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控制計劃作業指導書

1、目的

通過控制計劃的制定、實施和管理,確保產品製造過程處於受控狀態、生產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

2、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產品質量控制計劃的編製和實施,包括樣件、試生產和批量生產。

3、職責

3.1 技術部工藝人員為控制計劃制定和管理的歸口部門。

3.2 質量部、設備科、製造總部、採購部、各車間為控制計劃制定、實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門。

4、工作程序

4.1項目策劃與實施階段根據FMEA結果與項目進度要求或客戶要求,由技術部工藝人員建立一個多方論證的小組負責編製控制計劃。控制計劃的過程輸入主要有過程流程圖、FMEA、可靠性結果、設計評審結果、產品定義(圖紙)、材料規範、特殊特性、從相似零件得到的經驗、小組對過程的瞭解、優化方法(如QFD、DOE)等。

4.2如客戶未要求提供控制計劃,則一個單一的控制計劃可以適用於相同過程、相同原材料生產出來的同一個系列的產品。當客戶有要求時,則必須提供一份單一的控制計劃。客戶有特殊要求時按客戶要求編製控制計劃,沒要求時按以下規定編製,版本號等相關管理按《文件和資料管理程序》規定執行。

4.3控制計劃相應欄目應按如下要求填寫和制定

4.3.1樣件、試生產、生產

樣件——在樣件製造中,對尺寸測量,材料和性能測試的描述。

試生產——在樣件試製過程中,進行的尺寸測量、材料和性能試驗的描述

生產——在正式生產過程中,產品/過程特性、過程檢測、試驗和測量系統的全面文件化描述

若適用於試生產或批量生產,在前面對應的方框中打做標記,客戶有要求時需要做樣件的質量控制計劃。

4.3.2 控制計劃標記並編號

控制計劃編號按產品區分,如桑塔納後減為「WJ04-2915JK01」對於多頁的控制計劃則填寫頁碼(第 ……頁 共……頁)。

4.3.3 零件編號/最新更改水平

填入被控制的系統、子系統或部件編號。適用時,填入源於圖樣規範的最近工程更改等級和/或發布日期。

4.3.4 零件名稱/描述

填入被控制的產品/過程的名稱和描述。

4.3.5 供方/工廠

填入編製控制計劃的公司和適當的分公司/工廠/部門的名稱。

4.3.6組織代碼(供方代號)

按顧客要求填入識別號(例如:鄧氏號碼,顧客供應商代碼)。

4.3.7 主要聯繫人/電話

填入負責控制計劃的主要聯繫人姓名和電話號碼。

4.3.8 核心小組

填入負責編製控制計劃最終版本的人員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4.3.9 供方/工廠批准/日期

如必要,獲取負責的製造廠批准

4.3.10日期(編製)

填入首次編製控制計劃的日期

4.3.11日期(修訂)

填入最近修訂控制計劃的日期

4.3.12 顧客工程批准/日期(如需要)

必要時,獲取顧客的工程批准

4.3.13顧客質量批准/日期(如需要)

如必要,獲取負責的供方質量代表批准

4.3.14 其他批准/日期(如需要)

如必要,獲取其他同意的批准

4.3.15 零件/過程編號

該項編號參照過程流程圖。

4.3.16 過程名稱/操作描述

系統、子系統或部件製造的所有步驟都在過程流程圖中描述。識別流程圖中最能描述所屬活動的過程/操作。

4.3.17 生產設備

填入所描述的每一操作工具。

特性(包括18-20)

4.3.18編號

必要時,填入該過程要控制的特性的順序號

4.3.19 產品

產品特性指在圖紙或其他主要工程信息裏描述的一個零件,零部件或總成的特徵或屬性。核心小組應當從所有來源中識別構成重要產品特性的特殊產品特性。所有特殊特性都必須被列在控制計劃裏。此外,組織還可以列出在正常操作中被例行跟蹤的過程式控制制的其它產品特性。

4.3.20 過程

過程特性是與已識別產品特性有因果關係的過程變數(輸入變數)。過程特性只能在其發生時被測量到。核心小組應當識別過程特性,並控制過程特性的變差,將產品變差降低到最小。每個產品特性裏可以對應一個或多個過程特性。在某些過程裏,一個過程特性可能影響到多個產品特性。

4.3.21 特殊特性分類

在此填入對應特性編製標識。按以下方法分類:

S、R:在可預料的合理範圍內變動會顯著影響產品的安全特性(S)或政府法規(R)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車內人員保護、轉向控制、排放、雜訊等等;需要特殊生產、裝配、發運、或控制的產品要求(尺寸、規範、試驗)或過程參數,一般按顧客要求列此類。

A、在可預料的合理範圍內變動可能顯著影響顧客滿意程度,例如配合、功能、安裝和外觀(非安全或法規方面)。

B、在可預料的合理範圍內變動不顯著影響產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規的符合性,也不會顯著影響客戶對產品的滿意程度,但對下道工序或過程的裝配、製造等帶來顯著的影響性。

C、在可預料的合理範圍內變動不會對總成產品的性能、安裝和外觀有顯著影響、也不會因此而引起顧客抱怨的特性。

當顧客有要求時,應按顧客特有的符號來識別重要特性。

方法(包括22-25)

4.3.22 產品/過程規範/公差

規範/公差可以從各種工程文件,諸如圖樣、設計審核、材料標準、計算機輔助設計數據、製造或裝配要求等獲得

4.3.23評價/測量技術

該處標明所使用的測量系統。在使用測量系統之前,應當對測量系統進行分析。

4.3.24樣本容量/頻率

當要求抽樣時,列出相應的樣本容量/頻率。樣本大小可根據行業標準。

4.3.25控制方法

這是有效的控制計劃的關鍵要素之一。這一欄包含了怎樣控制操作的簡要描述,適用時還包括程序編號。使用控制方法應當基於對過程的有效分析。控制方法是通過在質量策劃比如FMEA內識別的過程類型和風險來決定的,操作可以受控於但不限於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檢查,計數型數據,防錯,抽樣計劃。

4.3.26反應計劃

規定為避免生產不合格產品和操作失控所需要的預防、糾正措施,應是最接近過程的人員(操作者、班組長或檢驗員)負責。如填寫「隔離並調整」、「設備調整並重設參數「等。應當記錄已經採取的措施。

在任何情況下,可疑或不合格品應當由反應計劃的負責人員將其清楚的標識,隔離,處置。這一欄還可以用來標示特定的反應計劃編號,識別反應計劃的負責人。

4.4控制計劃的實施和管理

4.4.1 技術部負責:對產品、過程規範、工裝、夾具、專用檢具等的設計等。

4.4.2 設備科負責:生產設備及工裝的評估、改進及管理。

4.4.3 質量部負責:通用量具的驗收、定期檢定、評估、改進及管理;進貨和轉序檢驗的控制方法的實施;監督控制計劃的實施

4.4.4 採購部負責:原材料、外協件等進貨;通用量具、工具的購置

4.4.5製造總部、各車間負責:工裝、專用檢具的製作、驗收及嚴格按控制計劃實施

4.4.6 項目主管的自主性、許可權和責任應制定

4.5 控制計劃制定完成經批准後,由技術部按《文件和資料管理程序》分發給相關部門。

4.6 對於系列產品的控制計劃在發生下述情況時,技術部應評審和更新控制計劃,其更改辦法應按《文件和資料管理程序》執行

4.6.1 產品的更改

4.6.2 過程的更改

4.6.3 檢驗方法、頻次等修訂

4.6.4 過程不穩定、過程能力不足

4.6.5 需要時,顧客抱怨的糾正預防措施

4.6.6 對於單一產品的控制計劃,除在以上情況下需對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和更新外,在產品有更改時也需要對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和更新。

4.7 正常情況下,控制計劃須一次/年進行評審、修訂和更新。

4.8 控制計劃必須包括進料、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直到入庫、發運;控制計劃必須包括年度型式試驗。

5、文件控制

5.1 引用文件

APQP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和控制計劃》參考手冊

5.2 記錄

質量控制計劃

控制計劃檢查表

推薦閱讀:

ISO 9001: 2015 新版標準轉換指南和實施步驟

新版IATF16949:2016基於舊版的變化

什麼是IRIS體系&ISO/TS 22163體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