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愚人节,早有朋友在圈里晒开了各种糗事,各种哭笑不得。

其实,自从当了妈,家里每天都是愚人节。

不是吗?

这世界上,最最能整人的,还是孩子。

独立能干型

总是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可是,不论Ta做什么,不论Ta去那里,麻烦就会跟着而来。

“妈妈,我知道怎么用搅拌机”

“妈妈,我知道怎么用洗衣机”

这就是她“帮了妈妈一个大忙”:

奥莉薇,这个都能把自己整晕的小孩,同样不会放过亲爱的爸爸妈妈。

需要关爱型

被孩子们累惨了的庞太太想独自安安静静地呆几分钟。

“我吹笛子给你听,好不好?”儿子莱斯特进来了。

庞太太:“一定要吹吗?”

“我一直在练习呢,是你叫我练习的。可以吗?拜托啦,一分钟就好。”

“那就吹吧。”庞太太叹了口气。

于是莱斯特开始吹了。

他把《小星星》吹了三遍半

“我可以念一页故事给你听吗?”女儿萝拉进来了。

“不行,萝拉,你们都到楼下去。”庞太太说。

“你都让莱斯特吹笛子了,我听到了,你比较喜欢她,不喜欢我,这不公平。”

“没这回事,萝拉。好吧,你念吧,不过只能念一页哦。”

于是萝拉开始念。

她把《小红帽》这本书念了四页半。

最小的弟弟抱着一大摞玩具进来了。

“给你!”

他微笑着,把玩具一股脑全都丢进水里。

“我可以看报纸上的漫画吗?”萝拉问。

“我可以吃那个蛋糕吗?”莱斯特问。

“我可以和你一起泡水吗?”小弟弟问。

砰!

砰!

砰!

哗——哗——哗——

可怜的庞太太。

古灵精怪型

睡觉的时间到了,小家伙依然精力旺盛,兴致盎然地满屋子跑个不停……

爸爸强行抱起,准备将他扭送上床睡觉,小家伙各种小心思,不断拖延——

花式刷牙:

"我要拉臭臭,你有什么办法?"

"还有每天的故事呀,我选,我选……选一个最厚最长的!"

"我渴了,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渴死啦!"

"噢,还没有和妈妈晚安吻呢,我要亲亲妈妈去……"

一出又一出,简直要整死人的节奏。

自有主张型

小红鸡放学了,她告诉爸爸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每个故事中都有一头“没想到的大象”。鸡爸爸解释说那叫“没想到的真相”,就是会让人大叫“哇!没想到会发生这个”的部分。(小红鸡应该是把element of surprise 听成了elephant of surprise)

可小红鸡坚持认为是大象,并让爸爸帮她完成家庭作业,从故事里找到那头大象。

先讲《丑小鸭》。

在丑小鸭低头看河水里的倒影时,小红鸡毫无障碍地就塞进去了一头大象!

而且颇为自得。

鸡爸爸

”《丑小鸭》里没有大象。“

小红鸡

“每个好故事里都有一头大象,我们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鸡爸爸

”太荒唐了。“

小红鸡

“《丑小鸭》是一个好故事吗?”

鸡爸爸

“嗯,是啊,不过——”

小红鸡

“那它就肯定有一头没想到的大象。”

第二本《长发公主》。

小红鸡在王子爬上塔楼,就要看到心上人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塞进去了一头大象。

鸡爸爸

“小鸡,我可知道《长发公主》里没有大象。那简直太荒唐了。”

小红鸡

“爸爸,你不替大象感到难过吗?他独自待在那里,等着有人去找他。”

第三本《小美人鱼》,同样也没有逃脱被塞大象的厄运。

还不死心的鸡爸爸,想讲一个自己和小红鸡的日常故事,好让小鸡明白故事里根本没有大象。小红鸡自告奋勇地给爸爸的故事配图。

鸡爸爸

从前啊,有一位鸡爸爸…… 小鸡啊,你看,每天我帮你穿衣服的时候,衣柜里没有大象;我为你做早餐的时候,冰箱里也没有大象;吃完早餐,我送你去……

小红鸡

“大象学校!”

好了,爸爸,现在你可以陪我做数学作业了!

……

痛诉完革命家史,是不轻松了好多?

其实,也只能说说而已,说完,日子还要在各种忙乱斗争中继续下去。因为孩子们的所谓各种整人,其实只是他们真实、自然的情感袒露;在这袒露背后,是他们渴望获得深沉的爱与了解的天真与热忱。

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的事件里,被父母陪伴着、肯定着。

只是,养育一个孩子的琐碎、操劳、忙碌让我们常常不能也不愿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统统打包给一个“熊孩子”了事。其实一旦成为了爸爸妈妈,我们就没办法从容地带领孩子去达到那个我们意愿之中、框架之内的期待了——

那些预先设定的岁月静好甜美温馨,都会被毫无征兆地打破,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充满爱意地接受。

接受不断替奥莉薇们打扫残局的日常,让出一个又一个难得的五分钟,相信小家伙总有想睡觉的那一刻,任由小红鸡们在每个故事中加入大象……然后,陪着他们慢慢长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