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周末气温回升,趁著这个空档,前往九份。会爬山的好友们不是睡趴了就是回家了,只好独行。这次的决定也相当仓促,搭上1062最后一个位子,一路上一直在想,今天到底要去哪条步道呢?

芒花正盛开,那么去趟百二崁古道吧!

早上八点半,九份老街大部分的商家都尚未开门,当然也没有太多观光客的喧嚣。老街入口的7-11有位街头艺人在用小提琴演奏小苹果(走音很严重),而九份旁的基隆山,一大早便看到了登山的人影。能够在这么好的天气,来到这曾经繁华的山中小城,真是幸运!

IMG_0218.JPG 

(还没醒来的九份,与已经起床的基隆山)

百二崁古道的入口,位于102公路16.5K处的外九份大众庙,庙旁福德祠的阶梯上。老街入口是15K,意即必须踢1.5公里的马路方能上山。路上十分宁静,偶尔会有脚踏车骑士经过。太阳不是太大,这种不太热的天气,其实是很容易晒伤的!

IMG_0220.JPG 

(102公路路牌,在基隆山登山口的地方是15K)

IMG_0223.JPG 

(踢著马路,从茶壶山后方天上洒下的晨光)

8点49分,抵达福德祠,取右方石阶而上,便开始了百二崁古道之行。

IMG_0224.JPG 

(16.5K处的外九份大众庙)

IMG_0235.JPG 

(百二崁古道前段的芒花景色)

百二崁古道被102公路截成了两段,第一段自大众庙上攀,10分钟后,于102公路出口接「树梅坪景观台」,以前这里是九份在地人的私房观景地点。第二段则在18K处,一路上行至「风吹辈隔」,那是貂山古道的终点。

我在树梅坪遇到两组人马,分别是小孩就读文化大学的一家四口,因为GPS定位错误误上树梅坪;还有老家也在台中的北部教师,今天准备去金瓜石地质公园活动筋骨。在景观台处和他们小聊了一下。突然临时决定改变计划,不续走百二崁了,转进入景观台对面的草山战备道,趁著芒花尚未凋谢的最好时节,去拜访已经肖想很久的新北市第一高峰──灿光寮山。

IMG_0237.JPG 

(树梅坪景观台)

IMG_0238.JPG 

(自景观台眺望的瑞芳景色)

IMG_0239.JPG 

(树梅坪景观台的对面,是草山战备道的入口,这条战备道连接四通八达的古道。从九份、金瓜石,到牡丹、双溪、南子吝)

和老师队伍结伴而行,得知其中一位也是台中人,亦是卫道毕业的学姊。高中时期的美术老师与生物老师,都曾经是她的同学。在不同地方遇到的陌生人,居然具有类似的背景,令人感觉分外亲切。世界还真是小啊!

不久,抵达风吹辈隔,这里是先民对于冬天凛冽的东北季风的称呼。据说这个鞍部以及下方的茂风聚落,冬天时风会强到令人站不住。上次来这个地方,是二月时的貂山古道之旅 (旅行NO.02 被遗忘的世外桃源─貂山古道),那时整座山被迷雾笼罩,是另一种秘境般的气氛,今日视野开朗,金瓜石与九份的聚落,还有牡丹、双溪的小镇,都尽收眼底。而这边也是先民来往瑞芳、双溪的交通要口(所以设立了福德祠,希望土地公庇佑大家平安)。百二崁古道、貂山古道、灿光寮古道、金瓜石黄金神社步道,都可以由这里前往。

貂山古道,我是会再去的,可是,今天先暂时路过吧!

IMG_0249.JPG 55.jpg 

(貂山古道石碑,右图的导览图摄于二月)

IMG_0250.JPG

(风吹辈隔,晴天)

IMG_0255.JPG 

(百二崁古道第二段的芒花风光,基隆山由此望去已显渺小)

IMG_0258.JPG 

(貂山古道入口)

学姊的队伍沿著百二崁古道下,前往地质公园,我则继续前行,在草山战备道的尽头,有座名山。

IMG_0265.JPG IMG_0290.JPG 

(草山战备道上的芒花海)

IMG_0270.JPG 

(茶壶山、半平山纵走棱线一路相伴)

IMG_0274.JPG 

(灿光寮古道于草山战备道之出口)

IMG_0279.JPG 

(半平山上的登山队伍,今日天气大好,棱线上好不热闹!)

10点25分,终于抵达灿光寮山的登山口。山脚下,一对夫妻带著两个小女儿从茶壶山而来,正在休憩。他们等会儿也要上灿光寮山。

IMG_0286.JPG 

(灿光寮山入口,是陡上的地形,芒花洁白灿烂,但土壤湿滑,坡度大,得抓著芒花束前进)

终于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大山了,然而,新北市第一高峰,对于爬山经验不够丰富的我来说,仍算是不太容易亲近的。听说只要10分钟左右便可登顶,但是一路上湿滑的陡上地形让我不得不步步为营,必须抓著路旁的芒草辅助前进,只要一滑倒可是没有刹车的!令我羡慕的是,和我「会车」下山的大哥大姐们个个健步如飞,他们已经习惯这种路,也有好的鞋子和装备。身为菜鸟的我只能慢慢踩稳再前进。

IMG_0288.JPG 

(往灿光寮山的路上,在芒花海中游泳,途中也要小心地上的石头或烂泥巴)

我在登上棱线前的大岩棱被刚刚休息的那家人赶上。爸爸(周大哥)不但不嫌我脚程慢,还热情地指导我如何通过这种岩架地形。虽然以前在皇帝殿听过登山社的Louis指导过找脚点的技巧,但这样的地形实在让人腿软。有登山杖在手,就更不好爬了。沿途下山的人们也为我打气,好不容易登上棱线,通往山顶的路上仍有好几段岩石要爬。

IMG_0295.JPG 

(第一个大岩架,登上后即是往灿光寮的棱线,须拉绳。后方的路程因专心攀岩便没有拍照了)

有一说是台北三大岩场为五寮尖、皇帝殿、二格笔架,不知为何没有列入灿光寮?可能是这里的规模不够大?东北角有这么一座天然岩场,再加上名震山界的黄金十棱,应该也要算做第四大岩场才是!

拚搏了20分钟,终于登顶。这里是新北市第一高峰,灿光寮山。难度更甚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视野也是无与伦比。五分山、草山、基隆、七星山、深澳、九份、金瓜石,还有福隆与鼻头角,都在这座山的展望之内。

IMG_0298.JPG 

(前方的棱线属于双溪,最远端是福隆海岸与鼻头角)

IMG_0300.JPG 

(灿光寮山往基隆方向,底下即来时路:草山战备道,五分山在画面左左左方,未入镜,有些可惜)

IMG_0301.JPG 

(基隆山与茶壶山遥遥相望,半平山耸立于前方,气势不凡)

IMG_0302.JPG 

(灿光寮山看向草山雷达站,草山的后方就是南雅海边了)

带著我上山的周大哥解释,一等三角点,是相距40公里的山头地标,是日治时代的土地测量方式,并不绝对和视野良好画上等号。一等三角点从埔里虎山发源,每隔40公里设立一座,全台北仅有五座:北投七星山主峰、南港土库岳、瑞芳灿光寮山、树林大栋山、新店狮子头山。解说著,一旁的小女儿已经开始喝起美禄了。陆陆续续亦有其他旅客上山。

据说这边天气好时,可以看见雪霸圣棱线、清水大山、与那国岛。今天天气虽好,但展望却输了一截。我在山上忙著休息,忘记拍下全景了,有些可惜。不过,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就让脑袋成为最佳记忆体吧!

IMG_0304.JPG IMG_0305.JPG 

(灿光寮山一等三角点)

回程时,外挂周大哥一家人下山,他们依然耐心地指导我如何通过峭壁地形,两位小妹妹也从一开始怕生到后来邀我和他们家一起吃中餐。妈妈笑著说:「濂洞国小有个超长的溜滑梯,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爬山,而是那个溜滑梯。」这家人预备在濂洞国小操场煮面,我就不便叨扰啦!

我们沿著黄金神社步道下山,二月时这里也是毫无展望,和今日相比,差距甚大。不过,我确认了那时在雾海中看到的仙山,便是半平山。

IMG_0306.JPG 

(从黄金神社步道看去,当时被云遮住只露出山顶的山,就是半平山)

IMG_0308.JPG IMG_0309.JPG 

(勇脚老爸带著两个女儿用飞快的速度下黄金神社步道,这位老爸可是百岳达人!他每个月会带小朋友出来爬一次山,等到他们国中了,就会带他们爬百岳)

IMG_0313.JPG 

(芒花地毯展开,山脚下是金瓜石聚落)

IMG_0314.JPG 

(即将结束旅程,茶壶山始终一路相随)

抵达博物馆前,还是绕进了黄金神社。这是少数没有被破坏殆尽的时代遗迹,石造的灰色鸟居和日本的红色鸟居相比,多了一分质朴。神社仅剩下一些石柱,和被游客拿来当许愿池的奉纳箱,供人凭吊曾经在这座美丽山城的繁荣与哀愁。

IMG_0316.JPG IMG_0318.JPG 

(再访黄金神社,据说以前神社没有整修的这么干净整齐,现在整洁许多,但古味不减)

IMG_0319.JPG 

(神社往下鸟瞰的景色)

IMG_0323.JPG 

(石造鸟居)

最后,旅行终究是要结束,两位小妹妹看到台车很兴奋地跳上去你推我推。而我则向周大哥握手道别。没有他,我可能得花更多的心力,才能完成灿光寮山的旅行。

IMG_0326.JPG 

(山友周大哥的两位千金)

回程时,金瓜石与九份早已人声鼎沸,各种陌生口音的人们来台湾的山城参观。这是个曾经热闹又沉寂的山城,因为沉寂,所以城镇保留了特有的纯朴与历史情怀。东北季风又为她带来了一点雨,一点沧桑。如今水金九观光兴盛,苍老的城镇有了新的活力和风貌,但嘈杂的人声,是否会让人忘记属于这座海边山城的宁静呢?


旅行时间

08:27 抵达九份老街

08:49 沿102公路抵外九份大众庙

09:09 完成百二崁古道第一段,上切至树梅坪

09:20 转入草山战备道,前往灿光寮山

10:27 抵达灿光寮山登山口

11:09 登顶灿光寮山

11:22 启程下山,11:51抵达黄金神社步道入口

12:26 抵达黄金神社

12:35 抵达黄金博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