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這問題蠻好的。25歲,才正式進入職場,才真正開始獨立;比剛畢業23-24歲的迷茫、頻繁換工作、還要啃老的自己更加獨立了,也漸漸明白人生的征程開始了。35歲,很多工作已經不接受35歲以上的人了,如果沒走上軌道可能就麻煩了。搜了下,有很多黃金十年、25不什麼35就什麼、35歲會恨25不什麼的自己等等。

人的一生都在「認識你自己」,這句話據說刻在希臘一個神殿的上面。

古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如果對你學的專業不感興趣,就要選好一個適合自己感興趣、適合未來發展趨勢、並且有成長性的職業。適合自己是很重要的,你是喜歡安穩還是安逸?是不是喜歡多和不同的人接觸?喜歡流程性還是業務開拓性?喜歡坐班還是能出去?未來趨勢也很關鍵,近代以來,科技和金融從來都是社會的兩股重要力量。科技總能催生新貴,財團更是經久不衰的存在。it業工資秒殺理工職業,而資本的力量超乎你我想像。成長性更為重要,最終你得成為專家,這代表稀缺性。要麼是門檻高後期還能不斷提高,要麼是經驗很重要越老越吃香。醫生、教授、會計師、律師、高級工程師都是這樣的,實際上這也是傳統優勢職業。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初始職業必須有可能發展成為專家、專業投資者、創新科技人才和企業家之一。所以如果你的初始職業不理想,要麼換,要麼找個相關的不浪費之前經驗的職業轉職才行。

從25歲到35歲,可以說是一個人從年少輕狂、血氣方剛,到承擔責任、力求平穩的一個過渡時期。

這是個大好時期,因為有時間讓一個人狂妄、自大、懶惰、犯錯。但重要的是,一切過後,要有煩死和總結的能力,能將自己拉回到一個相對於個人目標而言較為正確的定位上。

職業競爭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吧。

首先,就是專業技能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作能力。這畢竟是你賴以謀生的東西,所以必須加強鞏固,不斷升級。

任何一個崗位都需要有人負責,與其謀求變通,不如在自己的崗位上謀求突破,把自己的長項鞏固好,打磨好。就拿文案來說,一個能拿出優秀作品的文案,絕對會讓更多Hr眼前一亮。其他職位同樣道理。

其次,情商啦。一個人可以有性格,前提是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如果能力一般,我還是建議不要講性格寫在臉上。畢竟人們更願意接近一個人畜無害的人,而不願意和處處炸毛的人相處。

有些人管成熟叫世故,我不這麼認為——因為人畢竟不能總在20幾歲原地踏步,成長不代表你必須世故,而是要求你能擁有和年齡相稱的情緒管理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經此而已。

讓自己舒服的同時,不打擾別人,才是正確的成長方式。

再者,勤快。不管是25歲,還是35歲,人必須勤快一些。這個勤快,包括腦力和體力雙方面,腦力方面,不斷學習,接納新鮮的東西,增加自己的認知;體力方面,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多承擔一點沒壞處。

25歲時,你說時間有的是,不急這一時半會,但總有勤快的人在不斷超越你,等到幾年以後你突然想為什麼幾年時間會產生這麼大的差距時,也請別驚訝。

35歲時,可能更多方面的因素敦促你,讓你不再懶惰,但也可能舒適的環境讓你懈怠,覺得得過且過也可以,但是後進之輩力量也不可小覷,職場上處處是危機,除非你是老闆了,或者身負絕技不可代替。

再再者,不要怕。一個朋友說,他在25歲時,覺得自己35歲時就可以去死了,因為太老了,而且銷售崗位可以說是流水的兵,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情。但最近,已過了35歲年紀的他說,發現自己活的好好的呀,雖然還是銷售,雖然還有了老婆孩子,但日子也並沒有差到要去死的地步。他總結認為,一個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會車到山前必有路。而我則分析認為:一個人,只要認認真真的活著,認認真真的做事,這個世界是不會虧待他的。

最後,35歲其實也很年輕啦,怕什麼啦?

倉促回答,請見諒。


有句古話,男怕入錯行,這句話半對,男女都怕入錯行。

注意:

1、選公司,一定要避免冷門的,將來容易跳槽,不會浪費自己的相關工作經歷;

2、到一個公司上班,除了幹活拿工資,積攢相關工作經歷之外,還要學習,學習管理模式等,小公司從大公司挖人,就是為了藉助他們帶來新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經驗;

3、一定珍惜你的時間,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把你的職場時間浪費在無效的方面,要把你的公司作為蹺蹺板,快速上手,快速做出成績,快速升職,達到天花板後,儘快搜尋下家跳出,直到碰上你滿意的工作為止。如果你錯過了你的黃金年齡,後面的成長會增加很多變數和困難。和DOTA一樣,前期不快發育,後期被人壓的不敢上線發育,我所在的小縣城,私營企業里,做後勤管理的,更新換代很快,很少有大年齡的,這些人去了哪裡?創業去了。經驗積攢夠了,想做廠長,但是狼多肉少,升不上去,沒辦法,唯有辭職創業,抓緊自己的職場時間,與別人一起進步就是退步,超越別人,才是進步。

看到身邊很多年輕人,盡情揮霍著時間,下班吃雞,上班討論吃雞,職業規劃從來沒想過,想試著勸慰兩句,徒惹人厭,大概,都要這樣經歷過一次才行吧。

35歲,是個檻。


跟打遊戲一樣,前期不快發育,後期被人壓的不敢上線發育。


這是最近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儘管2019年的我虛歲23歲,但我覺得我的腦海里空空的,我好想去做些什麼讓我感受到我活著的意義,我好想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父母過上更好的日子,而不是戰戰克克地拿著平均工資3000左右的月薪得過且過。

畢業的第一個五年,我給自己的時間是25歲之前用想做些什麼,現在的我在單位工作但心裡卻想去闖蕩一翻。

我總是在寂靜的深夜裡問自己

1.我想要提高哪方面的自我競爭力

2.我感興趣和我想做的職業是什麼

3.我會不會只是三分鐘熱度?

盡量多的去問自己,然後再從拆分,再專註地學習,我認為都是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第一步。

而我正處於這一步。


唯有學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