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爱电视
摄影/大爱电视台提供

王琄从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毕业后,从剧场出发,由于收入不稳定,她必须到学校教课贴补生计,日子过得拮据,她却甘之如饴。「我是一个逆向思考的人,反而是困顿的时候,我才会觉得,自己可以多做点什么,或者是挑战一下自己,太过舒服的时候,我反而会觉得没意思。」

SARS那一年,剧场、学校全部停摆,生活陷入困境。「我想,日子还是要过,然后SARS会过去,所以我就看户头里的钱只有多少,我还可以住几个月,然后想说,那就回家去投靠老爸爸吧!」

在剧场、影视圈苦熬十九年,王琄把失败当作养分,2005年,首挑大梁演出知名戏剧,夺下金钟奖女主角奖。中年过后,王琄对各种角色的诠释游刃有余,演来份外传神入味,更带著一种生命力,在2008年、2016年,两度获得金钟奖女配角奖。

镀金发光的王琄,没有背上明星包袱,始终不忘初心,挑战各种角色。「我喜欢去试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生命的长河里面,其实蛮短暂的,能够放进一点有滋味的事情,蛮好,所以我都是放一点不一样的事情。如果有一天,这个环境不需要我了,我就不会在这里了,我就去做别的,我觉得这个蛮合理啊!我是一个不强求的人。」

近年来,王琄转向幕后,做导演、剧团指导老师,并且成立青春玩艺戏剧艺术推广协会,从事青少年关怀。「总觉得想做的事情,要趁有力气有体力赶快做。很多资源跟社会条件,是允许我们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可以推动更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如果有一点点影响力,为什么不发挥在最正向的上面?」

人生精华阶段

人到中年,王琄如何看待?「我是觉得刚刚好,刚刚好有点智慧,刚刚好体力还够,刚刚好有成熟,刚刚好可以做一些事情,有一些影响力,所以是刚刚好。」

过去的同班同学,如今仍旧坚持在戏剧梦想的,已经寥寥无几,王琄的同窗好友,冯翊纲,却在戏剧圈中越活越精彩。身为「相声瓦舍」创办人,冯翊纲并合时事,不断替相声开创新局面,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粉丝喜爱,也持续掳获新观众的心。近年来,冯翊纲除了维持源源不绝的创作,也指导年轻人的作文能力,从都市文学到乡村文化,都是他的素材。

升华过往经历

人到中年,冯翊纲如何看待?「『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不要害怕,这半辈子走到今天,它刚刚好就是足以判断的时刻,接下来滴水穿石的工作刚刚开始,我要让相声瓦舍的作品更好,让接触相声瓦舍作品的人们,更觉得有一种幸福的感受。」

本文为「大爱电视台-大爱行」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