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觀看高清視頻 】

去韓城,一定會看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去芮國遺址,黨家村,會喫正宗臊子餛飩,會喝“黑暗料理”花椒酸奶,我以爲這就算是完滿的旅途了,沒想到在韓城非常有名的金城大街上,一家饃行吸引了我的眼球,這一吸引不要緊,導致我理性消費了十袋饃。因爲這裏的饃實在是太香了!!!

///-

我在這裏跟陝西人說饃,大家可能覺得我在小題大做。但說到花饃,在陝西各地都有代表,比如它在韓城當地的習俗中就佔據着極爲重要的地位,造型樸素而又奇巧的花饃代表着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對未來的祈願和對生活美好的祝福

一打聽才知道,這家白白饃行在韓城當地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網紅饃行”,熱氣騰騰的花饃一出鍋,就立馬吸引來不少當地路人和外地遊客。爲什麼能這麼火爆呢?是因爲一位花饃大師藏於此,今天就帶大家去結識這位了不起的“守”藝人

王利貞是韓城市花饃傳承人,也是白白饃行的老闆,她做花饃已經有二十六個年頭了。據她介紹,因爲從小看着奶奶做花饃,耳濡目染也便喜歡上了花饃。一開始就是模仿奶奶做一些小魚或者小雞,奶奶說還挺像的,她就特別高興,纏着讓奶奶染上顏色,和奶奶做的花饃一起蒸

魚饃

老虎饃

結婚蓮花糕饃

花饃的造型不同,寓意不同,各有講究,祭祀、節慶、節令、婚喪嫁娶、饋贈男女老少都有着各自相應的種類,花饃對於韓城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呈現着晚輩對於祖先的崇敬,以及對繁衍子孫的渴望

韓城花饃的外形特色如同漢魏石雕,手法簡練,只求神似,與中國畫中的水墨寫意如出一轍

製作花饃採用的麪粉是生長在韓城當地的小麥,小麥含有豐富澱粉和蛋白質,而剛剛收穫的新麥,甜度最高,也是製作花饃最好的食材

樸素的花饃上少不了各式各樣的花邊修飾,製作工具也是生活中最常見到的,剪刀、梳子、鑷子,通過巧手的雕琢讓平凡的麪糰變得與衆不同

北方人的飲食文化大多隨意和簡練,西北乾燥灰黃的泥土地上,普通不過的麥面饅頭,卻能搖身變成精緻的工藝品,

並且在其中凝注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內涵

韓城花饃的傳統技藝歷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傳心授,王利貞作爲韓城花饃非遺傳承人,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更是加入了很多創新元素

在韓城,還有許許多多像王利貞和她奶奶這樣的普通人,用其一生的聰明才智和對生活的滿腔熱忱,都一一傾注在這掌心的麪糰中。我們不妨也靜下心來,試着用麪粉爲家人朋友製造出一個花花世界,細細感受這份饅頭上的藝術

新的一年 美餐節目全新升級改版

每週一,週三,週五

陝西八套西部電影與您不見不散

編輯 | 誰寫誰換

設計 | MAO LU

審覈 | 羅蓬濤、果凍

“美餐Meal”所有視頻均系原創

視頻著作權屬於西部電影頻道

不得刪改、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