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文目的

随著高考的到来,马上毕业的学弟学妹是不是对高考结束后漫长的假期感到激动O(∩_∩)O~!解放了有木有,未来属于自己了有木有(#^.^#),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高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同样重要的是选报志愿。

在等待高考成绩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提前了解学校了。一些同学会对苏州大学产生兴趣。位于新一线城市苏州,211,建议周休2.5天的帅气校长,窝里横综合院校,全国最美大学之一,众多靓丽的小哥哥小姐姐和超长的寒暑假。这可能是大家的第一映像,挺好挺好,但是这点信息有点少啊,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这朵小花花给哪所院校呢?于是很多同学通过网路查询院校信息,希望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但是很不幸,网上信息真假混杂,网友留下的信息往往掺杂自己的情绪。

于是本文的初衷是

(1)提供个人关于院校选择的思想,希望看到此贴的学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2)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大量关于苏大的可供参考的信息。

(3)针对少部分恶意诋毁信息,提供真实可查的数据。

(4)希望看完文章的朋友,可以对大学有新的认知,并且最终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而这篇文章篇幅。。写著写著就控制不住了。。。费时较多,且不是一口气完成的,所以部分内容有所重复和节减,望包涵,请杠精大侠饶命。

################################################################

此篇文章写完后,作者找了一些同学试读,由于篇幅过长,平均阅读费时在三小时左右,所以我对每一块加以注释以及修改字体格式,以方便同学进行跳读斜体字可以跳过,加黑子比较重要

二,志愿的填报

此大点讲了个人对院校报考的看法,与主题介绍苏大无关

################################################################

此处陈述个人选择院校的思想。在网上如何填报志愿的信息很多,而这里只是一个过来人的随便一说,可供参考。希望按照这个流程,可以帮助你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院校。

1,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自己性格会对大学填报志愿产生影响。如果你是比较孤僻,比较讨厌社交,不喜欢合群,而未来也打算只靠自己的实力说话,那么,把学校专业的现有实力(师资,设备,实验室,底蕴)当成选院校的第一要素。

如果你是广大普通人的一员,认为行走社会注定免不了互相帮助,那么,把未来工作的城市或者区域当成选学校最关键的要素。

如果你是随遇而安的人,那么慎选北上广的学校。如果你想干出一番大大的事业,瞅准北上广的学校。

……

而如果你的家庭很社会,你也打算主要靠家族的资源,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头衔」。我建议你选学校的牌子,例如985,211,例如双一流A,B,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而以下内容是针对广大普通人而言的。——认为行走社会免不了互相帮助。

2,认清什么是好志愿

个人的看法是,好志愿是对已知资源做到最大程度的不浪费。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校友圈。虽然未来各行各业,各个城市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变化,但这不意味著我们把选择权交给预测不到的变化。

3,能考什么

高考成绩出来了,按照高考录取流程,分高的同学具有优先选择权,按照自己的位次分数段,通过往年的录取情况,筛选出上下20分的学校,因为在这个分数段内的学校,虽然实力上会有差别,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泛,这些学校在各自的区域内影响力和实力相对于外地院校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后续会介绍大学的地域性)。而对于学校的分数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到。

4,想学什么

这个其实算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已经筛查出了适合自己自己分数线的学校,其实是很多的,涉及了很多的专业,这个时候,就要选择自己想学什么了。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有些同学目标明确,提取恭喜你,但对于很多学生,包括我自己,在高考结束后,就感觉瞬间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自己能学什么,想学什么和适合什么。我建议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与长辈交流,与比自己年长一些的人交流,网路查询等,综合考虑,以及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找到自己想学的,或者有意向的专业,比如想学医,想学农,想学计算机。

这里提醒一下,专业信息是通过他人和网路获取到的,但是,不要被别人的思想先入为主,始终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有自己的思想,这个是要综合考量的,利弊权衡,比如有人说学计算机好,收入可观,未来发展空间大。但是,计算机行业很大,有的方向可能吃年轻饭,会中年危机,有的方向会交流闭塞,不适合喜好与人沟通的同学。想好学什么,要正反综合考量,想不清楚也别急,对于世面见得少的我们很正常,先找到自己倾向学习的方向。

找到想学什么,可以筛查掉不开此专业的院校。

5,想去哪里学

经过以上两轮筛查,所剩的院校就不多了,这时候就可以挑选去什么地方学习。这个可能就是高考和考研不同的地方。

考研以未来工作的地区选学校,而高考一方面也可以以未来工作的地区选学校。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以见识世面,开拓视野来选学校,考研再选取未来工作地区的学校。

如果我下定决心不想离开家乡,在家乡工作就很好,离父母近,可以照顾他们,那么,选择你们省或者隔壁省的学校,就算分数亏一些,也是最佳选择。(一些省省内高校分数较高,因为很多学生不想出省)

如果我的家乡,不太发达,自己想到别处发展,自己闯一闯或者看一看,为自己的下一代和家人带来一些改变,那么选择一个发达城市的学校。

如果我还不清楚未来去哪里工作,是发达地区还是家乡,我很迷茫。

不要担心,这很正常,很多人都会迷茫。至少我高考结束后一心想去外边的世界看一看,想自由,但是对于是否回家乡工作也很疑惑,未来也看不清,对于这种情况

个人推荐报考发达地区的学校,因为

(1)开拓视野,可以见识最前沿的科技人文应用,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商业氛围,最新科技的普及,不同的区域人情以及重要的职业发展前沿,而这是较不发达城市所不能提供的。

(2)毕业后如果你想要留在上学的城市或周边的城市,如果考研,那么考取本区域其他实力更强学校的研,不会存在导师没听过你学校的尴尬(因为的确部分老师会歧视一些学校,我们有老师甚至上课说过,看到一些初试分很高的,学校不知名的,就会面试给难题,给低分)。而考本校则复试具有优势。如果想在当地直接工作,由于发达地区机会更多,再加上学校在当地的知名度,会让你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对于在家乡上学的同学,没有大学圈子去一个新的城市是很难的(困难很多,最致命的是孤独)。

(3)本科结束后,想回家乡发展,那么对于考研,较不发达地区同水平的高校考研难度要小一些(国家考研划分A类B类),那么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建立自己的校友圈子,并且拥有有两个高校圈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选择回家乡本科直接工作,的确相对本科报考当地院校会有一些劣势。

所以个人建议,当你不知道未来去哪,人生还未知,那么去发达地区上学的优势会大一些。

6,最后的选择

其实经过上述三步,最后所剩余的学校基本一只手数的过来了,那么,谁放到第一志愿,这个时候,可以加入你的感情色彩了。

如果选择了家乡的院校,可以通过自己想学专业的建校历史,省内口碑,就业状况,未来发展的势头,所在城市,甚至可以是食宿,学校管理,某个人(*^▽^*)来选择了。

如果打算选择发达地区的院校,如你有一颗首都梦,就想去北京,那就北京的学校,如果你的梦想是上海,那么上海的学校,如果你觉得北京上海房价太高,挣的钱全给房东,未来不可能在这里生活,那就新一线城市的学校。

如果几个城市和学校不分伯仲,你也具体做不出选择了,这里可以任性一下子了,因为差别不大,可以通过学校在城市或者区域的影响力(是否是窝里横大学),自己过去的旅游经历(对气候的认知),学校的环境,食宿和管理(侧面反映学校对学生的态度),学校的发展势头,城市的发展势头和机会(城市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学校校长的帅气程度(这点苏大无敌了)(o(* ̄︶ ̄*)o)来加以选择。

7,平行志愿

现在应该是6个平行志愿,切记,第6志愿放一个分数较低,但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专业,如果还觉得不保险,第5个志愿也可以放一个这样的志愿。

三,个人对大学的看法

此大点介绍了我选择院校中心思想的解释,以及我对大学生的看法,与主题介绍苏大无关

################################################################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并非所有人高考结束后就能认清真实的自我,这也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人高考志愿并没有报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自己走了弯路,并且,这个影响还是长久的,例如随著自己资历的增长,校友圈的影响力才会倍加显现。

1,大学的地域性

在志愿的填报这块,大家可能会诧异,不同大学不是有各自的王牌专业吗,那对于普通人,为什么不以自己想学专业的实力来选学校,而是以地域来选学校呢?

这就是网上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呢?我的建议是:先选地域。ˋ﹏ˊ

因为大学是具有地域性的,

(1)校友圈

大学毕业后,学生大多数选择的工作城市,主要是上学的城市和家乡的城市。

苏州大学2017年数据
江苏另一名牌大学生源与就业情况

而因为如此,一个地区才会聚集这么一批人。可能你们年龄相差巨大,素未谋面,但是你们之间就会有相互的称呼:师长,师姐,学弟,学妹。你们在各自的行业发展,但是有人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合法合理的帮助大家一般不会拒绝。可能你孩子的老师是你的校友,可能给你家人看病的医生曾经和你参加过社会活动,可能你需要到政府办个事,一声师长就能得到比别人多的关照。boss手下两个员工,一个是学弟,两个人水平差别不巨大的时候,你觉得谁的机会会大一点?可能你是一个小白,但你发现同事包括boss很多都是你的校友,你觉得自己会不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当面试官是你的学长学姐,你会不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太多栗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人生的关键节点。可能一个人要需要竞选投票,A,B两人一个是校友,两个人你都不认识,他们的政绩你也不了解,但是每一票都很关键,问你的那一票将会给谁。而大家现在就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是,在你高中班上,你对和你来自同一所初中的同学是不是更熟悉一些?

而你大学的朋友圈,是离你最近的朋友,而其中很多人都留在了上学的城市。在人生的初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你觉得你们之间的交流和鼓励,重不重要?当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觉得自己会不会孤独?大学的朋友,可以打开心扉,可以压力大了出去喝酒,可以浪荡去排解压力。虽然这不代表你不会有新的朋友圈,只是你始终会比别人多这么一群坚实的后盾。

※※※※※※※※※这里大概说一下,有一些同学会为了虚荣心来选择学校,过分看重学校的排名和牌子。网上有一些人会夸大学校头衔的重要性,典型的是211,我想说的是用人单位也是具有地域性的,当他们公司所在地有优秀但没牌子的行业院校时,他们的招聘就不会卡牌子了——地方保护政策。况且用人单位也不是傻子,这些面试官对不同学校的培养结果心中是有数的。我的主张是要么家乡附近的城市,要么是想去的城市。去一个明显不想呆的城市,将会失去最关键几年建立起来的朋友圈,失去校友圈。因为差不多实力的学校在自己的地域内都是具有极大优势(再次重申)。所以要为自己未来的切实生活而考虑,希望年轻人要务实。如果你不想来苏州或者江苏发展,纵使未来极低可能性外星人入侵中国,北京沦陷了,清北合并到苏大了,牛逼大了,但看著快退休的自己和三四十年未联系的遥远校友,回顾三十来年由于客观存在的别人家的校友,而使得自己偶然受到打压,值吗?不值!※※※※※※※※※※※※※※※※

(2)当地知名度和就业优势

对于知名度,举个栗子,可能大家小学知道的院校不多,但清北复交还是知道的,你们市的院校也是知道的吧。所以知名度具有典型地域性。知名重要吗,说不重要是的,后面会具体介绍院校的知名度。

对于就业,在校招方面,你们专业的相关领域,已经有学长学姐闯出来了,口碑帮你打好了,用人企业也是放心的。而学校会积极寻求社会合作,帮你铺好路,提供大量的校招岗位。校招相对社招具有很多优势,很多大企业主要的招生渠道就是校招(还有其他多方面的的优势,可以从网路了解),这也间接造成了就业的地域性,学校的区域性(对于企业,就地招聘成本低,成功率高)。

在社招方面,对于普通院校的专业,当地内行人是知道其实力的。比如知道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可以与重点院校一干的。而放到其他城市,用人单位一般不清楚。面试的时候你觉得你有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先不介绍自己,而是先给boss解释一下,虽然自己的院校综合实力不强,但是我们专业实力强吗。毕竟有一些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3)学校支持力度具有区域性

发达省份的生均拨款,当地合作,省市项目相对不太发达的省市具有优势。比如江苏有四大专项和两项综合性支持,广东有双高计划。

这也导致了不同学校随著时间的推移,实力会发生变化。但是,这是区域领先,不是个别领先。跨区域比学校是很蠢的,因为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上学的区域工作,而与你们学校竞争的大学,在当地获得的支持力度是差不多的的,因为生均拨款什么都一个标准,不存在一个城市同水平的大学,一个学校生均拨款12000,一个学校生均拨款6000这种现象。

2,对大学生的看法

一个很阴暗,但是很多人内心都莫名存在的东西,爱和别人比较,父母会说别人家的孩子,你会说别人家的父母,比身高,比体重,当然高端点的是比腹肌,比较并不存在问题,但是问题是,对比之后产生的优越感。我喜欢的男生凭什么喜欢小红,我比她优秀?凭什么考研老师录取你,我笔试不比你高1分吗?高考凭什么你比我高,平时不我一直比你高吗?

我建议大家比较,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但是希望不要因为比较,产生优越感,让自己扭曲。有些事情有比较的必要,例如你学习方法比我好,我要借鉴一下。有些东西,对于我们很多人就没有比较的意义了。典型的有城市之间的比较,腿毛数量的比较,以及大学之间的比较。下面是一些数据。

网上查询到211的招生人数
网上查询到本科录取率及人数

我国有近2000万的18岁年轻人,这与每年211大学和各种本科的录取人数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上211的同学只占同龄人的2.3%,考上本科的同学只占同龄人的35%。我们即使不考虑大学的地域性,按照大学的排名把每一个学生进行排名(这就是过分关注排名的同学,内心所渴望的)。比如两个大学,对于学校的排名(标准存疑),差个20名,而个人位次就算差个7万名,我们放在全国2000万同龄人的基数中,差距是7/2000=0.0035,我们舍弃了各种存疑的因素,得到了这点数据差异,有些人为此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可以说十分的搞笑了。所以看似差距大实则微小的差异和排名没有计较的必要性。

四,关于院校的知名度

此点由于不可抗拒原因发生遗失,所以留下了一堆问题,可以跳过,与主题介绍苏大无关

################################################################

这一点可以说及其难写,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现在我内心有一万只草泥马在涌动,辛辛苦苦写好的东西一夜起来没!有!了!

所以不展开说了,留下问题思考一下就好。

1,名牌大学=高知名度吗

2,问一下自己的内心,自己想上名牌大学吗

3,自己有具体了解过名牌大学同普通东西有什么不同吗

4,那什么原因让自己对名牌大学产生了情愫

5,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

6,如果是为了好的工作,省内或者市内数一数二的高校就业会难吗

7,如果为了奉献,你对奉献的定义是什么

8,如果是为了装逼,这一逼能为你的未来带来好运还是坏运

9,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会不会因为学校的牌子而给一个加以定位

10,如果有,你觉得这种有色眼镜是不是当今优秀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

11,既然不应该,这种阴暗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又如何去克服,找到最真的自我

12,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是否经常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了自己的判断

13,会不会在你的决断时,一堆重要度为0.0001的事情加起来会大于重要度为1的事情,

14,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是否得到最明确的答案,做出全世界中最好的选择

15,你是否知道事物的变化是预料不到的,随著时间的推移,最好的答案也会变化

16,那你为什么还渴望得到更多

17,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现在觉得知名度是实还是虚

18,你觉得是自己的实力重要,还是知名度重要

19,那为什么你会在意知名度这种问题

20,你觉得知名度是否具有区域性

我相信通过上面的问题你会有新的认识。


以上部分更多的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读者。而以下部分开始介绍苏州大学,假如上文帮助你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院校,而苏州大学在你考虑的院校之中,而你也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苏州大学的真实信息,却苦于网上信息的鱼龙混杂,那么下文将是你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如果苏州大学并不在你考虑的范围之中,那么,我的建议是:

慎看,可能会被作者的主观思想先入为主,影响了你最本质的判断!

五,苏大的基本介绍

此大点介绍了苏大的历史,介绍了各项国家工程和苏大的关系,稍微有一点主观思想

################################################################

不来一段度娘的信息好像缺点什么o(* ̄︶ ̄*)o。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苏州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现苏州大学是20世纪90年代大学合并浪潮中产生的学校。

校名沿用的苏州大学,以前叫江苏师范学院,在之前就是历史久远的东吴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同宗同源。东吴大学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解放战争时,一些同志前往台湾,他们在台湾复校东吴大学(台湾),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其余留在大陆的同志继续在东吴大学(苏州)任教,随后的院系调整中,东吴大学(苏州)法学院参加组建华东政法学院,后改名华东政法大学,会计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后改名上海财经大学。而文,理学院得的保留,并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后改名江苏师范学院。其中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中国文学院)于1950-1952组建而成。随后南京师院(南京师范大学)与江苏师院(苏州大学)相关系科进行调整。江苏师院的生物、地理等系科并入南京师院,南京师院的数学、物理系科并入江苏师院。可见老苏州大学作为一所师范学院,以文理科见长,这也是很多人老一辈的人认为苏州大学是文科院校的原因。苏州师范学院在1981年成为首批拥有博士点的院校,证明当时实力不错。

东吴大学文理法三院
无锡国专曾与清华齐名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于1995年并入苏州大学,而苏州丝绸工学院于1997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可以说关系密切吧,他们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先生在上海创建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办成立苏州丝绸工学院,归纺织工业部直属。1964年,国务院决定将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后改名东华大学)的制丝专业组、无锡轻工业学院(并入江南大学)的纺织系并入苏州丝绸工学院,建立苏州纺织工业学院。1972年,苏州纺织工业学院重新改称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组建成立苏州大学丝绸学院。苏丝绸作为八大纺院之一,在纺织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苏州大学的纺织工程国家重点专业也是他们的老底子,学院现在有一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1997年12月有67所院校入选第二批「211」,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当时大学的经费来源很是单一,各地对大学的支持力度也不够,而上车的高校将得到大量的建设资金。这里有一个我们老师讲过的故事:

当时每个省可以申报1~2个学校,而此时,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这两所省属院校实力不相上下,那么该把谁放到第一位呢,毕竟如果最后江苏省只拿到一个名额,那么谁在第一位谁就会上车。这下教育厅就犯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研究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标题中将南师大放在苏大前面,在正文中将苏大放在南师大前面。所以最后傻傻分不清这两个到底谁最强,于是给了江苏两个名额。。。。。。。

12年双一流三期验收结果

苏州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由原来的通医迁来苏州而成立的,后来划归二机部(核工业部),在那个经费来源单一的时代,部署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作为核工业部的直属院校,当然得来点「核」,放射医学是苏医的特色,苏州大学也拿到了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18年也拿到了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当然苏大放射医学的重点还有核防护(有点高大上)这一块,每年都有部分毕业生去各大核电站工作。苏州医学院组建附二院,叫核工业部总医院,老师说过,曾经一个地方(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核泄漏了,处理不了,附二院过去一个专家组就完美解决了。苏医的临床底蕴深厚,内科学(血液病)和外科学(骨外)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苏大附一院的实力也属于全国前列。苏医也有很多著名校友,如阮长耿,詹启敏院士。过去苏医的实力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了解到,并且,上世纪高校学科的实力,可以通过1981年第一批博士点来衡量,苏医拿到了内科学和外科学两个首批博士点,数量上是(西)医学类的第十名(并列的还有四所)。

苏州医学院是苏大合并了的几所高校中过去收分最高的院校,在医疗行业内知名度很高。个人所在远离江苏18线小城,高考录取后给内行人说是在苏大学医,很多大夫都说这是所名校。作为医学院,苏州大学有实力强劲的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综合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50。

迁徙历史

苏州医学院「核」特色
一些过去医学院的数据。
18年顶级医院100强名单

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和。。。。985有点像啊)。2012年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苏州大学成为「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此时的苏州大学的工科实力正在逐渐上升,并且开始大力发展新工科。苏大在纳米方向聚集了一波大牛。因此,苏州大学的纳米专业也成为本学校转专业要求最高的专业。。。

随后的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苏州大学成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37所之一。这是又一中国国家高等教育国家工程。此时中国各地开始重视高校的建设,学校的资金来源变得多样化,特别是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于当地互利互惠中,发展势头愈来愈好,我国的政策也从政策布局转换为政策引导。但是存在不少不足,于是双一流横空出世,扶优扶强成为世界的一流。国家也会每年给予一流学科千万计的经费。机遇与危机共存,此次评比苏大并不理想,只拿到了自定的一流学科。苏大的发展方向还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为主(特别是工科,苏州是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学科评估也证实了苏大的发展,弥补不足,稳定优势。所以苏大的特点是大而不弱

学科评估加权排名,苏大B类专业很多
来自学校规划2018

六,什么是好大学

本大点内容提供了一些评价大学的指标,虽然与苏大无关,但建议读者阅读

################################################################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它的评价可以说有很多方面,而不同人对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的权重。针对普通人,说自己不想上个好大学,那一定是假话。别人1块买的东西你2块买了,如果不气的话给我说一声,我以后瞅准就宰你了。这里提出了有关好大学的定义,可以对苏大进行定义的同时,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好」大学产生新的理解。

什么是好大学,

1,是学校位于一个好城市,适宜未来的生活和发展?

2,是学校具有地域和跨地域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

3,是学校在该区域中占有相对优势?

4,是学校有政策的顺风车,未来发展潜力大?

5,是学校师资强大,设施先进,学校管理合理?

6,是学校的平台是否足够,让自己考研和工作中不会被莫名卡住?

7,是学校的资源,是否可以让自己变强?

8,还是现在正站在行业上层的老一代校友形成的校友圈?

下文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在苏州大学上,读者带著这些问题去评价苏大,同样,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其他大学,只是本文篇幅原因不做具体分析。

七,新一线城市苏州,综合水平强省江苏

为了逻辑的严密性,此大点从苏州和江苏开始介绍,引出当地对苏大的支持,不过,除了第一点无主观性,剩余四点是聚焦到苏大来介绍的,所以都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针对性,适合已经来到苏大和极想来到苏大的同学阅读,不推荐未来到苏大和不想来到苏大的考生阅读,因为这是典型的区域领先,没有参考意义

################################################################

下层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并且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各个事物都和他所处的地域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和地域密不可分。对于城市,高校给当地直接带来高素质劳动力,支持城市各个行业的发展,让企业不会成为光有高楼的空壳,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和未来发展的后劲;对于用人单位,设立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有大量的人才储备,这样可以就地招聘,没必要到外地招聘之后还要说服他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对于高校,依托城市获得教学经费,社会帮助,教学工作的支持等;对于学生,借助学校当地优势,会有更加丰富的选择,在上学期间,也会见识到较新的事物。「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成为我们的行动纲领,而科教文卫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起决定性作用。由于苏大是综合性大学,使得他对苏州的科教文卫有直接影响。苏州作为经济强市,高教实力确实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正是这种差距,使得苏州大学近十来年来发展迅速。

1,城市选择

关于选大学,我一直把适合自己的城市放在第一要素。个人认为,城市的选择不要看城市的排名,经济以及科教文卫。而要看适合自己的地域。拿新一线城市来说。虽然各个城市各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但这些城市在所处区域都是极具优势和机会,比如西安聚集了西北五省最好的科教文卫。而郑州作为一亿人口的省城,是该区域发展形势最好的城市。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东北的冷,南方的热,沿海的潮,内陆的干),风土以及与你家乡的关系都是有区别的。而对于个人来说,没有比较哪个城市好,哪个城市差的意义,因为每个城市在不同的个体眼中都有自己的优势

举个栗子,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不把又潮又热当回事,觉得吃饭加糖就很nice,觉得飙方言很情切,觉得爬几只蟑螂飞一堆小虫很常见。但对于北方估计。。。这夏天让不让人活,这饭没法吃了,你这个面怎么软吗,我也觉得方言亲切,不过你这说的啥玩意,我的妈,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蟑螂,好怕怕。。。。。。。不同人的标准都不同,那还比个锤子。榜单什么对于政客说不定有用,觉得同等级的城市这点做的不错,我们市也搞一个。。。不同等级,比如看到特斯拉在上海建个厂子,内陆十八线城市也想搞一个。。。。。先有港口再说。。。。

如果有一个城市各方面无敌,房价物价还低,工资超高,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蚊子小强全死光,爸妈同学还在身边,那这个城市估计在你梦里。北京上海综合优势多了一些,房价就上来了,张雪峰说的一个笑话,一个月工资没给你爹没给你妈自己没花,全给房东,你气不气?所以我认为,城市的选择要认清自己,综合思考。

如果想从新一线发展,要与各自的优势和自己适合与否进行综合考量,比如家在西北,觉得西北很好,那里的自然环境,饮食,方言适合自己而且离家近,那西安就是最佳选择。这也不意味著你的选择只有这些城市,如果你是有抱负的人,想成为最牛逼的,那一线城市城市机会最大;如果你想成为你们省牛逼的人就可以了,那么选择你们省发展最好的城市就好;如果你想成为你们市最牛逼的,还可以享受人生,那么四五线城市也是很好的,虽然工资少了点,但房价少的多,物价低的多。

苏州的劣势是交通枢纽性相对较弱

2,苏州

其实苏州没啥好介绍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城市知名度很高。大家映象里估计认为苏州是一个旅游城市,其实不然,苏州的经济很好,新兴产业也很多,而且苏州真的是:超级平(好像暴露了什么),河道很多,地理环境很好。还是来段百度的吧。其实苏州还是可以的。

苏州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技走廊中心城市,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这里我们老师曾经光荣的说过:苏州这么多年什么大灾都没有,而人均寿命也达到了惊人的83岁。苏州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1名, 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3名,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3名。

2018年全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全国第七。名义增速为7.38%,同比去年增长了1277亿元,净增长额位于全省第一。

苏州工业园区, 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2016、2017、2018年)位列第一。

……

17年数据,苏州总体经济较好
工业园区,图片来源百度
老城区山塘街,图片来源百度

很很很后面,会介绍个人对苏州的看法,这里就偷个懒,拿网上流通比较广的榜单顶事吧,我对这些榜单的看法是:来源存疑,意义没有,但是参考是可以的

据说官方的?不清楚看看就行

上面的榜单自带分析,感兴趣百度一下就好,苏州的优劣势有说明。而以下榜单是人口流动的榜单,城市吸引力较大,所以苏州流入人口较多。

17年大型演唱会举办场次排名

3,江苏

号称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是各方面都很活跃的一个省份。来江苏前我听说了江苏的另外一个称号——大内斗省,说实话挺怕的。结果发现。。的确各个地区之间贼爱比较,一个不服一个,感觉像小孩子一样。。。不过大家都是一笑而过(可能高校里面素质高一点),同学们都很好也贼善良,反正同学间没有说方言的(没有针对新疆同学),就是有点蜜汁自信(一个小哥天天给我吹逼说200m网江苏不要钱免费用,我假装信了),不过这不是重点,关于江苏的介绍可以自行百度吧,不过这边城建确实不错,一看就知道政府挺有钱。。。。。。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江苏这边可以说有很多就业岗位,而且各方面的设施较完备,科教文卫较发达,而房价也可以接受,娱乐商业活动也很发达。

对于学校而言,这边科教文卫投入不可谓不大。在上世纪,高校的发展还主要依靠政府的指标和国家的政策,与当地联系并不大,但随著改革开放,高校与地方的结合愈加紧密,各地政府也逐渐认识到了高校的巨大作用。江苏省由于经济较好,在科研的投入很早也很大力,使得江苏省内的高校近些年发展势头很好。

17年数据,江苏生均拨款较高

江苏高校在省里的支持计划主要是四大专项和两项综合性支持,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和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项目,「双一流」配套项目,每个工程都有很大力度资金投入(每年数十亿)。由于一些高水平人才选择苏州,而没有选择扎堆南京,所以苏大吸引了很多人才(苏州的高校一边倒),所以省上的资金一直处于第二仅次于南京大学。

江苏资金投入,来源于网站

4,名校名城计划

可以说苏大和苏州互相滋润。苏州大学实力愈强,城市的医疗,教育,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将会很好的发展,不会面临本地学生水平不够,外地学生招聘不来,企业搬到上海或者南京之类的尴尬事情,而市内一些需要牵头的研究项目,比如机器人研究中心,纳米研究中心等等直接交给实力足够的高校(苏大),就要简单的多。而苏州市影响力越大,商业越发达,城建越先进,环境愈加优美,优质岗位和企业越多,苏州大学也会吸引来更多的优秀学者,老师,获得领先的教学资源,也会吸引来更多各地向往江南的优秀学子。所以06年就有名校名城计划。这个苏大和当地融合体现的方面很多,校招会上当地提供的岗位与毕业人数达到了十几比一。而各个专业的优质实习点也很多,今天就看到几个学长要到校外实习十个月,住宿条件还到处炫耀,一个学长实习工资发了,扬言儿童节随便吃。很多学院都有和大公司合作,获得办学资金。一些老师和企业有合作,比如我的导师有时会叫过去帮忙计算机录入东西,拿一点小外快也很开心。社会赞助也很多,比如这边放射的同学在同学间会吹点牛,说学院设施好,各种赞助和合作很多,硬体软体都有,一个公司去年直接无偿赞助了100万一台的放疗模拟机10台……校外办活动借助学校的名号,都挺顺利。当然学校与当地的融合还将继续,深入,互利互惠的合作以后会更多,对于学生,可以享受到这些资源也是极好的。并且在当地,苏大的存在感可以说极强,使得很多学生也很自信。

#################这里说一下,一些人拿毕业薪资和毕业就业率说事,这个东西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可以说超多,一方面是数据来源,一方面是性别(一般男生在市场上比女生挣的多一些,而苏大女生较多),一方面是地域:北上广深领跑,而南京平均工资也要高苏州500,不过这些城市的房价物价相对也要高很多。一方面是学校培养模式(苏大的培养模式会有少数同学彻底放飞自我)。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学科性质:计算机行业领跑,文科专业普遍较低(而苏大有相当比例的文科专业),传统工科薪酬比较稳,生化就看你大不大佬了,医科对外只说工资不说奖金。而按照各个学校的官网数据,苏大同学的毕业薪资同其他理工科院校同性别相比,差距是小于城市间平均收入差距的。#######################

5,地域支持

总结一下,个人选学校坚持著不浪费资源的想法,所以城市选择要坚持不随波逐流,要与自我的真实意愿相结合。

而苏州大学借助苏州和江苏的支持,在城市本身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同时,还给予老师很完善的支持,比如科研资金方面,设备提供方面和具有优势的薪酬。而江苏的双创计划虽然不属于四大专项,但是江苏省投入依旧十分给力。苏州大学在苏州和省里的支持下,人才引进做的很好,特别是海外人才,可以说优秀青年汇集,未来可期。而设施方面借助各种合作,可以说挺好的。而且江苏提供的阶梯式培养政策很好,毕竟千人优青之类不是空降的,一流学科也不是空降的,所以会有稍微低一点的奖励政策给年轻老师,会给B类学科给予大量引领资金。而江苏学校的生均决算都很高(当地投入的体现),具体一点就是,苏大的生均决算同大多数部署985差不多。

江苏双创
17年数据,现在还多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才储备

而一些比较闲的同学可能会网搜学校经费排名之类的东西,其实没啥意思,可以放到一块比较的学校,在各自区域的排名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学校的经费与学生的关系还真不大,很多都给老师发工资了,而各个学院分到的钱也不一样。的确发达地区的经费充裕一些,而且东部学校经费来源多样,有很多拨款,合作,赞助,当地政策,老师私底下的合作等等,但是那是区域领先,不是个别领先(超多次说了);数据统计上,一些国家项目,省市项目,各种支持基金可能直接从资金来源地走账(不了解,当我胡乱说的存疑),而且网上经费信息来源途径未知。并且各个学校的体量不一样,比如苏大本科生27000人,南师大17000人,那苏大比南师大高不是很合理吗。所以从目的到来源(这个不是学金融的,我是真看不懂),再次重申,没有比较的必要性

实在闲著慌,怕学校倒闭的,我查了下苏大官网的决算数据,17年用了30亿余下来10个亿,40个亿基本是一个五线城市一年的收入,我觉得挺多的。连学校工作人员都不怕学校倒闭,我们就别瞎操心了。看门卫大叔挺尽责很和蔼,看起来应该按时发工资了,校园里的猫也是胖的一,看来这猫也不担心学校凉凉,无家可归,食欲极好啊……

地域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有政府,企业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有城市吸引力,政策吸引力为学校吸引来优秀学者;有各种支持政策以及赞助为学校带来的设施;有当地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互利互惠;有校友提供的归属感;有学生行走在城市街头的一种自信感;有生活在发达地区,为该地区贡献的自豪感;也有将苏大作为一个中转站,考研回到家乡,认识到区域差异而为家乡建设的目标感吧。

16年数据
16年数据
16年数据

当地企业提供助很多助学金和大学生科研基金(?政基金),而17年苏大奖学金回来(基本45%以前都有份),这个日期以后还说苏大没有奖学金的默认为胡搅蛮缠。下面一张图是校企合作科研资金,从一方面体现出了学校与当地的合作。

各大高校企业科研经费2017年

八,苏大发展

此大点主要内容是说一说个人对排名的看法,但是为了逻辑性,介绍了师资和论文,前两点具有强主观性,但是属于区域领先,没有参考意义。只想初步了解各个学校的考生建议只读第三点。

################################################################

借助区域优势,苏州大学可以说很快的发展以匹配苏州的城市实力。上一部分介绍了苏大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区域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加强学校的实力,区域与实力的差距直接促进了高校的发展。

1,师资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而苏州大学确实聚集了这么一批人才,这项数据苏大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前列。

学校官网上获得的信息

苏州大学这些年高校人才引进做的很好,毕竟苏大具有自身的优势:科研氛围很好,校园很安静很适合治学,工资不低,房价可以接受,气候不错(很神奇,真的不湿),资金配套合理,城建很好,城市知名度高,苏大在市内又具有主导优势,学校管理自由,给老师配套到位……在校的苏大老师幸福感很高,所以师资的愈加强大就很符合常理了,这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至于人才的各种分类,知乎上有详细的回答,下面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类。

可以发现,苏大的师资力量强大而合理。虽然很多人对我国人才政策不甚了解,都是直接看院士数量,但是院士不是空降的,都是从后两个层次的人才发展上来的。而苏大三个层次的人才以及后备的年轻人才很多。第二层次人才和第三层次人才数量可达全国20左右(第一层次由于双聘的存在很难比较),而且每年本校各种人才新入选的人数保持在20左右,每年还有新加盟的优秀学者。而后备的年轻学者就更多了。拥有这么一批成规模的人才队伍,成为了苏州大学科研和教学的主力。人才再配备先进的设备,合理的资金配套,所以最终科研结果的一个体现就是内行人很是关注的ESI了。

2,科研的直观体现,ESI

基本科学指标资料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

ESI是国际上比较权威,双一流学科建设也会参考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是对科研论文的评价,苏州大学之所以在各大榜单中插入985院校之中,主要是苏州大学ESI排名较高的原因。

再次重申一遍,ESI很重要,国内外各个榜单,因为政府的双一流都会参照(1‰都是世一流学科),它反映出了可以考量的科研结果(保密单位会吃亏)。国外各种榜单都是把ESI直接与科研挂钩,占有很大的权重。而ESI的排名可以说是无情的,因为每年5月份会刷新资料库,舍去一年的数据,所以不会考虑一个学校太过去的辉煌。

说到科研,现在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更加正规了,更加丰富了,上文说了省市的项目以及校企合作,而国家层面就是自然科学基金了,而苏大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水平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不然不给你立项)。

3,外行争议的排名

可能一些读者就纳闷了,作者中间一部分咋吹起来了。作者不是有意的,相信我,其实一些数据不展示难以说明情况,一展示出来就貌似具有了鼓吹的嫌疑。还好前面打了警告,读下去可能先入为主了。。。

(1)其实介绍师资,是为了说明论文的来源,论文不是空降的,是人写出来的,优秀的学者写出来的,苏大现在人才结构合理,人才汇集。而至于一些喷子说苏大老师水论文,这个大家笑笑就好。这个人素质一定不高,对科学极不尊重,也许这些人只尊重各种网红吧。虽然医科和材化相对好发论文一点,但一个学科的进步是积累出来的。当然论文不是键盘侠扣扣字就能发出来。我有见过生物这边的博士,一篇sci天天做实验,步骤很繁琐,错了再来,然而博士延长学年非常普遍(毕业条件和三大杂志论文挂钩)。虽然有些研究可能只是不起眼的一点,但是个人觉得也比享受著科技带来的福利,摸著手机吃著瓜,还恶意诋毁科研工作者的一些键盘侠,要高尚和重要。

(2)介绍论文,是来具体说明很多人关注的各种榜单排名,有人说苏州大学花钱买排名

首先对于敢这么说的小伙子,我很看好你哦。

其次,再次重申我对排名的看法,这玩意没用,而且充斥著浮夸和攀比,就像比较两个城市一样,对我们的意义不大,要综合区域来考虑,适合自己的区域可供选择的学校一般也就一两所,考虑一下专业很快就能决定上哪个。但是小孩子喜欢比出点什么,爱慕虚荣不注重实际,那我就排名大概说一下。排名没啥大用,但要排名总得有个标准,教师水平,教师论文,教学设施都是重要指标。以下是国外四大榜单的排名。

左为qs右为arwu,来源于网站
左为泰晤士,右为US,来源于网站

我们发现,苏大的排名分别是33,27,16,21,接著看参评的依据。这个直接找的网上的。

来源于http://www.zizzs.com/c/201710/19812.html

看到榜单的组成,虽然各部分的权重不同,但是师资队伍和科研结果(ESI)都占有很大的权重,而苏州大学师资队伍在国内处于20名左右,ESI排名是19,学校经费,设备处于国内高校前列,国际化苏大也一直做得很好,交流项目很多。所以这几个支柱型的指标都很靠前。这也是苏大在大多数榜单排名插入985中的原因。所以师资,设施,校园管理,生均决算,论文体现这些方面苏大都已经达到985的水平。而苏大排名相对较后的方面:生源质量和培养结果。(这个后续会说)

苏大另外一些好玩的排名可以说一下。(1)学校热度一直处于前15。(2)考研苏大的报考人数处于全国第一(几年前张雪峰说的)。(3)学校体量也排在三十多名(4.4万全日制生)

个人的看法是,这是现在同学思想的变换的结果。随著时代变化,大家开始日趋追逐自我的美好生活,起初北上广深有机会,很前沿,房价可以接受,而那会儿的人敢拼。但是随著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工资增长比不过房价增长,一个月的工资,没给爸妈自己没花全给房东,上个班路上来回2小时等等劣势开始体现,而新一代年轻人的吃苦精神普遍不行。所以随著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随后的开放中,机会增加,前沿也可以提早接触,房价物价可以接受,城建各方面很好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逃离北上广,所以很多人开始选择二线城市。而苏州热度和知名度一直很高,这也吸引了很多同学关注苏州的学校。对于考研的同学,他们经过四五年的学习,逐步认清自我,决定未来在苏州生活,所以考研报考苏大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体量问题,应该是好事情吧,因为苏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对于学校,大体量可以吸收各个行业杰出人才来壮大自己。并且错过扩充体量的好时期,未来能难扩充了,国家也开始遏制学校乱开专业了。(最近很多学校开设医学院,学校是瞅准了医学院对ESI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医学是极具地域性的,到新开设医学院学习意味著自己就是最老的校友了)。

############################有些同学担心学生这么多影响自己就业。?????你是真的毒,太狭隘了自己人都当外人,可以的。

这么给你说吧,不说苏大可以辐射到的城市,光苏州有1000万人,而省一霸大学的毕业生大多数选择的城市也只是当地省会而已,苏州这比深圳还多的人口数量你怕个锤子。######

校友会的排名我觉得比较特殊,随便说一下。

校友会的榜单很多,但主流的那个排名榜是结合政策,国策,民情最好的一个榜单,也是我最支持的一个榜单。

国内比较火热的排行榜有:武书连,校友会,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等。而武书连和另外几个国内的排名榜是逐渐和外国接轨的排名方法——参照外国榜单的指标来排国内的高校。但是我国国情不同,大家会发现校友会会对政策引领的高校排名较前,对农学,师范,行业类高校排名较高,而高分的金融,医科排名较后。的确,现在的社会风气有一种向看的感觉,一些专业听起来未来很难大富大贵,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影响不大,但这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粮食大家都得嗝屁。而重点农学院校的资金是很充裕的,并非网传的那样,中国农业大学的另外一个称呼叫中国食堂大学,设施校园都是很好的。而对于师范,名师出高徒,一些老师自己过去都不是好学生,很难教出好学生这种反动言论不是我说的,我一个高中老师说的,饶了我)。

所以我的建议是:

(1)对于网上的信息要甄别,比如混的好的人一般不会闲著查xx专业怎么样,因为自己已经在路上了。混的不好的人才会渴望抱团取暖,发现别人比自己更惨,才会让自己受伤的心舒服一点。就好像考完试,爱比较说我错了多少分,你才……的一般都是学的不精还爱攀比,人品很差的同学。

(2)360行,行行出状元,你需要的不是让外界干扰你的判断,而是找到自己适合的,自己最想做的,一路走下去,结果不会差,你的人生也是完美的。

(3)有些行业未来国家是重点关照的,因为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这也是我们国家政治的优越性。

九,校友圈和学校平台

此大点针对下决心报考苏大的学子,讲解了部分考生内心中会有的疑惑,但是主观性较强未下好决心报考苏大的考生慎读

################################################################

这里可能会说一些苏大的优势,针对一些同学对未来的困惑,

校友圈真的重要吗,苏大的平台足够支持自己的下一步吗。

这两点其实没有啥再说的必要性了,因为前文已经介绍和渗透了很多。校友圈这种东西其实是人情社会的一个产物,前文也说到了,在有校友的地方,可以提供很大的便利,而这东西说多了就成黑幕了,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与父母沟通一下,他们会给你最最最最最最真实,最最最最最最最社会的答案。

对于学校平台足够吗,不要担心这一点,至少苏大从硬体到软体,从生活到学习,从校内到校外,从实习到招聘会,学校基本都为你准备的很好了,而出国苏大的项目极多还有资金支持(曾经把500万奖学金注入出外交流项目)。对于升学率,苏大的确排名较后,主要原因还是当地就业形势好,3年研究生不太划来而已。而国内升学,学校的平台也不会导致导师卡你。

18年统计的数据

至于学校的平台用人单位会不会卡你,这个也放心,211毕业生并不多,即使未来不从苏州及周边城市工作,企业也不会去卡一所不错的211院校。而企业是否认同,举个栗子,可以看一下华为的校招行程,17年校招大陆38所院校中就有苏大,所以大企业还是很认可的。

17年部分数据

至于学校的设施,师资什么的,我只能说,肯定够。我知道的学院都是导师制,只要你想大学期间好好学,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会很开心,你去这些老师那边见习,科研什么学校也是支持的,还会给你科研资金。每年假期一些同学会申请留校,在学校跟著导师做科研什么,不需要钱,成绩之类的,只要你愿意,老师就不会拒绝。学校图书馆不光外观上号称最美图书馆之一,里面的书很多很丰富,小说什么都有,上新也很及时。自习教室空调也是覆盖的,各个学院的教学设施很多,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想学但是资源不够,学校平台是足够的。

十,国家新指标

此大点希望所有同学仔细阅读很详细的解释了目前主要的国策,大学阶段的国策与现在的我们息息相关,需要进行必要的了解的。除了第五点是个人胡说且具有一点主观性,可以跳过。

################################################################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国家高等教育国家工程主要有,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和双一流,高校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代遗留下来的弊端也在逐渐改善,我国教育体系也在日趋完善,大学也从国家计划转向国家引领,每一天都变得更好。对于苏州大学,第二批入选211工程,第一批2011计划牵头高校,虽然双一流表现不好,但是该上车的也都上车了。一些高中生对忙于学习对政策了解不多,所以我针对最新的国家工程和未来比较重要的双万计划,随便说一下。

1,关于学科评估

第四轮学科评估比前三轮都要抢眼,一方面是2017年互联网的进步确实与2012年不可同日而语(12年我记得不少同学还在玩赛尔号吧。。。。。。),一方面学科评估开始与第四项重大的高等教育工程产生了挂钩——双一流计划的指标一部分会参考学科评估结果。一切的一切使得这一次学科评估被放到了风口浪尖。

这次的学科评估结果我来分析一下:请看下图

首先,写的很清楚了,这玩意主要是评价的是研究生!评价的是他们阶段的教育,导师强不强,项目多不多之类。也就是说,和我们本科生关系不大,如果说有关系,虚的一方面是声誉,举个栗子,有的中学有高中也有初中,高中部名声大了初中部也跟著沾光,反过来也是。实的一方面是,比如给你代课的老师可能也带研究生,教学设备本科生也会用,但是一个事实是他们评估的对象是研究生,就像高中部初中部共用操场食堂一样,评估高中生这些东西也会评估进去,和初中部也有一些关系。

其次,比学校间有几个A有几个B有用处吗,对学校的领导有对我们没有。对于校领导,这是国家政策的一项指引,现在的我国要科技兴邦,需要重点扶优扶强,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的方针也变成服务区域和走向顶尖。但对于学生,意义很小,首先学科评估不是强制性参与的。大多数学校是不参与的,我国有八百多所本科,参评最多的学科也就200所,大多数学科都在100所以内,所以就算评估是个C-全国范围内也在前20%。其次,最后大多数学生都是走向应用岗位,也就是区域,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一个专业前34也能是内第一,你觉得就业形势好不好呢?举个栗子,医学各个省都有那么一两所,对于大多数学生,读出来,人品正,当个受人爱戴的大夫难吗?如果你想走向科研岗位,本科生研究生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候你看学科评估才对了,当然研究生阶段就不说了,不然篇幅过长。

所以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学著A专业,说自己学校B专业研究生阶段是双一流,多牛逼多牛逼,C专业研究生阶段是A+,比你学校牛逼大了。

我对这些同学的看法是小伙子,集体荣誉感不错哟。(-__-)b

问题:刚才百度推论上喜闻乐见关于学科评估的排名,这些人也是没得写了,这都过去2年了,火度不散呀。之后像奥运会一样,把A+当成金牌这样排(说的就是你,校友会,刚夸了你,就来了一个臭榜,叫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榜)。我的看法是:

对大多数大学生没啥影响,但是对刚结束高考对政策不了解的新生具有干扰性。

有一所名校叫郑州大学,在学科评估中没有A类以上的学科,这个学校好不好?好,很好,我很推荐,同样推荐的还有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这些名校,官方还直接给定名了,叫Z14。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协作联盟」于2013年7月成立,联盟的成立以努力争取中央政府更大的支持,推动中西部无部委直属高校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促进形成国家对中西部高校持续、稳定的支持为目标。

这些学校有一个特点,标准的窝里横,属于区域中的个别领先。省内第一的专业在当地就业会差吗?不会的,只要学校不乱开什么我要当火星人之类的专业。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们自己省内无论就业,还是校友圈,各行各业的认可度都是极强的,是可以压过绝大多数985的。虽然省与省之间有区别,不过物价房价什么都是匹配的。

那有人说不是连A类学科都没吗?

(1)上文说过的,敢参评的学校就已经很不错了。

(2)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每个省都是需要大量从业人员。

(3)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有一个学校,1个A+学科火星文,剩下10个C-,如果你觉得这个A+就能秒杀郑州大学所有其他学科,秒杀郑大七八万的在校生,那我无话可说。

说到学科评估,毕竟在江苏,大概说一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作为江苏四大专项之一。已经进行了三期,这个项目第三期的目的是给差一点上车的学科(B类和A-学科)给予资金支持,以求下一次评选再战(有钱省的优势)。所以苏大比较幸运在江苏,虽然A类学科不多,但是B类一堆还是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我是第二次出现了

2,关于双一流

作为重大的中国国家高等教育国家工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站到了全国的角度,拿中国同外国比,有一点激昂的感觉,我们学校XX学科请求出战,我们学校XX和XX很强,所以间接造成了高校之间的比较。再配合上信息时代,它的横空出世就吸引了大量的眼光。但是,很遗憾,这个比较是校领导操心的,「我们学校得拿出点东西响应号召啊。」但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没有瞎操心的必要,并且一流学科也是针对研究生阶段的学科而言,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一些一流学科的名字在报考指南里面没有,这个不是不给你们省名额,而是不招,因为那是研究生阶段的一级学科名称。

世界一流学科的评定参考是多方面的,有地域照顾,有学科评估的影响,有自然科学奖,还有ESI是否达到1‰。

而双一流工程与211,985所不同的是,双一流的经费支持明显小于211,985工程,这是一个由过去的政策规划到现在的政策引领的过程,伴随著经济的飞跃和思想的转变。以前高校设施不行,985,211提供硬体和学科建设的基础资金,之后地方逐渐发现高校的重要性,人才的重要性,所以高校与地方结合的越来越好,国家也在把高校下放,减轻中央负担。当然这也导致落后地区高校经费短缺。随著高校的发展,单打独斗变得浪费资源,2011计划,提倡各高校间的协调创新,一台机器大家用,没必要买很多台。随著时间的推移,各个高校的实力稳步上升,是时候来一波扶优扶强,把钱花在刀刃上,让优势学科世界顶尖。

但是关于双一流,大多数综合大学在这种评比模式下,会有劣势,综合大学基本是大骨架,各个专业都有照顾,虽然经费多,但是一平均优势学科可能优势不存,当然北大浙大这些学科平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的综合大学不存在劣势一说。综合大学,整体较强,部分顶尖,行业大学,行业顶尖,这可能是对这些高校的期望吧。

大概说一下综合大学和行业大学吧(这点存疑)。

举个栗子,不考虑1+1>2或者<2,的情况,A大学有两个科研人员,B大学有四个科研人员,每个人都可以发一篇论文,A大学这两个人是一个方向的,比如火星学,那么,这所学校的火星学就脱颖而出,可能拿到A+,评为世一流学科,B大学这四个人是不同方向的,那这个学校四个方向就会是B,而一流学科拿不到。但各种排名中,由于师资,ESI,平均设备都会是B大学靠前,所以B大学在各大榜单也是靠前的,A大学就是行业高校,B大学是综合院校,对于国家来说,火星学这个需要的设备放在哪里最节约成本?A大学,之后B大学通过协同创新来用就行(离得近)。所以这就是世一流学科。但对于这两所院校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区域都具有绝对优势

上面的栗子涉及了资源配套的问题,这涉及了资源的不浪费。所以大量的资源会持续向较发达地区会汇集,有违市场配套的学校,会受到当地情况的掣肘,只能依靠中央的配套,这是造成一些学校实力出现下滑的直接原因。但是还是那句话,这是区域的,不是个别的。学校放到全国范围内比是校领导的事,我们只需要放到局部区域内就行。

3,关于双万计划

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点。

简单就是说,在2021年建设约一万个国一流本科点和一万个省一流本科点,之后相关部门会给这些本科点进行拨款来加强该专业本科阶段的教育。

可以说,这个计划是继985,211工程以来,直接影响本科阶段教育的计划。

作为下一个中国国家高等教育国家工程,个人认为这个计划在未来的影响力会超过双一流和2011,因为他的影响力是最为广泛的。211,985影响面很大,因为它影响了这么多学校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这么多学生,但是双一流的影响面很小,真正影响到的只是部分专业的研究生,个人感觉一流学科建设有一点点像国家重点实验室,投资的资金也很像。而双万计划可以影响广泛的本科生,而且不只局限于重点高校。这有利于让应用型高校改变往综合性发展的道路,加强优势专业建设,为学生负责

所以双一流和双万,针对对象不同,好像前者是高中部,后者是初中部,不过后者的影响面更大一点。而大家会发现,双万计划中的专业名称都可以在报考指南上找到,没错,因为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号本来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号不同,这项工程针对本科生,所以用的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名称和专业号。

双万哪些院校会受益?

(1)综合强校,这些学校有个普遍的特点,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贼亏,每个学科都差一点,但谁叫综合大学平均了一些资源呢,但是双万计划放低了要求,综合院校由于各专业都发展的不差,所以会有大量的专业成为国一流或者省一流。

(2)地方院校,这个政策方面明确指出:双万计划,向地方高校倾斜。倾斜的方法是:2019年部署院校和Z14按照国家设置的比例走,学校25%的专业评为国一流。而省属院校是本地所属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5%评为国一流。乍一看15%低于25%,但是很多二本院校乱开的专业基本就成陪跑了。

(3)地方行业强校

有看到一些对教育不太了解的网友,将专业分成三个层次,世一流,国一流和省一流。

其实上文说的很清楚了,读者也能辨别出正误,这两项国家工程是不交叉的,所以这个说法是很搞笑的(把一个学校初中部的语文拿来和一个学校高中部的语文比较,比个锤子。。。)。

###############有的同学说双万精度不够

其实精度是够的:

(1)大家可能对每个院校开多少专业没有大概的认识,这么说吧,一百多所211专业点加起来就达到一万个左右。

(2)一万个专业点说起来口号大,但分配到每个专业就不多了,比如法医学才8个,临床虽然80个,但是那是临床大类,这80个是给临床,儿科,影像,麻醉,眼视光,放射,精神还有5+3这么多专业一起分

(3)的确有一些专业国一流名额很多,这是国家对各个专业的布局体现,但是不能因为部分专业名额较多,就定义双万整体精度不行。

关于国家布局的体现,可以发现传统工科,计算机类以及文科专业布局很多,个人认为,其原因是:

一方面与这些专业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很多,大学生主要还是直接就业(考研整体比例不大),大量布局这些专业的本科点可以说是把钱花在最好的地方,因为这保证了一般大学在该领域有资金保障,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提高本科阶段的水平,为市场带来足够的优质毕业生。

一方面,部分专业国重专业点布局较少,是因为市场需求不大,但是近年来一些学校乱开专业,只是为了提高学校的虚名,但对本科生可以说毫不负责,所以掐紧这些专业的专业点,遏制学校乱开专业的势头。

###################################

4,未来的展望(这一点是个人随便说说)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工程,先从建立高校,布局高校,到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再到协同创新。随著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与地方结合紧密,科研经费充足,而落后地区经费捉襟见肘的时候,z14横空出世,辐射区域。之后双一流改革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要求学校尖端更强,未来的双万改革规范本科生阶段教育。中间又有大量的人才政策,可以说极好了。

而苏州大学未来的发展路线,一方面是大多数专业和学院与地方和企业更好的结合,保证向各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让所有专业的综合水平稳步提升。一方面是由于是一所坐落在苏州的综合大学,学科齐全,可以说骨架很大,可以持续吸引各个领域的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可以承办新布局的各种研究院,加强科研领域并服务当地。一方面对部分重点学科给予更多的支持,以走向尖端。

这里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分为AB类,至于为啥分AB类?

官方没有解释(或者我没有找到),所以我随便说一下,大家笑笑笑。。。著看就好

按照常理,站在国家的角度,假如10年有10个大学进入世界百强,20年有20个大学进入世界百强,那么新进的这十所院校,你觉得会不会获得大量的支持?会,在科研领域,只要合理合法,国家绝不会吝啬。并且事物的变化是平滑的,小孩子看问题才会一刀切,就像开国有十大元帅,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名额粟裕大将就会入选,他的功绩也很丰硕。所以过去不光有985,还有小985,不光有211还有小21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省上众多项目例如江苏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就是世一流学科的过渡。

所以我对双一流的看法是,国家会给世界一流给个标准,一条线。过线的学校会拿到世界一流高校的牌子和资金,差一点的会得到各种政策指引,差的多一点拿到的政策就少一点。对于行业大学,不要乱开专业,给与一流学科的牌子。而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关于世一流大学,有两个称呼,一流大学前列和一流大学行列,我觉得AB类可能对应了这两个称呼,A类高校对应了一流大学前列,B类高校对应了一流大学行列。对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这个线的标准我不知道,不过就2020年,能成为的高校也在十所以内,那为什么A类高校比十所多,我看成一种政策的延续,因为这些学校在国内都是顶尖的,是在2030年最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前列,所以给个称号给予资金引领符合常理。而B类高校的目标则是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关于入选的几所非985的211,有人说照顾,我觉得是这是一个引子,未来还有更多的大学成为B类(A类很难进入,因为短期内世界一流前列的高校中国并不会有30所,而所以第一批A类要消化很多年,直至B类部分高校的实力也可以达到一流大学前列这个标准),而第一波B类高校的先行者都是是地方强校,国家希望各个省都有一流大学服务当地。所以未来随著中国各高校的实力上升,会有更多的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也就是拿到一流大学这个牌子,正如文件中所说到的

十一,对苏大和苏州的看法

此大点有关我对苏大和苏州一点个人的感觉,很适合想来苏大,但是苦于找不到苏大的学长学姐来了解详细情况,在网上也找不到真正的苏大学子近年介绍学校的同学(除了我最近闲著慌,谁还会写这种东西呀)。可能会先入为主,不适合不想来到苏大的学子阅读

################################################################

这一条是我个人眼中对苏大和苏州的看法,可能将要来到苏大的学弟学妹对这个地方不太了解,对于苦于找不到学长学姐咨询的同学会有一点帮助。

1,学习方面

正如上面说过的,我知道的学院基本都是导师制,大多专业一进校园就会分配导师,最晚也会在大一下分好,大多数导师的作用是学习上的指导和科研上的指导。当然这里的导师不是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假如你不找他,他也一般也不会找你。那么导师有什么用呢?

(1)大多数导师都会让你提前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跟著或看研究生或者正在准备毕设的学长学姐做东西,学长学姐都会带著你,如果你很主动,老师会给你们一点简单的任务,参加学校里的大创等各种活动练手。如果你极其主动,假期可以申请留校,跟著老师做东西,老师会很开心,而大一大二就在大期刊发论文的同学一般都是假期跟著老师的。

(2)在职业规划中,导师会给你讲一些前沿的东西,当然前提是主动,你如果达到了老师的标准,老师会用自己的人脉给你介绍工作或者实习岗位。

(3)很多导师或者boss社会资源丰富,会有一些简单的校内外私活,一般是录数据之类的,他会给自己的学生做,之后会有不错的报酬。

(4)如果你不主动,也不想接触太多东西,而且保证不挂科。对于你一般就是做个见习,老师在前三年也不太会找你,所以本科阶段的导师很自由,一切都建立在你是否想的前提下,只要你想,我们老师都很乐意带学生的。

不同专业不同,不过每个专业的基本教学设施很充足,什么白鼠青蛙蟾蜍兔子鱼各种小虫子,都是充足的,各种设备都不错,而实习上面有介绍过,可以说学校安排的点都是有实力有条件的。

而私底下想学习,不上课的教师都是自习教室,通宵自习室也都有安排,空调是管吹够的。图书馆可以说很好了,每个校区都有,独墅湖这边的图书馆号称最美图书馆之一(我欣赏不来),不过里面环境很好,最主要的是藏书很多,各种小说都有(连玄幻都有),而且新书上架很快,找书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编码来找,借书多久都是免费而且流程很简单,一个机器上放书刷学生卡带走就可以了。

学校的课有相当部分的选修课,而选修的代课老师都是大牛,老师会给你介绍一些前沿的东西和自己实验室正在做的东西。而专业课可以说过程化很多,虽然痛苦一点但是最后确实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关于考试,苏大可以说是。。。全国最难挂科的高校了,一般科目挣扎一下下都挂不了。当然,我建议每个同学对自己负责,把时间花在对的地方。

对于老师,可以说很多老师上课都很有技巧,并没有网传的大学老师就对著PPT念,而老师还很喜欢讲各种小故事,与同学交流,不少老师都建议,大学期间该谈一场恋爱啊(。。这就很尴尬),后来我才发现是校长带头的。。。有的老师会自己出钱给学生点小奖励,有的老师总是带头参加班级活动……所以我觉得师生氛围很好。

关于转专业,有些同学可能会进入不喜欢的专业,不过不要担心。苏大转专业可以说比较简单,大一大二都是可以转专业的,虽然各个学院条件不同,但是除了临床口腔,纳米等专业有高的成绩限制外(前者全班前20%,后者英语要求较高),一般都比较简单(也就是说没啥成绩限制),大一除了临床,商学院和计算机的专业难一点外,其余都不难,大二转专业一般没多少人报名,所以更简单。如果你一进学校就铁了心要换专业,刷高分也是有捷径的。

###########注意:!!!!有学弟学妹给我说他抱著转专业的态度来选择学校,我强烈强烈强烈不建议,虽然苏大属于跨分范围大的学校,最高分与最低分可能相隔一两个分数段,但是。

1,每年都会有部分同学被调剂,转专业给了这些同学一次改变的机会,当他们发现被调剂的专业实在不符合个人发展的时候,我们学校给了这些同学转专业的机会,苏大属于转专业启动早的学校(2013年流程正规化),但是每个专业接收的名额是有限的,当大家都抱著转专业「逆袭」的思想,对真正需要的同学是一种残忍和自私。

2,虽然说大多数专业比较好转,但是年轻人涉世未深,受到舆论的影响很大,所以大多数同学瞅著热门专业,比如医学类临床口腔,文科类财经金融,工科计算机类,所以这些专业的难度可想而知(临床为例,19年转专业大一接收12个同学,但有60个同学报名),虽然大二基本报了就能转,但是跨学院有延长学年的风险。所以不要玩脱了,害了自己。###############################################################

所以苏大的学风比较自由,一些科目对自己不太重要,可以少花时间,把时间给对自己重要的科目,或者用来科研,或者参与各种活动(综合大学活动很多),结识更多的朋友,把时间留给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的方向,所以苏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由

2,各种基础环境

个人对基本设施没啥大的追求,什么单间什么沙发也没想过。不过我们学校的设施还是可以的。独墅湖阳澄湖宿舍四人间,有阳台,独立卫浴,自带空调有的宿舍还有电风扇,装个小冰箱饮水机都是符合规定的,上网的话很多人都在用移动和电信的优惠套餐,200兆网速可以说很舒服了,回家发现家里的网太low了。晚上也不会断网断电(这个超级多学校会做),所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比较自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查宿,早操,可以说这个大学超级自由

学校食堂很干净,伙食味道也挺好,饭菜种类很多很丰富,每年都要再装修一下下,虽然一般都意味著饭又涨价了o(╥﹏╥)o。即使吃腻了,本部和独墅湖周边可以叫的外卖很多很丰富。

苏大号称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其实校园是被很宽的水道包围著,有点像护城河的感觉。学校是使用门禁的,社会上闲杂人员不给进,所以东西放到教室很安全,不必担心中午吃个饭发现电脑没了。没有宵禁,外面有活动返校比较晚不用担心进不了校门。会有保安开著小车巡逻,毕竟我们学校女生比男生多。

一些琐碎的地方可以说很方便了,比如自动售卖机到处都是,卫生间时时刻刻保证有干净的卫生纸(拉绳冲水非常人性),食堂大厅免费提供微波炉,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卫生纸和。。体脂称。。自己操作就行了,列印文件什么0.15元等等,可以说各种方面都很舒服吧。

而学校面积刚好吧,我在独墅湖,二期的同学上下课四趟步数随便破万,一期一般3000+(相信我,太大每天上下课就是噩梦),校园可以说很漂亮很精致,就是每一个角落都打理的很好(去过一些学校的确感觉没有啥看头),可以说是苏大这边的校园把江南水乡的特色,葱葱郁郁的植被,漂亮但不华丽的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本部的老建筑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非常的美丽,非常漂亮的配色(那种可以钻进心灵的配色),郁郁葱葱的树林,一面飘扬的红旗,太美了,走过就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苏大校园被评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是有原因的,而老校区也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以学校的小动物很多,常见的就是猫,胖鸟,松鼠和鱼。学校撸猫的同学很多,我也不得不承认人不如猫,这猫吃的真的是胖的一。

这是一个无辜的路人

3,学校管理

可以这样说吧,江苏这边管理比较遵守规则,所以官僚气息基本闻不著,只要符合学校文件,(苏大的文件官网更新的很及时,不会存在内外部信息的不对等),你找到相关工作者都会帮你解决问题。只要是文件没有解释清楚的,学校都会按照学生的解释来做,并以此为契机完善文件(身边真的有具体事例),从校长带头可以说对学生非常的情切,每年春节前夕,学校都会带著留校的学生外面吃饭,冬至学校会组织美食会,并给学生用餐劵,端午发粽子和咸鸭蛋,圣诞发苹果等等。而奖学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没有,但是社会上的助学金种类很多。有人问那一段时间奖学金呢,其实是给出外交流的项目了,苏大出国交流项目可以说很多,不过一般都报不满(具体没了解过),而且会有补助。我们老师也说过,学校的方针是「我们大学的服务对象是每一位学生」,以前中午时间短,经过很多同学的要求,学校作息时间也改变了;事物中心学生要求的一些事情,报修什么,需要加装什么学校都会很快的进行完善。所以学校的管理可以说很自由。

4,苏州外部事物

由于在苏州,所以很多新事物进学校会早一点,比如今年学校校内可以租小电驴了,一次一块钱。去年苏大也和华为签订了「云中苏大」合作协议,前些日子苏大也和苏州电信合作了5G校园建设,360VR教室也有了。而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活动很多。这可以说是综合大学的优势吧,学习各个专业的同学都有,所以各种综合活动都办得来,再辅以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可以说很丰富多彩。每天食堂下边都有摆摊,有学校年轻演员的门票,大款科协的零食,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抓娃,经常也会有漂亮的小姐姐帅气的小哥哥唱歌跳舞(不过有时候会打扰我午休。。。)。校级院级这种比较官方点的的活动基本天天有,有福利院包饺子,植树节团建,跑个马拉松,当地大型会议当个志愿者。去当地小学和小朋友玩等等,个人是通过这些活动认识了很多朋友,大概掌握了活动策划的流程,而p图这些技巧各组织学长学姐都会手把手教。

而个人对苏州的感觉,是

精巧,城市布局很精巧,城市建设可以说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老城区会久远一点,成规模的久远建筑,会有一点古朴的韵律,在配上众多的老河道和古树,可以说梦里江南的样子就这么勾画出来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美。

而园区可以说很有现代化的感觉,苏州中心和对岸的圆融可以说建的很现代。园区的规划也很有特色,苏大独墅湖这边,感觉城市布局像是在玩游戏,马路中间是绿化带,马路两边还是绿化带,绿化带人行道边上是水道,把一块地方包起来(地图导航一定要注意了),水道在两边就是各自区域的绿化带了。每天都会有很多环卫师傅打理,很是精细。新区大面积的绿植很多,独墅湖金鸡湖河岸建设的很漂亮,园区是用的新加坡的模式,没有路边铺面,建设有邻里中心集中服务几个住宅区。在这里,没有喧哗,你会很容易找到一块属于你的寂静领域,之后。。。。。。。。。。发呆。

城市商业活力好,新事物比较及时,生活丰富便利。演唱会,篮球赛什么都有(苏州貌似有一支篮球队),逛街什么据说牌子很多,折扣很多。苏州是5G试点城市,江浙沪包邮区,物流极快,很的东西都是上午下单下午到,十分便利。

交通好,虽然老城区会堵一下(特别拙政园那边),但大多数地区是不堵的,而且周围城市都很发达,上海,无锡,常州,南京等,坐车很快。对于市内地铁,还是一个字新。

物价可以接受,这个确实比上海少的多,比南京低一点。房价看区域,不过据说有一年房价翻了一倍,所以房价全国范围内算高的。对于饮食,感觉挺好,虽然当初还没来到这边,很多人告诉我南方菜甜的吃不了,其实。。。除了面的确不咋地,太细太绵,糖醋里脊松鼠桂鱼之类的菜我觉得甜甜的不错,当然大多数菜还是正常口味(这边的鸭血粉丝汤我贼爱吃)。

气候方面,说实话,我来苏州挺的,据说这边夏天热死人,洗衣服干不了,冬天没暖气,雨一直下个不停,以前也去过沿海城市,一些城市雾超大贼湿,我是超级怕,毕竟气候这种东西不适应天天能恶心到你。但事实是夏天可以接受,衣服干不了这个是假的,这边湿度基本合适,不潮,雾大概一年有那么两三天有,其余和内陆地区差不多,雨其实下的次数不多,只是一次性会下很多,冬天也还行。所以来自远方的我,除了夏天有两个月热的难受只能在空调房待著,其余季节都感觉很舒服。苏州有一件东西贼怪异,就是起风的时候不是朝一个方向吹得,而是感觉四面八方的在吹,所以这边下大雨基本打伞也就只能护个头。。。

在苏州苏大的认可度和名气很大,所以当地挣点外快可以说不要太容易,当地家长很喜欢找苏大学生做家教,一小时55-100,家长很客气,基本就是陪小朋友写写作业聊聊天和介绍学习经验什么的。当地实习也很好找,我的一些同学假期就这边做实习,其实也不算实习,做一点简单的工作,挺轻松,工资不高但也就当人生的第一桶金了。实习兼职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不过在苏大,有一个简单的,每年都有的大项目:新学年买卡,电信和移动让校内学生自己宣传,一单有大量的提成(真的很多),而且学校套餐很实惠,大家都在用,所以推销起来不难。(希望今年我可以多拉几单哈哈)

在苏州苏大学生做校外活动也很容易,外面办活动会遇到不少工作了的校友,使得我们在市内有一种莫名的自信。一些我觉得很难办的活动,比如福利院社会募捐,就一张桌子一堆照片,一面苏大的旗子和学校开的证明竟然一天能收集到2000多元,我还以为能受到100就不错了。。。

至于学校的宣传视频,视频网站都有,下面是一个比较新的宣传片(来源动画社?好厉害)

苏大2019年新宣传片,苏州大学动画版本科招生宣传片火热出炉!

十二,苏大不足的随便一说

此大点如果不是你闲著慌,就不要看了,胡乱一说,没有阅读意义。

################################################################

大家也见证了,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每一位领导,教师,工作人员和校友的努力下越来越好。现在的苏州大学无论是实力,都和十几年前的苏大不同。可以说危机和机遇共存,不过苏大确实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去弥补。(这个地方我随便说一下,不过这玩意不是我们学生改操心的,交给校领导就好

(1)苏大的计算机和软工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发展的挺好,而未来的主旋律还是以计算机为主,所以计算机专业不能落下。而华为也在苏州建立研发中心,其他苏州的计算机企业虽然不多,但是苏大在苏州不存在高校竞争抢资源的现象,所以可以寻求更广的合作来加强计算机及相关学科水平。

(2)苏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未来制造业是向新工科转型,而苏大的计算机及相关学科实力不错,虽然旧工科底子一般,但是数学和物理是传统强项,并且可以借助这一次工业和计算机融合的浪潮,寻求合作发展新工科,利用好当地的工业基础。

(3)苏大医学可以说是苏大底子最丰厚的学科了,但是医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门槛较高,依赖附属医院。从苏州的政治地位没有和南京平起平坐的那一刻起,苏州就意味著不能成为局域医疗中心,不能聚集大量的医疗资源。所以随著时间的推移,南医在体量上成为了苏医的2倍。我觉得苏医的发展路线借助地理优势,与上海众医学院达成协同创新,未来的定位就是体量适中,水平很高,业内很知名的一所医学院。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所以苏医的路较难走。而苏医的放射医学专业可以说是全国的特色,也是可能最先走出去的专业,因为现在放疗科的组建正处于扩张期,急需专业工作者。但是苏大的放医可以说有点尴尬,有全国极少的放疗科和核医学科的本科专业,但没有配套研究生阶段顶尖的放疗科和核医学科,没有配套数一数二的肿瘤科来联合治疗,所以说这个资源配套的很不合理,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变得十分重要。############苏大上个月要建质子肿瘤治疗中心(比较前沿好像,感兴趣可以查一下),果然学校会规划,我们学生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十三,针对网上的诋毁信息

此大点是给那些恶意诋毁苏大的人写的,希望能给你们如死灰一般的心带来一点触动。而普通同学和考生,

千!!万!!别!!看!!

因为此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主观性,也是我个性和三观的直接体现。

################################################################

针对网上一些恶意的诋毁信息,作为柯南看过两千集次的我,迫不及待的想分析一下。

首先给个建议,希望每个人任何场合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扭曲,保持高情商而不要诋毁与自己无关的事物,例如他人的高校。对于小朋友,考虑问题单一,两个小孩子之间总喜欢大喊大叫,我爸比你爸牛,我家的城市比你们家的城市牛,我认识的人比你认识的人牛逼大多了……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了,社会经济好了,一些同学心智成熟的晚一点,但是高情商准没错。如果借助网路这个保护伞撒一次野,让自己心里舒畅一些那还行,但是公开场合不要诋毁别人院校,听的人会给你定义为说话不过脑,如果那个场合还有那个学校的校友,你就在这个校友圈了,社会比你想的复杂多了。换位思考一些,你和一个人聊天,结果这个人诋毁你的高中,说这什么垃圾学校,里面的学生全是垃圾,你怎么看他。

我抱著玩的心情分析一下,什么人可能会恶意诋毁别人的学校

(1)用人单位招了一个苏大的,发现是个坑,坑了自己公司几千块钱

(2)学校拖欠工作人员工资,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3)学生就业出现了问题,觉得学校把自己没培养好

(4)与苏大学子之间有个坎,可能是女友(男友)被苏大的抢了

(5)酸,见不得别人好

我暂时就想出这么5种可能,我们一一分析,

(1)没可能,给一个新人多发了几百块钱,就到处找资料自己所在的学校,你这老总也闲著慌,而且被别人发现了,苏大在苏州校友这么多,你这公司以后也不大好开了。(2)没可能,江苏的事业编制待遇出了名的领跑全国。(3)没可能,对于水平不够的学生,更加依赖学校的招牌,自己学校臭了自己岂不是更加臭了?而且被校友发现,那自己就真的孤家寡人了。(4)有可能,但不多,谁叫我们苏大在最帅校长的带领下,每一位学生都是靓男靓女呢(自恋一下)。(5)。。。很匪夷所思的理由,但是不得不承认,原因就是你了。

我不认为很多成年人真的是「成年人」,学校环境,家庭教育,自身经历各不相同。所以塑造的人可能不同,导致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所以「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当把有些年轻人的年龄看低一点,放入大内斗省这个环境中,很多东西就可以想通了。

这些人为什么酸?

不是学校老师,也不是学校学生,不是用人单位,可以说这些人和苏大八竿子打不著,那么为什么让他们如此热衷于「关心」苏大呢?

(1)大家如果和小朋友待过,就会发现这些小家伙特别喜欢夸夸其谈,就好像谁的口气小一点谁就落了下风,他们的「荣誉感」极强,可以说很红很专很正,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著极强的自信。每当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也不会给他们讲太多道理扫兴,会顺著话说下去,比如剑圣很强,嗯砍起来像疯狗……嗯,龙龟都挡不住……

(2)大环境。江苏省的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而且是一种均富,所以很多同学家庭环境很好,从小饱受亲人的疼爱,当家的年龄晚了,所以有一小部分同学可能在较高的年龄怀著较低年龄的稚气。江苏号称大内斗省不是空穴来风的,江苏的同学可以给我一路上都说各个地区之间撕逼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当成笑话,不过对于小朋友,缺乏辨别能力,可能会把笑话当真。

(3)通过阅读这些人留下的信息,我会发现他们经常会拿分数线说事,而苏大在外省的招生分数相比省内的招生分数,在江苏本地高校中的排名有一点变化,所以我判定,大多数这些「小朋友」是江苏本地人。

于是找到了这些「关注」苏大同学的特点:江苏当地,保留著小孩子的稚气和「荣誉感」,内心留存孩童时期口嗨的记忆

知道了这些人的标签,就不难发现他们为什么要黑苏大了:

发展太快,过去生源质量比不上学校名气,生源质量上来又心生嫉妒。

十来年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苏大从师资,设施到生源都在进步,并且进步的势头还在持续,并逐渐匹配苏州市的实力,比较十年前后,过去看不上的苏大,现在分数却高过了自己的院校,在更广阔的外地知名度高于自己的学校。

上大学不是投资,不存在贬值!但有些人却当成了投资,深陷其中,折磨自己

他们:

因为保留小孩的稚气,所以会过分在意学校排名

因为保留小孩的「荣誉感」,所以把院校的知名度看的过重。

因为内心留存孩童时期口嗨的记忆,所以惧怕自己的平台发生变化。

因为保留小孩的小气,所以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见不得其他地区得到快速发展。

因为会像小孩一样,会做梦,所以渴望回到过去选择的那个节点,改变自己的选择。

因为内心过于狭隘,所以走不出来,压抑自己,拒绝发现自己的优势。

因为真实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时光机,开始欺骗自己。

越压抑,自己越失败,只能寄托于恶意诋毁寻求一时的快感。

他们:

为自己编造了一个个谎言,莫须有的谎言,甚至在谎言中扭曲了自己,失去了本心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开始诋毁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

为了诋毁科研成果,开始只看重眼前火热的学科,看不到长远正在积蓄,准备喷发造福我们的其他学科,让自己目光变得短浅。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开始诋毁为国家付出的优秀学者,开始反对自己从小就知道的「科教兴国」。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诋毁这个学校的历史,让自己变得睁眼说瞎话。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开始胡乱解释国策,让自己变成装睡的人。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让自己断章取义,失去了正常人的判断能力。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否定这个学校的一切优势,让资金失去了冷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诋毁这个学校,你失去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品质,是时候冷静下来认清真相。

我的建议是,选择没有对错,好坏很难辨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况且中国这么大,与苏大比较的学校,在自己的区域内绝对都是压苏大一头的。大学生并没有遍地走,大家放在2000万的大前提下,都是很优秀的,气自己,压抑自己,骗自己真心划不来,不如著手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效率,找回本心,大家携手共进,走向人生巅峰,让我国的综合国力更进一步呀。

十三,总结

################################################################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对如何选择院校有了自己的看法,对院校有了新的理解,相信对外部信息有了辨别能力,对我国高校政策有了初步的理解。而倾心于苏大的学子估计一次性,可以了解到了有关苏大,大量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院校的选择可以说很重要,而高考结束后这么多天抓紧时间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吧。最后祝各位学子拥有满意的分数,找到并来到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希望在未来的大学生涯里,进一步发现自己,认清自我,追逐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祝大家未来的人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而写到这里,我也算功德圆满了,没想到,一口气,一口气接著一口气,一口气再接著一口气,一口气再再接著一口气……就写了近五万字。。。。。你们高考结束了,我们期末来临。好好努力,未来为祖国添砖加瓦,如果有点孩子的稚气,一定要趁早抹去,提高自己的情商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