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包括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年齡結構、人口遷移等內容都是人口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人口年齡結構也成爲人口年齡構成,是指各年齡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百分比,主要用來分析某一國家或地區將來人口的變動情況。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

一般來說,我們會根據人口的年齡不同,劃分爲三個大的年齡段,首先是0至14歲的人口,代表少年兒童人口;15至64歲的人口,成年人口;65歲以上的人口,代表老年人口。其中15至64歲人口又可以稱爲“勞動力人口”,而少年兒童和老年人口屬於“非勞動人口”。顯然,一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勞動力人口”佔比較高,屬於“成年型人口年齡結構”那麼整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負擔較輕,屬於“人口紅利期”。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中國人口老齡化

如果“少年兒童人口”比例比較高,屬於“年輕型人口年齡結構”,表明該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比較快,少年兒童的撫養、教育壓力較大,不過將來會迎來“人口紅利期”。如果“老年人口”比例比較高,屬於“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表面該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緩慢,養老壓力巨大,社會相對缺乏活力,被稱爲“老齡化社會”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日本、中國和美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

對於“老齡化社會”,國際上一般有一定的標準,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就可以稱爲人口老齡化社會。我國從2000左右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7.9%,老齡化程度繼續加重。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老年人口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還表現爲地區間的不均衡性,有的省份老齡化程度較輕,比如人口流入較多的廣東省,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約爲8.62%。而有些省份的老齡化程度則比較嚴重,國際上一般把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稱爲“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0%,稱爲“超老齡化社會”。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老齡化社會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國目前有6個省市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遼寧省、上海市、山東省、四川省、重慶市和江蘇省。造成這些省市人口老齡化嚴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特別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如江蘇省、上海市和山東省等地,比如上海市2018年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爲0.18%,人口自然增長緩慢。

2018年我國六省市進入“深度老齡化”,遼寧65歲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

另一方面原因是由於人口遷移,比如四川省和重慶市都是我國人口淨遷出的省市,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的遷出,導致老年人口占比的提高。遼寧省作爲我國東北三省之一,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近些年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也面臨着大量人口向外遷移的現狀,人口老齡化程度急劇加深,目前遼寧省65歲以上人口占比爲15.17%,爲全國最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