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小山

流量大V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許多政壇風雲人物本身就自帶流量。

譬如說,二戰的罪魁禍首希特勒,一個不折不扣的流量大V。

1933年1月,德國總統興登堡心不甘情不願的任命納粹黨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爲德國總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希特勒終於走上人生巔峯。

希特勒與興登堡,1933年3月21日

希特勒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草根創業”。草根到什麼程度?他曾經在維也納的街頭擺攤賣自己畫的明信片。

但是,沒有顯赫家庭背景的他,讓德皇的小兒子和侄子都宣誓效忠於他;沒有大學文憑的他,讓哲學博士戈培爾崇拜的五體投地;沒有投融資項目PPT的他,讓鋼鐵大亨弗裏茨蒂森初次謀面就捐助了他10萬馬克。

再來看看希特勒強大的吸粉能力:

1919年,希特勒加入國社黨(納粹黨)時,黨員不超過40人,崇拜他的人幾乎爲零;

1921年,希特勒成爲納粹黨黨主席,從此,希特勒就是納粹,納粹就是希特勒;

1924年的大選,納粹黨得票6.5%,僅有190多萬張選票;

1930年大選,納粹黨得票升到18.25%,成爲第二大黨;

1932年大選,納粹得票狂飆至37.3%,成爲第一大黨;

1933年大選,納粹得票達到43.9%,斬獲1720多萬張選票。

短短不到十年時間,納粹的粉絲數就猛漲了七八倍,希特勒也成爲德國政壇的頭號大V,掌握着巨大的流量。

說到這裏,肯定有人會不屑一顧,希特勒不就是有1720萬粉絲麼?有什麼了不起的?人家咪蒙短短几年就積攢了1400萬粉絲,要是沒有被封殺,估計再過幾年粉絲數會超過2000萬。

但是,咪蒙的粉絲不給力啊,咪蒙被封殺,沒有一個粉絲出來給她洗地,沒有一個粉絲出來給她伸冤。這充分說明,咪蒙的粉絲雖然數量龐大,但是粘性不夠。

與此相反,希特勒的粉絲可是真心實意的崇拜他的,他們揮舞着熒光棒,舉着牌子,大聲喊着希特勒“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那麼,希特勒是如何靈活應用漲粉組合拳打法,輕鬆實現精準用戶增長的?

1924年,因啤酒館暴動被捕的希特勒從蘭德斯貝格監獄中獲釋

希特勒漲粉的祕訣之一——販賣焦慮,製造恐慌。不過他的目的不在於賣自己的知識課程和致富祕籍,而是爲了讓德國民衆慌不擇路,投入到納粹的懷抱中來。

希特勒大力渲染的第一個焦慮,叫做“生存空間問題”。

他說,德國有6200萬人口,面積卻只有45萬平方公里, “若考慮到當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面積時,這個數字是何等荒唐可笑!”他的意思就是,德國的土地有限,沒法產出足夠的糧食來養活這麼多人,所以德國人要是不去搶佔其他國家的土地,就註定要忍飢挨餓。

德國人一聽,這人說的很有道理啊,咱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是因爲被封鎖,導致無法進口農產品,才使得我們那時經常喫了上頓沒下頓。

有人可能會發現希特勒這個說法存在一個巨大的bug,那就是咱們德國科學這麼發達,爲什麼不可以通過提高農業技術,來提高糧食產量呢?你能想到的,希特勒早就想到了,他在《我的奮鬥》中說,通過發展科學實現和平富足,是猶太人的陰謀,它會削弱德國人發動戰爭的信念。

希特勒《我的奮鬥》

爲了讓發動戰爭具有合理性,希特勒還說,“使領土與人口大小相協調,即使要用戰爭也在所不惜。這是上帝制定的最自然的方法。”上帝沒有得到任何代言費,就莫名其妙的成爲了納粹理論的代言人。

希特勒向羣衆許諾,只要他上臺,他就會征服東方,爲德國獲得增加人口所需的空間,讓全體德國人永遠過上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的幸福生活。

希特勒大力渲染的第二個焦慮,叫做“共產主義潮流”。

希特勒極力向德國民衆渲染共產主義發展後的可怕圖景:“如果不予以阻止,布爾什維克主義將完全改變世界的面貌。”他認爲,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可是馬克思卻主張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假如共產主義統治了世界,人類所遵守的秩序就會被破壞,世界末日也將到來。

在當時,德國共產黨是納粹黨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希特勒告訴羣衆,現在只有納粹黨,才準備並願意阻止這股紅色潮流。沒有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就不會再有中產階級。只有納粹黨取得政權,國家才能統一,才能復興。

1919年俄國內戰時期白軍的一張著名海報,畫面中的托洛茨基被描繪爲殺人不眨眼的魔鬼,由於托洛茨基猶太人的身份,反猶與反共產主義被順理成章地結合在一起

沒人能招架得住希特勒的洗腦,例如當時還是德國總理巴本的朋友,後來成爲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的裏賓特洛甫,在見了希特勒一面後,就已經相信只有面前的這個人才能將德國從共產主義中拯救出來,然後他立馬加入了納粹黨。

希特勒除了蠱惑國內人民,還打算蠱惑美國人民,他在1932年曾試圖通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宣傳他的極端反共政策,他希望美國人民會與他站在一起,共同反對與布爾什維克主義做鬥爭。幸好,後來德國政府取消了這次廣播,不然以希特勒卓越的口才,不知會有多少美國人走向法西斯的道路。

但是,廣大羣衆絕對想不到,納粹黨跟德國共產黨有過多次攜手共進的事蹟,比如在柏林聯合發動運輸工人大罷工,要求給工人增加工資。因爲希特勒既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不過跟常人所想的不一樣,希特勒在競選中沒有大書特書反猶主義,儘管他是最仇恨猶太人的人。因爲他已經把反猶主義完美的融入到爭奪生存空間和反對共產主義的理論中去了,它們三位一體,沒必要再把反猶主義單獨拎出來說。尤其是當他面對文化水平較高的人和理想主義者時,他幾乎絕口不提清除猶太人的任何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