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汇流新闻网记者陈钧凯/台北报导

「国标舞女王」刘真因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开刀,没想到手术中心跳突停,先后靠叶克膜、心室辅助器续命,正等待换心,外界关注机会有多大?台北慈济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谌大中表示,过去曾有心脏衰竭恶化病患,装上「短效型」心室辅助器等待心脏移植,历经191天,最终顺利等到适合的心脏重获新生。

谌大中表示,「叶克膜」是紧急时用来给予病患心肺功能支持,待肺脏功能恢复,只需心脏功能的辅助时,就可以考虑卸下叶克膜改装「心室辅助器」,一旦病患从「叶克膜」换装「心室辅助器」,表示其肺脏功能已可正常运作。

可以支撑心脏大部分输出功能的「心室辅助器」,临床上通常用于3种情况,包括心脏功能不佳或心脏手术后的病人,协助其心脏功能的复原或改善;为需要换心的病人在等待移植期间提供心脏功能的支持;罹患末期心脏衰竭但不适合心脏移植的病人,长期装置心室辅助器维生。

谌大中说,心室辅助器可分为「短效型」与「长效型」两种。短效型是将机器放在体外,需插电连接,术后患者可以下床但不能出院,建议使用时间是1个月左右,只要符合心脏移植手术施行资格的医院跟医师诊断需要即可使用,有健保给付,不需自费。

长效型则是全植入式,机器安装在体内,术后病患需将电池背在身上,并有一条导线用以连接充电,可以出院恢复正常生活,使用时间可从数个月到数年不等。国外曾有病人安装后存活超过10年的例子。但长效型心室辅助器的评估条件严格,未通过健保审查者,需自付500多万的高额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谌大中提醒,不论是短效型或长效型心室辅助器,都有产生并发症的风险,由于血液透过机器管路循环,容易形成血栓、溶血等血液问题,或因血流型态改变造成肠胃道出血,也可能因装置引发感染,同时还需注意装置的正常操作及维护,以免因为机器失效而意外丧生。

谌大中强调,使用长效型心室辅助器的5年存活率约为50至60%,病人出院后的居家护理,除配合医师学习正确的操作方式,并随时确认机器是否正常,尤其身上有一条导线,国外就发生过关门时不慎将导线绞断、或狗狗咬断导线的案例。他说,「病人要自己帮助自己,才有耐力等到换心的机会」,若身体状况控制得宜,不仅可使将来进行换心手术时更加顺利,术后也才能复原得又快又好。

照片来源: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更多汇流新闻网报导:

看东西斜斜的「右眼卡住转不动」 熟男竟是甲状腺眼病变

最新!社区防疫指引出炉 电梯避免交谈、社区活动空间停开放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