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金融,右手投資,騰訊的九宮格,馬化騰的金融資本路。


文/皮爺 新摘商業評論(xinzhainews)原標題《九宮格,騰訊的九宮格》


如果不是劉熾平的那番談話,閆敏早就離開了騰訊。


2015年的某天,劉熾平親自找到了閆敏,希望他能到FiT部門負責理財業務。在此之前,作爲原來的騰訊IEG用戶平臺業務負責人,閆敏已經做好了2015年離職創業的準備。


計劃趕不上變化,就這樣,閆敏成爲FiT理財業務的負責人,而這個理財業務還有了一個名字:理財通。


這是騰訊九宮格內出現的最早的金融業務。


九宮格是張小龍對騰訊商業化的妥協,逐漸衍生成爲騰訊投資的重要抓手。時至今日,隨着騰訊領投貝殼的8億資金到賬,俗稱的微信“九宮格”(錢包入口的整個界面)已然被全部佔滿。


儘管爭議不斷,但貝殼找房還是成功取代摩拜,踏上了騰訊的“快車道”。它即將和其它成員一起,享受微信帶來的每天數以億計次的曝光。


從騰訊業務到第三方平臺,從金融到資本,微信九宮格應時而生,同樣也因勢而動,它被捆綁在騰訊這艘巨輪上,見證着中國互聯網一個又一個的興衰沉浮。



馬化騰的“半個”金融


金融,是微信九宮格發力的第一個方向。但對於騰訊而言,這也如同一個潘多拉魔盒,一經打開便欲罷不能,越陷越深。


閆敏新入職的FiT,全稱是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


2015年,騰訊將原來的基礎支付、理財、徵信等業務合併,組建了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在成立儀式上第一次向大家解釋了“騰訊爲什麼要做金融”。據內部人士說,這是劉熾平第一次爲騰訊具體業務公開站臺。


作爲騰訊金融的王牌產品,理財通早在閆敏上任之前的2014年1月就已經獲得騰訊錢包的入口,“剛開始團隊只有兩個,可沒想到上線第一天就賣了8個億的基金。”閆敏回憶。


曾幾何時,外界對微信流量的力量一無所知。當然,拼多多是後話。


憑藉着九宮格的流量和微信社交屬性,理財通迅速網羅了一大批理財需求無處安放的用戶,截至2018年年底,其資金保有量已超過6000億。


趁熱打鐵,在理財通推出兩年後,微信九宮格迎來了另一位重磅級玩家——微保。


對於大部分傳統保險公司而言,動輒100、200的獲客成本是企業發展掣肘,但對於身處九宮格的微保而言,這反倒成了資本。


去年11月,這款騰訊首家控股的互聯網保險業務已經獲得了2000萬月活用戶,基於此的,是騰訊迄今爲止給予的金融業務方面最大流量的扶持,九宮格入口、小程序、微信支付、紅包……


微保的成功再次刷新了人們對九宮格的想象,而這也爲接下來劉熾平的騰訊投資版圖奠定了基礎。


同樣受益於九宮格的還有“微粒貸”,騰訊金融版圖裏的唯一一款信貸產品,2017年8月,成立僅兩年半的微粒貸貸款餘額量已達1000億,很多人可能對1000億沒什麼概念,一個數據是:同年4月,中國農業銀行甘肅分行貸款餘額量僅1000億出頭,顯然微粒貸的這個體量已經可以和四大行的部分省級分行比肩。


從理財通到微粒貸,再到微保,微信九宮格用速成的金融業務證明着自己的價值,把騰訊拿下的小貸、保險、銀行、保險代理和基金銷售等一張張金融牌照變成觸手可及的營收數字。


2016年把支付牌照賣給美團的孫江濤說過,牌照本身只是一項資質,只有當牌照撞擊到巨大的用戶場景,纔會迸發出極大的商業價值。


無疑,九宮格便是他口中的“巨大的用戶場景”,而這種結合,沒有誰會比騰訊更擅長,做得更成功。


馬化騰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兩個半”論述,即騰訊的業務聚焦點在“兩個半”業務上,一個是社交平臺,一個是數字內容,還有半個是金融。


或許是社交和遊戲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爭議點,以至於騰訊金融這個一直以來迅猛發展的業務並沒有引起外界過的關注,頗有“大隱隱於市”的既視感。


在九宮格流量的餵養下,即使刨去微信的紅包和支付業務,現在的騰訊金融也足以令外界側目。



九宮格,劉熾平的九宮格


把流量資源進行資本層面的釋放,這成了騰訊投資的終極武器。


2006年初的某一天,一份名爲《5年商業計劃》的文件被送到馬化騰辦公桌上。


計劃書中前瞻性地提出以用戶爲中心、圍繞用戶資源和用戶資產進行戰略擴張的,並定下未來5年騰訊公司年收入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


儘管騰訊2005年的營收只有14億,但馬化騰還是選擇相信這份計劃的提出人,並給予了他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升任其爲公司總裁。


這份計劃書的發起人就是騰訊二號人物、“打工皇帝”——劉熾平。


從移動夢網到3Q大戰,戰略、併購、投資者關係是這個出身高盛的華爾街精英給自己在騰訊的定位,企鵝帝國比較著名的併購投資案例中都能看到這個騰訊二號人物的影子。


而微信九宮格,也正是他從張小龍那借來的“核武器”。


京東,是九宮格第一戰。


2014年,一篇名爲《微信的“九宮格”和馬雲的“紙牌屋”》傳遍朋友圈,彼時正值騰訊拿到了京東15%的股權,入股方式是易迅、拍拍、QQ網購、2.14億美元以及微信入口。對此,作者trousien評價道:騰訊已經站在了想象力的頂峯。


在此之前,唯一接入騰訊九宮格的是滴滴,時間是上一年的9月。


彼時正值滴滴、快的網約車大戰,酣戰之中,快的率先接入支付寶,打通線上支付渠道,幾個月後,滴滴不甘示弱,打通微信、QQ入口,正式入駐九宮格,得益於支付寶和微信的巨大流量,網約車戰場一度上演了上百億的補貼大戰,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鳴金收兵,一致對外,而騰訊、阿里以及“靈魂人物”朱嘯虎也都賺的盆滿鉢滿。


作爲騰訊對抗阿里的電商佈局,微信九宮格一度給京東帶來了不小的流量。就在接入九宮格的第二年雙11,京東新增下單用戶中來自京東微信購物和手機QQ購物的比例高達52%,而到了2016年Q1,主動訪問京東的UV同比增長了80%。


但儘管同樣是入股,京東和滴滴的待遇還有所不同。


在入股協議中,雙方共識是:騰訊將提供“旗下兩大一級入口”給京東,時限爲5年。也就是說在即將到來的4月,如果沒有其他措施,京東就要搬離微信九宮格。


目測對於眼下的京東而言,爭取自然是必不可少,但就當前兩者的微妙關係來看,這件事情怕是還需要很強的運作。


在隨後的17、18年,微信九宮格頻頻迎來貴客,蘑菇街、同程藝龍、貓眼電影……,騰訊不斷擴展着自己的微信版圖,在九宮格的加持下,劉熾平硬生生將社交產品發揮出了投資屬性,屢試不爽。


微信九宮格的鼎盛點出現在2018年7月,納斯達克,拼多多上市。


在其披露的招股書中,拼多多將微信中的接入點算作了28.52億美金的無形資產。雙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爲2018年3月1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也就是說,五年的入口價值28.52億美金,平均下來一天要156.273萬美金。


這被外界解讀成微信九宮格的“最新報價”。不過結合拼多多三年速成歷程,也不難看出黃崢拋出天價數字的背後用意,總結起來一句話:站隊同樣需要誠心誠意。


九宮格,說是劉熾平的九宮格並不爲過。


用微信入口換取投資籌碼是騰訊的一貫手法,在幾樁大投資案例中均有所體現,在流量本身就帶有用戶色彩的時代裏,這種做法雖然略有不雅,但也是騰訊作爲企業發展的自由。


縱觀整個九宮格的第三方平臺:被騰訊攜程擡進港交所的同程藝龍、58同城碩果僅存的58轉轉、在線票務“雙雄會”之一的貓眼、小程序電商蘑菇街以及“四面楚歌”的貝殼找房,從某種程度來說,劉熾平用微信九宮格的巨大流量吸引佔股企業,流量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企業的某些固有缺陷,使得入駐企業鳥槍換炮,甚至轉危爲安。



《騰訊傳》一書中,吳曉波將這一系列運作評價爲:“騰訊在資本市場上實現的微信價值套現。”在他看來,那些願意接受騰訊低價投資公司,看重的是微信的入口價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一樁雙贏的買賣。



隱藏的騰訊剪影


左手金融,右手資本,這個超級app的九宮格里隱藏着騰訊的剪影和藏不住的野心。


騰訊曾經有過兩次壯士斷腕的經歷,一次是京東,一次是搜狗。


搜搜、QQ輸入法、拍拍網是早年騰訊內生出的兩項業務,雖然略有成績,但騰訊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的核心優勢所在,所以作爲投資手段將其轉讓給了搜狗和京東。


2013年,騰訊不再在搜索業務上苦苦掙扎,將其轉手給競爭對手搜狗,並且向搜狗投資了4.48億美元。第二年,缺乏電商基因的騰訊將同樣不怎麼成功的電子商務業務賣給了京東,並如上所述,獲得京東15%的股份。


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曾說:斷舍離的最終目標是“必要的時間、必要的地點、必要的限度。”


事實證明,這是兩筆極其划算的生意。


就在投資京東兩個多月後,京東於納斯達克上市,市值約爲260億美元,騰訊一舉獲得超過18倍的投資回報。搜狗也於2017年11月登陸紐交所,市值50.96億美元,騰訊再次將22.9億美元收入囊中。


騰訊的取捨,成就瞭如今的九宮格。


在與社交主航道發生衝突時,斷舍離成了騰訊的一貫做法,但這也向外界展示出騰訊這艘大船的方向。“社交”“投資”“金融”,三者共生共存,支撐起騰訊5000多億的市值。


不論是騰訊內部的金融,還是星羅遍佈的第三方平臺,都集聚九宮格的大盤上,成爲微信流量的擁躉。


金融、電商、團購、酒旅、二手平臺……除卻遊戲業務,九宮格儼然已化身“小騰訊”,它們猶如一個個矛與盾,捍衛着着騰訊的巨頭地位,也享受着觸手可得的優越。


隨着一個個九宮格內公司的上市,微信的社交流量被不斷驗證,很難說清決定因素是時代給予企業的紅利,還是微信賦予投資公司的扶持,但可以肯定的是微信九宮格儼然已經成爲創業公司的理想棲息地。


這一衆企業背後,都如《教父》裏柯里昂先生所說,“我給他開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九宮格的路也必將是騰訊的路


2012年3月,上線的第433天,微信突破1億用戶。馬化騰親自發聲慶祝。此後,微信商業化就被提上日程。


在那一年騰訊年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宣佈“2013年是微信的商業化元年”。


自2013年至今,九宮格爲騰訊創造出不可計數的價值,在撐起三分之二業務線的同時,更記錄着這個社交帝國從移動夢網至今的每一次騰轉挪移。


但對如今的九宮格而言,變數着實不少。即將到期的京東,非議不斷的貝殼,以及十二宮格填滿的當下是否會擴充成十五宮格,九宮格順序是否要重新整理,微信電商還能火多久的外界論斷……


生於商業化、被“明碼標價”的九宮格未來路向何方,無人可知。可以肯定的是,九宮格的路也必將是騰訊的路。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曾說過一句被產品界奉爲圭臬的話:“大人只談利益,小孩子才談對錯。但我覺得,如果只談利益,會讓產品越走越偏,讓產品失去本質的東西。”


最後,一個不該展開但卻不得不談的問題是:假如,是說假如,用戶經由騰訊九宮格進入app出了問題,那麼該是騰訊的責任還是企業的責任?抑或兩者兼有?


希望微信九宮格,不只是騰訊的九宮格。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COMMEN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