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希特勒橫掃歐洲的戰法看似複雜,但總結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一個時間只打一個對手”。當時只有美國才能算得上德國的真正對手,所以在發動戰爭之初,希特勒就嚴禁納粹媒體發表任何刺激美國的言論,同時還警告海軍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阻攔和襲擊美國軍艦。

  然而在日軍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之時,希特勒卻全然不顧深陷蘇聯冰雪泥潭中的德軍,主動與美國宣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希特勒敢於多線作戰?

  自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希特勒用閃擊戰先後擊敗了法國、荷蘭等歐洲幾個主要陸地國家,緊接着又發動了“不列顛之戰”。在英軍的頑強抵抗下,德軍遇到了開戰展以來的首次挫敗,因此無限期地推遲了對英國本土的登陸作戰。

  希特勒明白英國拒絕投降是因爲有美國的軍事援助,戰爭拖得越久,美援的作用和美軍參戰的可能性就越大。希特勒一方面派出潛艇封鎖大西洋,另一方面又將希望寄託在日本身上,希望日軍能進攻東南亞,將美軍牽制在太平洋上。

  1940年9月,出於對各自利益的考慮,德、意、日在柏林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三方同盟期爲十年,三方中有任何一方遭到“第四方”打擊時條約即刻生效。當時有能力對三國發動戰爭的唯有美國,所以說這份條約其實是對美國發出的警告,不保持中立就會立刻腹背受敵。

  1942年1月8日,希特勒對手下將領說,只有摧毀蘇聯,日本纔有全力對付美國。由於德國早已覬覦蘇聯豐富的礦產和石油資源,所以在五個月後,德軍撕毀互不侵犯條約,挑起了“蘇德戰爭”。

  開戰之前,希特勒估計只需三個月,甚至是幾周時間就能征服蘇聯。一旦歐洲大陸被德國拿下,德軍便可乘勝利之威以及歐洲的資源輕鬆打敗英美。讓希特勒意想不到的是,蘇聯紅軍的不懈抗爭成功把閃擊戰變成了持久戰,並且德軍在莫斯科郊外已有敗退跡象。

  侵入蘇聯之初,希特勒曾鼓動日軍進攻蘇聯,並阻止美國通過太平洋援助蘇聯物資。日軍之前也曾試探性地向蘇聯紅軍發起過張鼓峯和諾門坎兩戰,慘痛地教訓讓日軍清初地認識到雙方實力上的差距。

  日軍拒絕出兵的根本原因還在於,進攻蘇聯並不能改善日本物資緊缺的窘境。西伯利亞雖然資源豐富,但沒有得到妥善地開發。日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財力開發西伯利亞,所以才更傾向於爭奪東南亞的油田和橡膠園。

  日軍沒能如願夾擊蘇聯,德軍屢試不爽的“閃電戰”又宣告徹底失敗,希特勒唯一的希望就是讓日本儘快與美國開戰。倘若日軍能夠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美軍介入歐洲戰場的可能性就會降到最低。即便日軍無力取勝,只要能拖住美軍一年,希特勒就有把握結束對蘇戰爭,然後全力對付英美。

  希特勒千方百計地想讓美國保持中立,但英國與美國不僅在種族血緣上親近,而且在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都都息息相關。早在希特勒挑起戰爭之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堅信:“英、法是在守衛着美國國防的第一線,應當給予支援”。

  羅斯福先是廢除了原有《中立法》中關於禁止出售給交戰國武器的條款,允許交戰國以“付現自運”的方式從美國購買武器。隨着法國滅亡,英國岌岌可危,美國又通過了“租借法案”,向被侵略的國家提供軍事援助。

  美援成了支撐英國繼續與德國抗爭的最關鍵因素,德軍不得不動用海軍力量切斷美國與英國在大西洋上的聯繫,這就背離了避免美軍參戰的初衷。在太平洋戰爭前,德軍與美軍其實已在大西洋上爆發了多次衝突,只是雙方都避免過早地開戰,而刻意保持沉默。

  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後,美軍雖遭受巨大打擊,但羅斯福並沒有改變原先制定的“先歐後亞”的戰略規劃,強調德國纔是最主要的敵人,而且還規定其他戰場如無特殊情況,不準抽調對德作戰兵力。

  日軍沒能如願拖住美軍,蘇聯紅軍反而在美過的援助下成功絆住了德軍的腳步。看到美軍參戰已經無可避免,是否宣戰已經不再重要,爲了給日軍以信心,在太平洋開戰沒多久,德國和意大利才爽快地對美國宣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