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和白起哪個更厲害,為什麼?

吳起和白起都是戰國名家,都是有不敗戰績的戰神級人物,哪吳起和白起誰更厲害了?

吳起戰績,大戰七十六戰,無一敗績。曾以五萬軍隊大敗秦軍五十萬的不敗神話。

吳起作戰能以少勝多,和他卓絕的治軍,臨敵應變是分不開的。在《吳起兵法》裏,吳起與魏武侯的對話論述了《兵法》的精髓,包括打仗所圖的國力、國之形勢和作戰利用地理、氣候,設伏、誘敵等,以及瞭解敵將的才能,如何試探敵之軍隊強勁,什麼樣的情況能打,什麼樣的情況不能打等逐一論述。

在治軍方面,吳起論述了,士卒作戰要臨敵不懷生,遇到敵眾我寡士卒恐懼如何應對,在戰場作戰,戰況瞬息萬變告誡不要猶豫,好多戰將就是因猶豫而導致失敗。

還有就是吳起有把有特技的編成特種兵,身體精壯的,戴罪立功的,力氣大武藝好的編為精銳。有時間大家不妨讀讀《吳起兵法》。

在說白起,白起是從基層部隊裏磨礪出來的將領,曾擊敗韓魏聯軍,幹敗楚國,嚇的楚王出逃。白起封武安君。

白起最著名的一戰就是「長平之戰」,獲勝後坑殺趙國四十五萬降兵,趙將括戰死。但秦軍也損失過半。

如果從長平一役來看白起的軍事能力,根本顯不出白起比吳起厲害,實在是趙將括太無能了。吳起以五萬破五十萬,打的秦軍大敗。趙括率四十多萬大軍,整整是吳起的九倍兵力,盡然能打輸喪了性命。雖然趙括不行,但白起的軍隊也損失過半。如果讓吳起和白起對決的話,以吳起的以寡擊多的實戰經驗,白起幹不過吳起。


雖然兩人名字都帶個「起」字,但要說起到底是吳起厲害,還是白起厲害,這個真不好回答。

在人物功績方面來說,吳起要強過白起不是一點。首先吳起在後人的評價中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改革家、政治家,兵家代表人物」,精通兵法儒三家的思想,他不但在對秦軍的戰爭中以少勝多,還在楚國實行變法,可以說是文武全才;而白起在後人的評價中雖然也是兵家代表,但只限於軍事家,人們對他最大的印象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績,只能算作將才。

在人品方面來說,個人傾向於白起強過吳起太多。首先吳起從歷史上來看功利心太強,為了自己的前程,母桑而不歸家,為了取得國君的信任,殺妻取帥,仕魯被猜忌,仕魏又棄魏,最後死於楚國;而白起一生戎馬,直至最後也沒有背叛自己的國家,歷史上也沒留下關於白起私德有虧的記載。

綜合來看,要是比殺人數量,吳起不一定比白起少,畢竟人家也是常勝將軍,要是比統軍能力,吳起應該是比白起強的,白起厲害在於他的作戰思想領先於當時其他戰將,要是論私德,個人不喜歡吳起,倒是比較喜歡白起寧死也不願做敗將的驕傲。


吳起和戰神白起誰更厲害?吳起是早於白起100年的人物,吳起出生於衛國,曾在魯國、魏國、楚國出仕,而白起出生於秦國,在秦國強大之時,憑藉自己的才能躋身名將前列。那麼歷史上吳起和白起是怎麼樣的呢?吳起和白起相比哪個人更厲害?

吳起和白起的生平簡介

吳起和白起兩人都是中國戰國史上有名的戰神,如果說吳起是第一代戰神的話,白起就是第二代戰神。據說白起之名就是白起仰慕吳起的才能將自己的兒子命名為「起」,但是兩個人效忠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吳起是有志青年,可以輾轉各個國家實現自己的抱負,而白起是職業軍人,一生一世只為自己的國家而戰。

吳起被稱為兵家亞聖是與孫武並稱的兵家人物,但是他又是孔子再傳弟子的弟子,可以說師承儒家。但是吳起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個複合型人才,不僅能帶兵打仗也能治理國家,軍事上的成績就是76戰不敗,有《無子兵法》留世,在政治上的成績就是吳起變法8年強盛楚國。但是最終成了政治的犧牲品,變法之人的下場都不好,比如後來的商鞅變法,最後也是死得很慘。

白起生平

眾所周知的中國古代歷史上出色的常勝將軍有孫武、吳起、嶽飛等。殊不知,白起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常勝將軍。白起一生徵戰沙場三十七年,為秦國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我們就具體瞭解一下白起。

白起,羋氏後族,姓白,名起,又名公孫起。是戰國時期的秦國郿人(今陝西省眉縣),「戰國四將」之一,(其餘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頗)。並位於「戰國四將」之首。白起英勇善戰,善於用兵,是不可多得的兵家奇才。另外,白起一生徵戰,殺敵無數,被世人稱為「戰神」,又稱作「人屠」。

白起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他長期努力的,從小開始,家裡長輩便希望白起能夠成為將軍,於是白起在少年時便熟讀兵書,穩定踏實,常常上山觀察地形,並且也會排兵布陣,真實地模擬打仗的樣子。就這樣,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他便開始從軍打仗,並且作戰優秀。他的優秀也引起了魏冉的注意,魏冉發現白起是個有智慧才能的作戰人才,於是培養他,重用他。同時也推薦給秦昭王。白起的輝煌人生也就此打開。

白起,是秦國徵戰六國的主要力量。最開始,他勇敢的挑戰韓魏聯軍,並且大獲全勝,在伊闕打敗韓魏聯軍,然後慢慢的,他越戰越勇,先後討伐了楚國,趙國。討伐楚國是,佔領楚國的都城,搗毀楚國先王的墳墓。白起與趙國的對戰,便是中國歷史上最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長平之戰。因為在長平之戰之後,白起坑殺了四十多萬的降卒,這也是白起被後世詬病的原因。

吳起和白起誰更厲害

吳起和白起相差一百多年,但是兩個都是被稱為戰神的人,他們因身處的時代背景,所以對他們進行評價的同時,需要結合他們生活的社會背景。吳起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才,用出將入相來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而白起的功勞主要是體現在軍事上,但是政治上不夠成熟。

吳起在軍事理論上有《吳子兵法》傳世,一生沒有敗仗,在軍事史的地位上吳起與孫武齊名,而且我們給吳起的定位就是軍事家、政治家,而白起則是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將領,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所以在稱號上是吳起比白起更佔優勢。但是從戰績上看白起絕對是一個強者,開創了冬季打仗的先河,在白起生活的秦國,當時其他諸侯國聽到白起的名號就心生畏懼,可見白起的影響之大。

吳起在陰晉之戰給小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當時的秦國想奪回被魏國奪取的西河地區,

以5萬軍力大敗秦惠公的50萬兵力(秦國可以說是傾國而出了),可見吳起用兵精良已經不是我們現在的人能夠想像的。而白起則是有名的長平之戰,當時趙國兵力45萬人,秦國兵力60萬人,本來趙國和秦國之間都是僵持狀態的,但趙國換了廉頗改任趙括之後,白起將趙國45萬人全部殲滅,此後趙國士氣大傷。


第一,論帶兵打仗,吳起強於白起。白起背後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和軍事實力(猶如美軍),大殺四方,打出了輝煌的戰績。吳起在魯擊敗齊國(魯對齊歷史上勝少敗多),是以弱擊強。在魏擊敗秦國,是強碰強,最後把秦國打成了半個蠻夷(丟掉了河西,只能轉向西戎蠻夷之地)。在楚國,改革弱楚,對其他各國打出輝煌戰績。可以說吳起不論所在國強弱,都能打出輝煌戰績。

第二,軍事理論,吳起毫無爭議。吳起兵家亞聖與孫子並列,談理論白起沒得比。

第三,治理國家,吳起毫無爭議。吳起在楚國的改革,影響了楚國整個戰國時期。可惜改了一半,支持他的楚悼王死了。而商鞅在秦的改革,大量學習了吳起的經驗。白起沒這方面的能力。

第四,論殲敵數量,白起多於吳起。這一點是白起在現代名氣高於吳起的所在。但是,戰國初期,各國戰爭還有春秋遺風,以分勝負為主,不以殲敵為目的。而白起時代,以削弱敵國有生力量為主,殲敵滅國是目的。所以,時代需求不同,二者沒有可比性。

綜上,吳起強於白起。


這裡的「厲害」不知指哪方面,所以不好比較,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吳起的成就遠大於白起!!!另外一個,吳起反對窮兵黷武,一生多次強調國家應該和睦相處,;白起則是殲滅戰始祖,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人屠」!!!

吳起的「吳子兵法」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這本書與「孫子兵法」並稱為「孫吳兵法」,是世界頂級兵學「教材」;同時,這兩本書還與「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被列為中國古代第一本教科書「武經七書」中;

吳起這個人與其他兵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和平政策,在他的「吳子」中,強調對內施以「文德」,以道、義、禮、仁治軍治民;對外施以「武備」,「安國家之道,先戒為寶」,意思就是,安邦治國的途徑,當以事先做好戒備為取勝法寶;他把戰爭分為義兵、強兵、剛兵、暴兵、逆兵等不同的性質,強調軍隊國家應該和睦,主張對戰爭採取慎重的態度;

吳起的另一成就則是他的「武卒制」,他的這次募兵改革,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募兵改革,有著跨時代的意義,一直流傳到現在;他徹底改變了傳統「僱傭兵」形式,實現「兵農分離」,取消臨時動員兵以及僱傭兵,創建新一代的職業軍人;「武卒制」施行以後,所有人都踴躍投軍,因為當兵再已經不是義務,而是職業,當兵不但可以領工資,還可以免除全家徭役;「僱傭兵」完全沒法比,他沒連基本工資都沒有,更別說其他福利了,有一日三餐就算好;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兵,他們必須經過嚴格篩選,身體素質過硬的纔有機會通過;吳起的這一套改革,是兵學史上的一大奇蹟,被後世廣為沿用,流傳至今


吳起白起,分居戰國初和戰國末二個時期,各自為所效力的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不同的是,沒有吳起的魏國國力迅速下滑,而沒有白起的秦國依然強大,從這方面論個人影響力,白起不如吳起。資治通鑒以三家分晉作為開端,後人把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三家韓趙魏,魏國國君魏斯魏文侯。建國伊始,表現出絕大多數新興國家都存在的虛心求治形象,在位時禮賢下士,以師禮奉事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面對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的現實,既重文治,也重武功,吳起就是在此情況下走上魏國的政治舞臺。

吳起一心求將,在齊國攻打魯國時被魯穆公起用,因妻子是齊國人,魯君懷疑他三心二意,為表忠誠,吳起殺妻求將,打退齊兵,卻因讒言而離開魯國,投奔魏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時值魏文侯四處招攬人才,經翟璜引薦,得到文侯賞識重用,任命為大將。吳起帶兵時與普通士卒同喫同住,夜晚不回主帥營帳,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樹葉遮蓋身體來躲避霜露的侵襲。屢次對西方大敵秦國用兵,攻克秦國河西地區臨晉、元裏等地,全部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吳起成為河西郡首位郡守。

魏國所處的中原地區開發較早,生產力先進,率先在各國使用鐵器,在這種環境下,吳起力行創新,踐行兵貴精不貴多的理念,打造一支身披重鎧、持戈配劍、背弓弩、跨矢囊的精銳重裝步兵,人稱魏武卒。從此率領這支軍隊,東西作戰,所向披靡,吳起在魏國身經大小戰役七十二場,全勝六十四,其餘皆平,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使秦國不敢東向。龍澤之戰破齊軍三萬,攻破齊長城,魏國左鄰右舍為此恐慌不已,不敢正面與敵。吳起身經三國魯魏楚,每到一國某國必強大,有《吳子兵法》存世。其人也有武勇,《史記》載「起少時,……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秦國昭襄王時的白起,原是楚國白公勝後人,與羋八子宣太后的弟弟魏冉交好,被引薦為大將,其時,秦國經商鞅變法,惠文王經營,國力逐漸強大,制定了東出擊敗三晉從而圖謀天下的大戰略,白起初為將,面對韓魏聯軍阻秦軍東出的戰術,採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到聯軍後方,擊破聯軍薄弱環節,逐漸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最終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此後殺神功業日創新高,三次攻楚破楚都,殲滅三十萬楚軍。攻打趙國先後殲滅趙軍六十萬。攻韓魏殲滅三十萬,成為東方六國的噩夢。因在長平戰後是否繼續攻趙與秦王有分歧,在範睢的中傷下被賜死。

從二人事蹟可以看出,吳起白起的共同點就是一生戰無敗績,出則敵人心寒,威震諸侯國,同為效力國家取得重要戰略地,吳起身兼軍事政治改革三家之長,比白起僅有軍事才能多了兩項,論絕情,吳起殺妻,白起坑降卒,難分高下,個人影響力上文已有對比。由此可知,吳起比白起厲害。


這個問題有點像獅子和老虎哪個更厲害,其實他們沒打過,很難說


按樓下所言,吳起不是應該是一位文人嗎?而白起是武將,而樓主拿這兩個人做比較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白起能這麼能打,那他的智商智謀也不差啊,兩個之間有可比性嗎?http://www.iis7.com/a/lm/yczmljgj/#tjz#hny


吳起是綜合全能性人才,白起是單方面軍事性人才!白起除了打殲滅戰比吳起厲害以外再也找不到比吳起更厲害的任何數據了,因此非常遺憾!」


吳起和白起相差一百多年,但是兩個都是被稱為戰神的人,他們因身處的時代背景,所以對他們進行評價的同時,需要結合他們生活的社會背景。吳起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才,用出將入相來形容他一點都不為過,而白起的功勞主要是體現在軍事上,但是政治上不夠成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