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小山

上篇說到希特勒堪稱世界級的販賣焦慮始祖。他把反猶主義完美的融入到爭奪生存空間和反對共產主義的理論中去,順利地蠱惑了民衆,登上了高高的神壇。這部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希特勒的其他手段有多厲害!

二、迎合大衆,分而治之

慕尼黑起義之後,希特勒進了監獄。在獄中,他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後他要改變奪權的策略。以前是靠暴動,以後要靠選舉。既然要贏得選舉,那麼就必須贏得所有德國人民的心。“你不能在真空中建立專政,力量不是源於人民的政府,一遇到外來危機,就會失敗。”

出獄後,希特勒開始改變自己的人設,以前,他是一個民間的狂熱者,一個暴力的革命家,而現在,他是一位通情達理,平易近人,專心爲祖國謀求福利的愛國者。

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黨員證

希特勒號召全體德國人團結起來,沒有階級界限,沒有團體之分,他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跟隨希特勒,爲德國的利益而戰鬥,殊死戰鬥,直至最後一息。

當然,不同的羣體有不同的訴求,希特勒爲他們設計了不同的願景:

針對工人,希特勒許諾,只有國家社會主義才能給他們帶來尊嚴,使他們的生活有意義;

針對農民,希特勒提出了調整稅收和進口關稅的主張;

針對大學生,希特勒號召他們和納粹黨一起建立一個美麗的新世界;針對資本家和商人,希特勒支持解散工會,取消自由管理,並興建一批公共工程,重新武裝軍隊,且讓大商家的頭麪人物管理。

針對軍人,希特勒聲稱他會與可恥的凡爾賽條約作鬥爭,即使要用非法的手段也在所不惜;針對黨內的狂熱分子,希特勒宣誓,一旦取得政權,“到那時,1818年11月的革命之仇便能得報,人頭將會落地!”

這裏有一個矛盾,那就是,希特勒既向工人許諾要創立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政權,又向大資本家宣稱要阻止共產主義,這兩種承諾根本是對立的,請問希特勒如何能都自圓其說?

希特勒告訴大資本家們,他支持私人佔有財產。但是如果資本家們想讓自己的工業得到發展,就需要一位像他這樣的獨裁者爲政府掌舵,最終使德國重新成爲世界強國。

事實上,希特勒並沒有自圓其說,但是他靠着卓越的口才,詭辯的話術,讓大資本家們都像喝了迷魂湯一樣,紛紛給他刷火箭,刷跑車。他們堅信,希特勒的社會主義是個騙局,只要上臺,他就會成爲資本主義的工具。

沒有被迷魂湯迷暈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德國總統興登堡,他認爲納粹黨口口聲聲說要反對共產主義,結果卻跟共產黨一起在柏林發動運輸工人大罷工,請問希特勒如何解釋?

1930年,希特勒與魯道夫·赫斯在魏瑪檢閱納粹黨員

希特勒直言不諱,即使沒有納粹黨的參與,工人的罷工也會爆發。但是納粹黨如果不參與罷工,那麼他就會失去工人階級的支持,這也不符合德國的利益。

薑還是老的辣,興登堡沒有被他充滿邏輯bug的說辭所迷惑。但是很可惜,並不是每個人都是興登堡。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從未向德國女性許諾過什麼。他既沒有號召她們去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也從來沒有教她們去懟賤人、懟low逼、懟父母、懟小三、懟老闆。

可是,德國的女性就像着了魔的一樣崇拜希特勒,1932年德國大選,希特勒每到一個城市做演講,都會被崇拜他的女人們包圍的水泄不通。在科布倫茲時,在火車的過道上,有兩位姑娘把希特勒攔住了,見到自己的偶像,她們激動地語無倫次、又哭又叫,就差直接喊老公了。

希特勒在貝爾維德爾的餐廳喫飯時,慕名而來看他的女人一波接一波。最後被邀請來作陪的15名姑娘,在看到希特勒後,都忘記了自己男朋友的存在,如癡似呆的瞻仰着元首的英姿。就這樣,希特勒以他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個人魅力,獲得了德國65張女性的選票。

三、宣傳攻勢,鋪天蓋地

競選期間,希特勒加班加點,四處奔波,他曾在10天裏每天都要發表兩三次演講。要知道,希特勒的演講不是慢條斯理,照着文稿讀的講話,而是要把手勢、動作和語言巧妙融合於一體的表演。這種表演非常的消耗體力,每次演講完,他的襯衣都會被汗水溼透。

希特勒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希特勒的宣傳幹將戈培爾,爲納粹創造出很多別具新意的宣傳運動。你們現在在農村看到的那種刷牆的廣告,人家早在100年前就開始玩了。

戈培爾還租用飛機,模仿天女散花,到處散發傳單;他還定製了五萬張宣傳唱片,免費送給家裏有留聲機的人,方便他們隨時隨地的傾聽元首的聲音;他還在公共廣場上放映希特勒演講的視頻——嗯,那時候叫“有聲映畫”。

更先鋒的是,戈培爾在全國組織了6000個集會,有的是在大廳裏,有的是在能容納萬人的帳篷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露天舉行的火把遊行,非常的具有儀式感,這使得納粹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普通的政黨了,而是一個新興的宗教了。

在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下,德國人被徹底洗腦了,暈暈乎乎的就去了投票站給納粹黨投票。

另外,希特勒幸運的是,他沒有碰到狼一樣的對手。當時,社會民主黨本應該和德國共產黨聯合起來,組成統一戰線,對抗納粹黨的影響力。可是社會民主黨卻錯誤的把鬥爭的矛頭對準了共產黨。我估計希特勒想起這個,半夜都可能會笑醒。

正在練習演講中的希特勒

四、打磨演講,精心演繹

希特勒有着超凡的個人魅力和領袖氣質,這一點,幾乎沒有人可以反對。絕大多數人,只要聽過他的演講,或跟他交談一會,就會被他迷住,或者說是被催眠。

戈培爾在第一次見到希特勒後,在日記中寫“那雙碧眼,就像是星星。看見我,他很高興。我如同置身天堂。”埃爾伯特·施佩爾,在第一次聽希特勒演講時,感覺周身熱乎乎的,完全給迷住了,“任何懷疑和保留都被一掃而光。”

德皇的小兒子奧古斯特·威廉,寫信給希特勒,他剛剛被批准加入納粹黨,“這是我深受感動的時刻,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您,並向您表示效忠。”

希特勒的魔力演講,除了自身所固有的演說天賦,還有後期的努力。

陶醉在演講練習中的希特勒

首先,希特勒深刻了解如何把控羣衆心理。很多學者研究表明,希特勒肯定讀過佛洛依德的《集團心理及自我分析》一書,書中的觀點,“集團極易輕信,也易受影響。它缺乏判斷能力,對它,未決是不存在的”,“羣衆是偏執的,但服從權威”。這些觀點被希特勒所領悟,並靈活運用,使得他掌握了一種催眠力,一種能隨時控制存在的集體潛意識的能力。

其次,希特勒在演講中經常使用新詞和新概念,讓羣衆先是好奇,然後不明覺厲。就好比現在,你說“付費會員”就顯得太老土,但如果你說“超級用戶”,聽起來是不是就高大上了一些?你說“乞討”顯得太老土,但如果你說“網絡衆籌”,聽起來是不是就高大上了一些?

希特勒深喑此道,所以他把“侵略擴張”說成是“生存空間鬥爭”,把“反猶”說成是“自我保存”。他新瓶裝舊酒,並告訴民衆,這是貨真價實的82年的拉菲,實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備。

其次,希特勒善於緊跟熱點,製造話題。在啤酒館起義前,他主要的攻擊對象是《凡爾賽條約》和“十一月罪人”,在啤酒館暴動後,他知道不能老調重彈,要緊跟社會熱點,才能獲取流量。希特勒蹭的最大的熱點就是1929年德國的經濟危機。

1931年的柏林街頭,德國老兵正爲窮苦百姓提供食物救濟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席捲德國,德國剛剛復甦的經濟一下子就陷入了癱瘓狀態。辛辛苦苦十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德國人民一邊啃着土豆,一邊喝着比中國大學食堂免費湯還要稀的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魏瑪政府面對經濟危機,兩眼一抹黑。情況越來越糟糕,大學生們發現,他們畢業即失業,小店主們發現,雖然沒有淘寶和京東,他們的實體店生意也照樣做不下去,農民們則發現,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結果農產品的價格卻依然低賤。

希特勒大肆宣傳,只有他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希特勒還打出了一句簡潔明瞭的口號——爲了自由和麪包!

自此,納粹黨的行情一路看漲。

最後,希特勒善於向對手學習。他雖然看起來很傲嬌,但實際上並不故步自封。他爲了能夠討好工人,就用共產黨的語言攻擊資本主義,說工人“已不再是活人,不再是創造者,他已變成了機器,變成了號碼,變成了沒有知覺或目標的工廠裏的機器人”,他用共產黨的辭藻號召“德國的工人們,覺醒吧!掙斷你們的鎖鏈!”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竟要維也納的一位猶太人指教:演講者如欲左右羣衆,就必須“誇張,將同樣的觀點反反覆覆地重複”。用現在的話說,希特勒是一位真正的終身學習者。

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後,在慕尼黑進行就職遊行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即使他是惡魔。

當然,希特勒的“漲粉”祕訣遠遠不止我上面所陳述的,各位讀者可以抱着批判的態度,來研究希特勒成功的方法論。但是切記,不要被他的價值觀所吸引。最近美國就有個12歲的小孩在學校操場寫什麼“希特勒萬歲”,結果被警方拘留了起來。這種小孩,說實話,就是平時缺少社會人的毒打。

參考文獻:

[美]約翰·託蘭 (John Toland)《從乞丐到元首:希特勒傳》(Adolf Hitler: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

[美]彼得·羅斯·蘭奇 (Peter Ross Range)《1924:改變希特勒命運的一年》(1924: The Year That Made Hitler),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年。

[英]戴維·韋爾奇 (David Welch)《希特勒的陰謀》(The Hitler Conspiracies),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1年。

[德]克勞斯·費舍爾 (Klaus P. Fischer)《納粹德國:一部新的歷史》(Nazi Germany: A New History),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解讀希特勒》(Anmerkungen zu Hitler),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