在等待时,答,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哇靠瞬间大雨啊!真的是让人措手不及,给人准备拿伞的时间只有三滴雨的时间,连皇城的雨都霸气十足啊!非得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见识一下天子的威严。

下雨前抢拍到的  

 

穿过长长的门洞后终于进到了紫禁城,凡是中国人都朝思暮想愿得一见的皇家宫阙。

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太和门,前面广场上的五座石桥为「内金水桥」,全部是由汉白玉石建成的,连河沿跟河底都是,真的是太有钱了…… 

中间老规矩只有皇帝能走,如果是晴天或许导游会带大家走吧……可惜那时下著大雨,不过我还是死命的跑跑跑到中间……拍太和门。中国的建筑颇神秘,一定要正中的拍才好看,侧拍旁拍都无法显现出宫殿的气派跟广大。当然排完后就顺便走走中间的桥体验皇帝的感觉,只是不知道皇帝是搭轿子还是自己靠双脚走的……

穿过太和门,看到的就故宫最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三大殿之一。简单一点说作用就是皇家的大厅,对外活动大多都是在这里举行。

太和殿  

地板  

特别提到我们脚下踩的地板,这可是货真价实从明朝留到现在的石版喔!以前的皇帝最害怕的就是暗杀,为了防止「从地底挖隧道」这种小说最常出现的白痴方法,所以这里的石砖横的放了七层,直的放了八层,横七竖八,总共十六层,嘿嘿让暗杀者无从进入。怪不得电视剧入侵皇宫都是用飞的。

水缸  

还有这个水缸,作用是什么呢?很直观的想法就是用来救水的,不管多么伟大的建筑,只要是木头做的火一来就算是皇宫照样烧得很痛快。不过现实而言,这样一个水缸能装的水还是有限,远远不够来救火。所以啊,他的作用不仅仅是救火这么简单。克火需水,水生于金,这是风水上的意义,这些水缸外边以前是镶著金箔的,地上的土又能生金,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这样理解起来的确是比单纯灭火有水准多了。水缸上的金箔在八国联军的时候都被士兵用军刀刮走了,想到就让人咬牙切齿。

下面的石头类似灶,冬天为了不让水结冰会在下面烧火融化。

沿著汉白玉石楼梯爬上去,本来以为可以进去太和殿,不过现在是被封住不能参观的状态,唔!只好在外面耶一张。

太和殿外   一片金光闪闪,本以为是夸饰之词,今日一见,名不差已      

中国人对于门第观念可是相当严谨的,在紫禁城中可以看到很多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规格。像是九个门钉的门、十样俱全的垂脊兽等,如果这些文化古迹都不对外开放,我可能会为了亲眼看这些文物而选择读考古系也说不定吧?

绕过太和殿下方汉白玉石建成的台基,可以看到故宫第二殿——中和殿,可以理解成皇帝的休息室,从中和殿大门往前走就可以由太和殿后门进去,目测大约50公尺的距离。

最后就是保和殿,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殿试」的场所。殿试的压力真的好大啊!看到皇帝坐在那边调戏你考试,这应该是全世界最难熬的面试之一吧!

保和殿     漂亮  

参观完故宫三大殿,接下来就是皇家内庭,就是皇帝的家。首先看到的是乾清宫,本来是皇帝寝宫。不过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

你他马的前面有宫殿不用真是浪费啊! 在这边接见大臣就可以睡晚一点是不是啊你这个色魔,你可以再懒一点啊?

乾清宫  从这边开始门匾上都是汉满并行,外庭三大殿本来也都是,不过在袁世凯登基的短短几天,就把上面的满文去掉了,又是一个让人咬牙的混蛋。

光明正大就是挂在乾清宫中。  

交泰殿小小的有点寒酸,不过里头「无为」二字让许多游客停下脚步。这两字为雍正摹写康熙之笔。

交泰殿  

最后一个坤宁宫,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因为皇帝(忘了是谁)遇刺而搬出后宫,皇后当然也跟著出去了。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但现在都用玻璃隔挡了,只能在外头看看。

洞房  

出了坤宁门就来到了御花园,因为临时加了一个景山公园的行程,基本上没有停留就匆匆走过。只介绍了一颗夫妻树,树枝相挽,溥仪皇帝结婚照就是在这里拍的,感觉……好浪漫喔,我也想在皇宫拍结婚照,如果可以在故宫拍婚纱我一定嫁给他(?)

延晖阁  

延晖阁为古时秀女选拔的地方,穿越小说的热门景点(?)不过我看到第一秒我只想到晖侍(?)

 

……终于走出来耶!我完成了我人生的一大弘愿了!

但是当下我只有好累的感觉,不过还是兴奋的像白痴一样。故宫博物院的匾额只挂在北门玄武门上,南门那边看不到。不过这是由左向右书写的,可见一定是近代才挂上去,传统的匾额是由右向左才是正确。

故宫博物院  

 

马不停蹄过了地下道来到景山公园,因为是临时的景点所以要自己买票。主要目的是要看吊死明思宗那棵树。

槐树   碑  

老实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是一棵树,而且文革时已经砍了,现在这棵是后来在种的。看型没型,感气无气,但是还是让我不由自主想到叶蓁——

「为国死去,本是一个公主的信仰。」

亡国之君,殉国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槐树何其无辜承担千古的罪名,同样的根系,重发的另一株郁郁青葱。

若世上真有传说中的华胥梦引,思宗是否会愿意用生命换取复国的美梦?还是依旧在国破之天,手拿染血的剑,踏过玄武门槛,孤独的来到景山下,望著远方天空的火焰红。一缕白棱无言见列祖列宗。

昔日的槐树不再,今日的宫阙依旧。子孙的喧哗踏碎悲凄的气氛。

当下的感触啦……但还是有点悲伤。

如果天气好的话在景山上可以一览紫禁风光,不过那天下雨又起雾,所以什么都看不到。倒不会感到可惜,因为皇城的浩荡已存在我心,有没有拍到全景无所谓了。

景山公园古色古香的厕所  

玩到这里……其实时间才中午12点半而已,当然故宫部光只是这样,还有东线跟西线都没去走。不过以第一次来故宫这样的行程倒是挺丰富的。有遗憾下次才会再来啊XD

后来听小雪姐姐说今天故宫的人潮是不正常的……不正常得少!天啊我已经觉得很多人了说,我们真幸运。 

下午要听讲座,说的是《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快速的解决完午餐后就到大会议室听讲,还有跟另外的几个交流团一起听。不过……这大概是这几天我最无神的下午,仿佛回到中国医上课的时光,虽然没睡著但也听不太进去。

讲座结束后(咦?)又是吃饭,今天晚上我们逛的比较远走到商店街那边去了,后来发现那边离地铁出口很近,不过当下我们不知道就是了。

跟之前去贵州时一样,晚上后很多婆婆妈妈都聚集在广场跳舞~人好多喔!我是很想下去跳跳啦,不过同伴们头也不回的走了,我哭哭两声只好跟上去。好像……又逛到大卖场里了。大卖场除了冷气对我而言没有吸引力啊(翻桌)但是团体活动就是这样,只好一直安慰自己之后要来自由行了。 

今天又是在大卖场结束一天的行程,第四天要出发去承德了!

~ Day 3 fin. ~

-TBC

后记:

 

        有淀粉果然让脑筋运转利索,现在只差冷气了!等等要跟宜庭吃晚餐,吃完后赶紧打第四天,今天已经八月十二日了……

 

P.S.有一组去找北京同学玩,好像因为招不到车子迟到了一小时回来,好像是今天吧?我记得承德那晚自由行好像有组被禁。说实在人只要在隔天集合时间能到就好了,干嘛管那么严呢?真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