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摇滚,喜欢queen。但没有刻意深入了解过queen,希望大家科普一些知识,提升观影体验。


【波西米亚狂想曲】——英国唱片销量史上最高的单曲!

在这部电影上映以前,可能没多少人知道这首歌。但是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听过 we will rock you,

记得上学那会只要有人带头唱。全班人都会跟著拍桌子。

还有we are the champions——足球赛事的荣耀颂歌,也被称为球迷之歌。现在被各大体育赛事甚至政治场合借用。而且曾在世界国际歌霸被誉为「最佳摇滚乐」激励奖。2009年,被选进格莱美名人堂。

1,对于熟悉皇后乐队的硬核歌迷来说,电影中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歌声听著有一点点怪,既不像是原型弗雷迪·默丘里自己唱的,也不像是奥斯卡影帝提名拉米·马雷克的声音。电影制片人Graham King透露:电影中的歌声将主演拉米·马雷克、加拿大摇滚歌手马克·马尔泰勒以及弗雷迪·默丘里的歌声进行混音而成。

2,弗雷迪反手弹钢琴,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前奏。他经常反手弹钢琴,莫扎特也这样,所以弗雷迪当年就被人称作摇滚莫扎特。

3,曾经与皇后合作过的制作人罗伊·托马斯·贝克谈论过他第一次听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故事:「弗雷迪坐在自己家,突然说『我脑子里有了一首歌』。他就开始坐在钢琴面前弹了出来……然后他突然就停下来说:『现在,亲爱的,我要在这里加上一段歌剧部分。』」从开篇开始,歌曲突然进入歌剧部分,然后又忽然转入摇滚,最后又归于抒情。

4,这首融合了多种曲风的神奇歌曲,前后录制了几个星期,在歌曲里叠加了大约180个声部,形成了犹如大教堂合唱的感觉。这首歌将弗雷迪跨四个八度的音域特长突显出来——他能从男低音的F2跨越到女高音的F6。

5,电影中弗雷迪和玛丽开关灯的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泪目了

6,Live Aid每个乐队的音量都是有限制的,所以贴了个纸条不许动。影片中调音师私自调高了音量,导致Queen的音量比其他的歌手都要大得多,这也是Queen现场火爆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是事实,因为调音师的是Queen的御用调音师,他觉得音量会限制演唱的效果。

7,有不少西方媒体认为,电影对那些深入了解皇后乐队的人来说,是一种冒犯。作为一部传记片,电影本身没有多少让人难以忘怀的关键镜头和高潮情节。而且演员的表演真的与弗雷迪本人相差甚远。仅仅是一部电影故事。

这不难理解,对于传记类,尤其是艺术名人类传记。演员本身演技再好,,也不可能达到弗雷迪的状态。这就好比有人要饰演周杰伦。你觉得哪个演员可以演得了呢?如果哪一天要拍迈克尔杰克逊的传记电影,我可能连看都不会看。因为没人可以模仿的了他,他的舞蹈、嗓子,他身上带有的气质。

这并不是演技不演技的问题。

8,电影本身与现实并非吻合,影片著重描写了弗雷迪得知自己病情后的挣扎与感悟,最后才能在1985年那场世纪演唱会上有如此登峰造极的演出。可现实却是演唱会在前,患病在后。,1991年11月24日,在弗雷迪公布病情的第二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短暂而伟大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享年45岁。

其实这部电影不管怎样,它的最大价值是给观众打开了一个了解queen的窗口。让众多不知道弗雷迪的宝宝们,知道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知道了queen。

一张电影票,两个小时。让我们一起去影院重温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盛况。绝对是超值的。

饰演Freddie的拉米说:最能了解Freddie和皇后乐队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音乐。

如果想准确了解弗雷迪和乐队的历史事实,最好看他们的纪录片,推荐去B站看纪录片《The Great Pretender》。

【RAM纪录片】Freddie Mercury?

www.bilibili.com

还有live AID的真实现场表演,绝对震撼!这气场,真不是能靠电影可以还原的!!!

皇后乐队 Live Aid 现场(字幕更新完整)?

www.bilibili.com

放个视频欣赏一下弗雷迪本尊霸气的演出。

波西米亚狂想曲有什么好看的国外电影推荐呢??

www.zhihu.com图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喜欢就点个赞,让更多人发现

喜欢电影的小伙伴也可以多多留言,我们一起来聊聊电影。


《波米西亚狂想曲》与永远的皇后乐队!

https://mp.weixin.qq.com/s/oxnA-smGX-pUKcSeFjgqRg

Bohemian Rhapsody

Queen

《波米西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代表作之一。

Is this the real life -

这是真实的人生,

Is this just fantasy -

还是梦幻一场?

Caught in a landslide -

身陷困境

No escape from reality -

无法回避现实

Open your eyes

睁开眼睛

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

凝视苍穹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

我是个贫苦男孩,我不需任何同情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我任人驱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情绪)时而高昂,时而低落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世事变迁,于我无异(这里anyway the wind blows 的意思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化」 wind指「趋势」,字面可直译为「风怎么吹」)

- to me -,

于我无异

Mama, just killed a man,

妈妈,刚刚(我)杀了人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用枪抵著他的头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

扣动了扳机,现在他已经死了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妈妈,人生刚刚开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

但是现在我却把它完全毁掉了

Mama, woo,

妈妈,呜呜

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 -

无意让你哭泣

If Im not back again this time tomorrow -

若我明天这个时候不回来

Carry on, carry on,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撑住,撑住,就如同 一切都没发生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太迟了,我的大限到了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

我后背颤抖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

全身疼痛

Goodbye everybody - Ive got to go -

再见各位,我得走了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

得离开你们去面对真相

Mama, woo -

妈妈,呜呜

I dont want to die,

我不想死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

我有时候希望我从未存在过

I see a little silhouetto of a man, (sihouetto 是 义大利语,英语为sihouette。这里用义大利语单词与下文的歌剧风格相对应)

我看到一个侧影

Scaramouche, scaramouche will you do the Fandango -

小丑,小丑,你会跳凡丹戈舞吗 (Scaramouche是义大利戏剧当中的丑角,以做鬼脸和滑稽的言语为生,性格猥琐)

Thunderbolt and lightning - very very frightening me -

电闪雷鸣,让我战栗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figaro - Magnifico -

伽利略 费加罗,显贵们 (伽利略是义大利人名,费加罗是西班牙人名。很多人认为,这里的伽利略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费加罗指博马舍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那个费加罗)

But Im just a poor boy and nobody loves me -

但是,我是个贫穷男孩,没人喜欢

Hes just a poor boy from a poor family -

他只是个穷孩子,来自贫穷的家庭

Spare him his life from this monstrosity -

把他从这怪相中解救出来吧

Easy come easy go -, will you let me go -

我任人驱使,可以让我走么?

Bismillah! No -,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

真主啊(Bismillah 是阿拉伯语感叹词)!不,不能走--让他走--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不能让你走--让我走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No, no, no, no, no, no, no -

Mama mia, mama mia, mama mia let me go -

Mama mia (义大利语感叹词,意思为「我的妈啊」) 让我走

Beelzebub has a devil put aside for me, for me -

Beelzebub(腓尼基人的神,又称苍蝇王,被基督教看做撒旦的别称)给我准备好了一个魔鬼

for me -

So you think you can stone me and spit in my eyes -

你以为你可以用石头驱赶我,唾弃我的双眼?

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 -

你以为你可以既爱我,又让我去死?

Oh Baby - Cant do this to me baby -

哦宝贝,不能这样对我宝贝

Just gotta get out - just gotta get right outta here -

(我)只想离开,只想马上离开这

Nothing really matters,

一切没事

Anyone can see,

大家可以想见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一切没事,于我无异

Any way the wind blows...

无论世事变迁

虽然删减了四分钟,《波米西亚狂想曲》还是在中国的艺术院线上映了。皇后乐队也许离中国人太远,票房可能会很低,但这从不妨碍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摇滚巨星,该片目前全球票房已近60亿人民币,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曲音乐结构极为特殊。曲中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歌剧,重金属,清唱等,并且充满著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这在流行音乐中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在其单曲化推出后,却得到了不寻常的巨大成功。本曲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现在为史上第三,仅次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视为皇后乐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那个时代标志性的爆炸头。

Bohemian Rhapsody这首将近6分钟的单曲包括四个部分,一开始是Freddie Mercury在钢琴伴奏下的痛苦倾诉,后来则是Freddie Mercury用歌剧咏叹调与背景歌剧合声的对唱,再来一段狂飙淋漓的重金属,最后又是Freddie Mercury在钢琴伴奏下的倾诉。这首歌成为英国当时销量最大的单曲(现为英国销售量第三),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现在有乐队出版结构复杂的歌曲都被称为XX年代的「Bohemian Rhapsody」 。

这首歌不仅蝉联英国排行榜榜首达九周之久,而且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排行榜上也名列首位,这首歌在摇滚史上更被称作「摇滚歌剧」。当时的评论说这首歌曲在悠扬中蕴含无尽伤痛的情绪,充分体现了乐队唯美精致的乐风。

在酷似歌剧唱诗般的华丽配乐中不断加入大段的重金属吉他riff和solo,这正是Queen的典型风格。歌曲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Queen那种典型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用了 3 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录制工作,而且在歌曲的音轨上加入了大量的背景配音,以至于在录制完成后,母带的有些地方磁粉已经薄到可以看穿的地步。

《波西米亚狂想曲》选择了一个让人兴奋的题材,却把它拍成了一部保守,中庸,只求安全的电影,一部只是编织起逐个事件而非深入其中任何一件的电影。

影片并没有深入讨论主唱弗莱迪这个人的成长和他是同性恋的事实,最后死于艾滋病。而是完全聚焦于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唱会上。这是比较讨巧和比较安全的方式吧!如果完全按照个人传记类型开拍,可能会得罪很多粉丝,票房也不见得大卖。

该片就像是一张最畅销的精选集唱片。它收录了好多曲子,它闪闪发亮,它有著响亮的音色,听它,你也会觉得过瘾。但是其中没有任何冒险之处,也没有任何深入之笔。的确,该片展示了皇后乐队最辉煌的时刻,回避了哪些阴暗面。

拉米·马雷克在还原默丘里舞台表演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影片中出色的表演还要归功于马雷克对于默丘里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都做了细致的研究。

皇后乐队(Queen),是1971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摇滚乐队,由主唱佛莱迪·摩克瑞(1946年9月5日-1991年11月24日)、吉他手布赖恩·梅、鼓手罗杰·泰勒和贝斯手约翰·迪肯(1997年退休)组成。

1973年,推出首张录音室专辑《Queen》。1975年,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让乐队取得了商业突破。1977年,单曲《Bohemian Rhapsody》获得第1届全英音乐奖最佳英国单曲。1980年,单曲《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和《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先后取得了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1981年,发行精选集《Greatest Hits》,该专辑成为英国销量最高的专辑。1985年,在「Live Aid」的演出让乐队再次引起人们关注。1990年,获得全英音乐奖杰出音乐贡献奖。1995年,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Made in Heaven》发行。

1985年7月13日,在英国伦敦温布利球场参加了「Live Aid」大型慈善摇滚演唱会,该演出获得了各家媒体的好评,于2005年被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选为「世界上最伟大摇滚音乐现场演出」;

佛莱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1946年9月5日-1991年11月24日),英国音乐家,皇后乐队(Queen)的主唱。1946年9月5日生于东非坦尚尼亚。摩克瑞以高亢璀璨的音色与戏剧化的表演方式著称,他也赋有卓越的创作才华,写下许多皇后乐队的传世作品,例如《波希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Killer Queen》、《Somebody to Love》、《Dont Stop Me Now》等。

1991年11月24日,他死于艾滋病所引发的肺炎,在他公开自己病情(1991年11月23日)的仅仅一天后。

Following the enormous conjecture in the press over the last two weeks, I wish to confirm that I have been tested HIV positive and have AIDS. I felt it correct to keep this information private to date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ose around me. However, the time has come now for my friends and fans around the world to know the truth and I hope that everyone will join with my doctors and all those worldwid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is terrible disease. My privacy has always been very special to me and I am famous for my lack of interviews. Please understand this policy will continue.

2002年,在BBC举办的英国人心中「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票选活动中,摩克瑞排名第58位。2006年,《时代周刊》亚洲版提名他为过去60年间最有影响力的亚裔英雄之一。他持续不断地被票选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2005年,在美国电视台MTV2和杂志《Blender》组织的票选中摩克瑞被选为史上最伟大的男性歌手。2008年,《滚石杂志》编辑把他列为「100名史上最伟大的歌手」第18位。2009年,在《Classic Rock》杂志的票选中他被选为史上最伟大的摇滚歌手。音乐指南网站Allmusic称他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艺人之一」,拥有「所有音乐中最伟大的声音之一」。

剩下的成员

虽然摩克瑞在舞台上是全然的自由奔放,但许多人提到私下的他是很内向而害羞的,他也极少接受访问。 他曾经这么提到自己「当我在表演时我很外放,但内心里其实是一个彻底不同的人」。

2019年3月22日《波米西亚狂想曲》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皇后乐队从偶然成军,到确立风格,再到大放异彩的故事。

每个音乐的人都应该去看看!

皇后的吉他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表演。

FreddieMercury 曾经说过,著名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Montserrat Caballe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声,而自己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这位歌唱家一起同台献艺。1987年的时候,Freddie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Montserrat Caballe接受了他的邀请,愿意与他一起录制一张专辑。于是,在1988年的时候,由Freddie Mercury和Mike Moran共同创作的专辑终于制作完成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这张专辑充满了歌剧摇滚的元素,现代流行音乐与古典歌剧艺术完美结合。

《巴塞罗那》的问世,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成为排行榜上的又一首长胜歌曲。遗憾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没能看到两人的同台表演,因为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年,也就是 1991 的 11 月 24 日,Freddie Mercury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奥组委临时取消了这首作品作为主题曲的决定,这引起Queen歌迷的强烈不满,卡巴耶本人也因朋友的离去,拒绝再与其他歌手合作演唱这首歌,拒绝出席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然而,多年以后的无数次最佳奥运歌曲评选中,《Barcelona》都名列前茅——所有人已然将它视作那届奥运会的主旋律。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弗莱迪这辈子的生命很短暂,但绚丽多彩,活了别人的几辈子!


1、《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一首歌,影片是传记电影,不过是关于乐队主唱弗莱迪·默邱里的传记,而不是关于皇后乐队的传记。

2、影片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很多道具都是从当事人那里借来的,比如弗莱迪的丝质衬衫和话筒。而且很多台词,都是当时情景的现场还原。

3、几十年来,皇后乐队在日本是除了披头士外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前阵子日本电影《最终幻想女孩》中,女主给领导起的绰号就叫「弗莱迪」。

4、2017年12月,导演布莱恩·辛格因擅离职守被剧组开除,之后德克斯特·弗莱彻被聘执导该片剩余两周的拍摄及后期制作。但是美国导演工会认定布莱恩·辛格为该片唯一导演,所以德克斯特·弗莱彻的名字未加入该片导演名单。

5、该片获得了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主演拉米·马雷克获得奥斯卡影帝。

《纽约客》评价拉米·马雷克:拉米·马雷克在还原默丘里舞台表演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影片中出色的表演还要归功于马雷克对于默丘里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都做了细致的研究。

6、弗莱迪在1987年4月被确诊患艾滋病,后死于艾滋病引起的肺炎。影片没有将弗莱迪备受病魔折磨和死亡的痛苦呈现给观众,这对于乐队成员和乐队粉丝们来说都是无法愈合的痛。

7、影片是关于弗莱迪的传记电影,不是纪录片,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弗莱迪和乐队的历史事实,建议观看他们的纪录片或者研究他们的音乐。

B站关于弗莱迪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2124443?share_medium=androidamp;share_source=copy_linkamp;bbid=484CA327-C964-4E7A-BD85-914DE61EB34720819infocamp;ts=1553483849944?

www.bilibili.com

8、影片用了14分钟时间完整地再现了1985年Live Aid公益演唱会的盛况。

(电影)

(现实)

完整版对比在这里:

https://m.weibo.cn/2792589472/4353481399466574

当时这场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持续了 16个 小时。举办目的是给非洲饥荒筹集资金,现场 72000 人,收看电视转播的140个国家超过十亿人。参与演出的除了皇后乐队,还有天王迈克尔·杰克逊、U2、麦当娜、披头士的保罗大帝、诺奖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等等。

9、国内公映版删除了「灵魂对白」。

10、你可以花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直击心灵的演唱会。

11、「风骚的走位,精简的装备,自信的表情,饱满的步伐,还有那鲜艳的红领巾」,当年国内乐队粉丝疯传著对弗莱迪这样的评价。

12、去年美国最大电影票务网站 Fandango 发起了「好莱坞秋季档最受期待的电影」调查,《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成为最受期待电影,而排名第二的正是《波西米亚狂想曲》。

13、《波西米亚狂想曲》推出后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位列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现在为史上第三,仅次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与《Candle in the Wind 1997》。

14、作为殿堂级摇滚乐队,皇后乐队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就算不喜欢摇滚乐,相信也听过他们的歌,尤其是《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几乎每逢体育大赛必放。

15、弗莱迪曾打算跟迈克尔·杰克逊合作一首歌,但没能如愿。还表示差点被MJ的宠物羊驼搞到要疯。


完成五刷的人来简单说一下吧。

第五刷开始按钮文字变成「再刷」

1、不需要事先了解什么。

崔健的《投机分子》里有段歌词:「突然来了一个机会,空空的没有目的,就像当初姑娘生了我们没有问我们愿意。******** 可是心里明白干下去,一定会有新的结果。」

当作是一次未知的体验就行,你什么都知道了,那就知道剧情接下要发生什么,成为一个观察者在旁边看著,不融入进去,那就降低了观影体验。只要不是反感英语,就可以去无脑观影。并且我觉得本片对不熟悉queen的人反而更友好,省得一些人带著有色眼镜观影。例如qq音乐评论区里的某「真爱粉」。

例如这位真爱粉「思某」

2、如果有imax,请尽量选择imax最佳观影区。接下来是中国巨幕。再接下来是杜比音效小场。

中国巨幕的画面还原不如imax,但是胜在画面大,比杜比小厅体验好。相信我,影片最后一段在大荧幕下最棒。

如果已经提前看过网上片源的,荷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去电影院再看一次。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家庭影院的土豪,在大荧幕面前,4k显示器算个毛,耳机算个毛。。。

在94年摇滚中国乐势力的光碟里,特地加了一幕,这句话也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影建议(你家的音响放再大声,能大得过影院?音响干扰不到邻居的土豪请别看我这一句,对不起对不起……)

3、如果你决定此片只看一次,那么务必带上你最爱的人一起观看。美好的体验,应该跟最爱的人一起分享。

4、大陆公映版删减的部分并不影响观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从巡演开始就有意无意透露出他的犹豫挣扎失落不安孤独。

在村里被摸脸后否认、在村里第一次弹唱波西米亚狂想曲唱出最后一句把自己震住了、一阵抽搐索然无味进入贤者模式让少年快走(这个男的貌似是越狱巴拿马监狱的篮球boy?)、邀请鼓手吃饭、玩台灯、玩台灯排解不了寂寞干脆轰趴、传说中的「灵魂对话」阉割版(大多数人可以看出是剪过的,但是可以猜到是发生了某些事情后才有这场对话,然后前后几个镜头坐的距离不同,肯定有一些亲昵的举动)、在浴室里翻电话本还特地把电话本压下面、入夜场最后那个房间前稍稍纠结、单飞前争吵「你们有家人老婆孩子之类」……等等。

我觉得这些都很明显了,只要认真观影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煎熬,可以说每一段都是为最后演唱会那段做铺垫。最后一段见家长与父亲破冰开始,前面剧情积累的所有的各式各样的情感都在演唱中都释放出来,给整部电影做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感人至深皆大欢喜。

5、有些看了网上完整片源的人对删减会有一些吐槽,但是希望别受这种言论的左右而错过完美的观影体验。queen有一首歌叫《i was born to love you》,有些人也是「born to zhuanb」。

看到这里我也是挺费解的,「燃」这个字到处滥用,看到都想吐了。最后演唱会是精彩,但是绝对不燃,如果这叫燃,那么这些是什么:

HEATS-影山ヒロノブ (影山浩宣)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url.cn图标Theme of ONE PUNCH MAN~正义执行~?

url.cn图标

另外,说到《i was born to love you》,我挺意外电影里没出现这首歌,这是我跟我老婆都很喜欢的一首啊~我以前开发产品的时候还用了这个。

6、如果你看完一遍还意犹未尽的话,不妨多看几遍,小厅足够了。我留意到有两场在演唱会准备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走进来自己找位置坐下了(一般电影都是出字幕前几分钟才进来的),羡慕他们啊,可以看到吐为止。我看了4场,已经感觉没有第一场那么惊艳了,第五场就不看了。

7、如果这么棒的电影最终在中国也只能达到一亿的票房,不会怪影院排片或者宣发不力,只会觉得挺可惜的——该有多少人没机会看到queen那么棒的「现场」啊。


最后分享一篇虎嗅的文章,如果非要看什么的话,可以看这篇。中国已经错过了一次queen,希望这次别再有太多人错过。

1985,中国与《波西米亚狂想曲》就这样彼此错过?

m.huxiu.com图标


在燕郊这个地方待著实在是无聊,尤其在县城高中上学的孩子,于是就让她去看看电影。不过就像在看绿皮书之前一样,我得给她介绍一些比较浅显的和影片相关的背景。我和她讲,不要被电影里的音乐和炫目的色彩迷惑,要理解这个男主角的血统,他的殖民地家庭背景,他的宗教背景,还有英国那种非常讲究等级身份的传统,这就是他音乐和经历最好的切入点,他不是主流的,白人的,宗主国的,基督教新教的人,所以他要被宗主国的主流接受就要以比较极端的方式。摇滚乐并不是白人东西,而是,奴隶的音乐,是反现代西方文明的,只不过一些西方的中产阶级经过了改造,让这种音乐形式得以登堂入室,最终还是要被商业化的。身份认同和身份的迷失,是理解这类文化现象和文化人生活经历的钥匙。其实看看萨义德和奈保尔更容易理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