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要看香港;愛情電影,當然還是要看臺灣。

《聽說》是一部九年前上映的片子,但就是放到現在看你仍然會覺得它是電影裏的清流。

女主名字的手語版“怏怏”

一部臺灣電影可以沒有臺灣腔嘛?

答案是,當然可以。

不同於其他臺灣電影,在《聽說》這部電影中,手語代替了對白,表情比臺灣腔更有趣,它出乎意料的將題材對準了聽障朋友,真真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愛情片。

我們曾在婁燁導演的《推拿》中看到過相似的題材,同樣講的都是殘疾人這一弱勢羣體,在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它們一個是清新文藝的愛情片,一個是讓人壓抑的小衆劇情故事。

《天才槍手》可以用諜戰片的方式拍作弊,《聽說》當然也可以擺脫壓抑的陰暗面,從聽障朋友的青春愛情下手。

影片沒有刻意的把聽障朋友們刻畫的多麼幼小無助,他們也像健康的朋友們一樣過着簡單卻又努力的生活。

清香不油膩,甚至還有淡淡的薄荷味,這大概就是看完這部片子的感覺。臺灣電影真的非常擅長講簡單的愛情故事,所描繪的也是人們對於純美愛情的嚮往。

在看演員陣容的時候,你可能會下意識的將彭于晏和陳妍希湊成了一對,實則不然,那時候的陳妍希還沒拍《那些年》,影片裏真正的cp是彭于晏和陳意涵。

小朋(陳妍希 飾)和怏怏(陳意涵 飾)是一對不幸的姐妹,爲了完成姐姐的奧運夢想,怏怏用軟弱的身體毅然的扛起了整個家。用男主黃天闊(彭于晏 飾)的話來形容這個女孩就是,“ 她是一個很努力很樂觀很可愛很活潑很孝順很親切很善良,對姐姐很好對所有人都很好的女孩。”

一份美好的愛情在走向幸福之前,必將歷經坎坷,這是生活的總結,也是電影亙古不變的規律。

在影片中,兩人的感情大都處在模糊朦朧的狀態,彼此不停地試探與接近,真讓人看了也揪把心。

兩人之間矛盾的爆發始於,怏怏用幾百個硬幣請天闊喫飯,兩人美好的接觸,也被現實一個噴嚏驚醒。

怏怏開始覺得天闊看不起自己一個硬幣一個硬幣賺來的飯錢,並因爲要照顧姐姐參加殘奧會而逃避戀愛。天闊這邊也害怕怏怏不能正常溝通的問題,遭到父母的不理解。當然兩人最後都在父母和姐姐的調節下,漸漸打開心結。

不得不說,《聽說》真的是一部三觀很正的電影,它將人們生活的每個部分都刻畫的特別美好。

怏怏可以爲了照顧姐姐拒絕戀愛,一天打好幾分工。

黃天闊可以那麼純粹的喜歡怏怏,可以爲她寫詩,爲她做便當,爲她變成“一棵樹”。

甚至就連黃爸黃媽都可以那麼可愛,他們嘴上一邊罵着兒子,又在偷偷的關愛着兒子,甚至可以爲了兒子的幸福放下成見,去接受兒子愛的那個女孩。

影片在劇情,以及故事講述上沒得說,屬於小清新中的小清新。但爲何沒有那麼多的朋友們知道它呢?

究其原因,是因爲節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愛情片百分之九十都帶着商業片的氣息,屬於時代孕育的快消品,他們一個勁的或是煽情,或是讓你捧腹大笑,以至於這部文藝氣息很濃的電影顯然沒有那麼廣的受衆範圍。

夢裏的那個大男孩沒有那麼宏大的理想與目標,他的下半生想擁有的只是一個老婆兩個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庭,一段簡單卻甜蜜的生活。

正是因爲生活中的不存在,熒幕裏的他們纔是那麼美好,美好的就像怏怏在片中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願意”。

排版 馮心怡

作者 李子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