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6月6日運行以來,至今已滿四個月。

澎湃新聞記者近日從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獲悉,捐精志願者至今已超過百人,總體合格率不到10%,捐精志願者多來自高等院校、外企、銀行和國家機構等,有未婚人士也有已婚人士。無論是捐精志願者或接受人工授精的夫婦,身份資料都絕對保密,檔案也將被妥善保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只有不到10%的捐精合格率,但專家特彆強調,捐精不合格並不影響生育,兩者標準不同,精子庫對於精子質量的要求遠遠高於一般的檢測標準。同時,要成為合格的捐精者需要層層篩選,精液質量僅僅只是其中一方面,身高、年齡、學歷、心理、遺傳史等都有限定。

捐獻出的精液被保存在液氮中。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攝

捐精者中不乏高學歷,年齡絕大多數在30歲左右

為何要捐精?什麼樣的人群會捐精?

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男科專家江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捐精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幫助一些不孕不育家庭,這部分佔據大多數;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自身精液的保存,如部分腫瘤病人等,此外也可用作科研。

「目前,前來捐精的絕大多數在30歲左右,沒有超過35歲的志願者,他們的身體狀況都還很健康。」江峰說,確實有一些富有愛心的志願者,為了幫助不孕不育的家庭,加入捐精隊伍,其中不乏碩士、博士研究生,還有一些醫學生、企業白領等。

也有一部分人將捐精過程當做一次孕前檢查或精子質量測試。「我們在篩查的過程中發現,捐精者中有單身人士,也有夫妻結伴而來,女方會直接表明是想讓丈夫做一次孕前檢查。」精子庫一名接待員表示。

上述接待員表示,大學生群體是精子庫重點招募對象之一,目前占捐獻者約兩成,醫學院學生相對較多。對於醫學生而言,他們大多對捐精的認識更深。

此外,企業白領也不少,「很多白領帶著疑問來捐精,不知道自己精子質量好不好,又感到工作壓力大,害怕影響精子質量,篩查時常會問『倒夜班是不是會影響精子質量』等問題。」上述接待員表示。

截至目前,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的捐精者已經超百人。「在中國自願供精的人雖然有增加,但與國外相比遠遠不夠,這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著極大關係,畢竟捐精精子不能簡單等同於義務獻血或者捐獻角膜、內臟器官,後者是為了挽救生命、挽救健康,而捐精則意味著創造新的生命。」江峰說,他們也曾嘗試著針對大學生群體,去校園投放宣傳資源,但因為傳統觀念束縛,公開的宣傳活動很難進行,在校園內張貼資料時也常會因為「顯眼」,不多久就被揭走,一些宣傳單也只能偷偷貼在男生宿舍門口。

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呼籲捐精

捐精不合格並不等於無法生育

「儘管目前運行下來,百餘名志願者僅僅只有不到10%的合格率,但並不代表捐精不合格就無法生育,或是生育能力低下,兩者不能划上等號。」江峰強調,不少捐精不合格者會在篩查失敗後喪失生育信心,但其實精子庫篩查的標準遠高於一般孕前篩查標準,「以精子密度作為衡量標準,一般要求達到1500萬/ml即可,但精子庫需要達到6000萬/ml才符合捐精條件。」

精液質量也僅僅只是篩查的一部分。

捐獻精子須知

江峰說,精子庫更多考慮供精者的綜合因素,要求身體健康、智商較高,還要心理健康,年齡在22-45周歲,身高165cm以上,也要求從未在其他精子庫捐獻過等。按照規定,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首先會對供精者採取一系列嚴格的檢查,從智力、血型、膚色、身高到家族遺傳病、傳染病、性病等多方面,並且記錄他們的身高、臉型、口型、鼻型、眼型(單或雙眼皮)、耳型等,其目的是幫助不育夫婦進行備選;之後,需接受遺傳學方面的家系調查,曾經有志願者就因為三代以外旁系血親的疾病,而在最初的問卷調查環節「落選」;最後,精子庫的心理專家還要與供精者面談,判斷此人的性格、心理是否有缺陷,是否偏執,進行全面的心理和精神疾病評估。上述篩查全部合格才可以開始正式捐獻。而捐獻結束後半年,還要複查一次血液HIV等項目,隨後才算是結束捐精全過程。

「一份合格的精液,需要經過冷凍、復甦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後才能供給受精者使用,因此對精子活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高之又高,自然的孕精過程往往簡單得多。」江峰說,即便是順利經歷過生子過程的捐精者,也有可能會在捐精的道路上「遇挫」。

當前,國內精子庫緊缺、呼籲捐精的新聞不斷在媒體上出現,然而精子庫到底緊缺嗎?對此,江峰表示,當前精子庫儲存的精子數量並不少,但供需不匹配,需求者篩選要求和標準也相對較高,因此才造成「緊缺」。

江峰表示,儘管當前國家衛生部門沒有規定捐精者需要大專學歷以上,但復旦大學人類精子庫的捐精要求中就有一項,要求學歷大專以上,「這主要是根據大多數需求者的要求來定的,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志願者捐獻出的精子不會浪費。」

而對於捐精後帶來的倫理問題,江峰表示,精子庫的規定與國際同步,每個捐精者最多可使5個婦女妊娠,按權威資料推算,在2400多萬人口的上海,按這樣的比例將來發生近親婚配的可能性很小。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

500字以上

,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

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

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詞

熱點

」可閱讀

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

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煉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