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問答官方帳號回答:道口燒雞的做法,適閤家庭製作。

道口燒雞是名譜,為清朝宮庭貢品,色澤金紅,香味濃鬱,熟透一觸很脫骨,鮮美柔嫩特點。

菜品特色:本品淺紅舉微金黃色,皮肉完整無損,鹹中帶香甜,嬌嫩鮮美,雞骨一觸即脫。

道口燒雞功效:補虛養身美味食譜,健脾開胃,對營養不良人的食譜。

下列道口燒雞工序

1,下圖新鮮宰殺的單子雞約900克,(自已定)完全瀝幹水分,表皮用餐紙擦乾,用蜂蜜均勻地擦抹在雞皮上,晾乾後放在錫紙的燒盤上,同時燒箱預熱180度,上火定時烤制。

2,沒有老滷汁的,可以下香料加適量水煮開,依次加鹽和生抽15克,老抽15克,草果5克,花椒3克,甘草5克,八角5克,桂皮3克,砂仁5克,丁香3克,茴香3克,白糖10克(提供參考份量隨口味加減)滷汁燒開後加入少許蔥,姜,蒜味適量。3,將烤好的雞取出,放入滷汁中,大火燒開後轉入火鹵2小時,關火後浸泡一小時以上,下圖中換轉鐵鍋合適,塞得下整雞,滷汁浸沒過全雞最好,要注意鹵的過程翻面均勻。4,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步,用適量紅糖溶化魯妙色,剛鹵出來的顏色暗談,必須多一個糖色步驟,成品雞增添更漂亮,回甜香味,此時將整雞放入鍋文火溶好紅糖,輕輕翻動,上色均句即可。5,道口燒雞名譜,為清朝宮廷貢品,色澤微金紅,香味濃鬱,熟好喫時一觸脫骨,肥而不膩。

綜上製法,比傳統複雜工序,方便家庭普遍大眾化製法,適合專賣熟菜店,大酒家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色澤美觀大方,回味清甜香郁,賣性欣賞美觀。客家中醫吳氏回答。謝!謝!


不好意思,道口燒雞第一次聽說,但沒福氣喫,就更不會做了。好在也知道了大中華各地名菜太多,尤其是地方名雞做法實在太多,小編要是拿出「雞」做個專題,我想參與者一定不少。


道口燒雞是特色傳統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縣道口鎮「義興張」世家燒雞店所制,是我國著名的特產。人們喜愛道口燒雞,是因為它香味濃鬱、酥香軟爛、鹹淡適口、熟爛離骨、肥而不膩。且新鮮出鍋的燒雞形如元寶,色澤金黃尤為喜人。這些特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製作食材

主料:童子雞900克 輔料:砂仁15克

  草果10克 肉桂10克 陳皮15克

  丁香4克 白芷10克 豆蔻15克

  調料食鹽20克 蜂蜜20克

生薑90克 水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燙5 分鐘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

2.然後斬去雞爪,並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 釐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淨餘血和污物;

3.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並用手按折;

4.然後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乾表面水分;

5.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熱鍋內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後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滷水內,隨後將硝溶化後加入,用旺火燒開;

6.再改用文火繼續燜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

7.撈雞前要準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原料:活土雞1 只,鮮姜25 克

調料:香料包(肉桂、陳皮各5 克,白芷3 克,砂仁、豆蔻各2個,草果1 個,丁香1 克)1 個,鹽2 大勺,糖色1 大勺,蜂蜜2 小勺,色拉油2 杯.

1.將活土雞宰殺洗凈,切去屁股,將兩翅別好,翅尖從放血口處插入,從雞嘴中穿出,用牙籤固定。

2.用刀在雞腿內側分別切一道10 釐米長的刀口,再在雞胸後面的皮上切一道2 釐米長的刀口。

3.用一根15 釐米長的竹竿撐入雞腹腔,綳直雞身。

4.再將雞腿交叉放入體內,並使露出的腿骨插入雞胸表皮的切口, ①至此,完成雞的造型。

5.將蜂蜜和1 大勺清水調勻成蜂蜜水,均勻地塗抹在雞表面, ②晾至半乾。

6.將雞放入燒至七成熱的色拉油鍋內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幹油分。

7.湯鍋內加入清水,放入香料包、鹽、鮮姜和炸好的雞,調入糖色,以大火煮沸。

8.轉微火煮3 小時至雞肉酥爛入味,撈出瀝幹湯汁即成。

製作技巧: ① 造型優美是道口燒雞的特徵之一,所以給雞製作造型時工序不能錯,使其呈優美的元寶狀。 ② 雞抹上蜂蜜後要晾至半乾再油炸。若晾得太乾,會炸破雞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